学生习作129 |《老先生与小蚂蚱》


老先生与小蚂蚱
作者:陈同学 指导老师:永波老師
①周末闲暇,独自踱步在熟悉的街道上。听着街道两旁的吆喝声,隐约忆起昨日收拾房间时,在抽屉中发现的那只用细竹条编织的小蚂蚱,记忆深海中的往事纷至沓来……
②已记不清是多少年前了,彼时的我年幼懵懂,十分顽皮。那日,爷爷奶奶带着我在街道上闲逛,四下人很多,熙熙攘攘,人声嘈杂,到处充斥着欢声笑语,我蹦蹦跳跳地走着,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奶奶紧紧拉住我的手,怕我走丢似的。
③街道两旁有很多小摊位。“卖冰糖葫芦嘞,冰糖葫芦……”这样吆喝声不绝于耳。我们就这么漫无目的地走着。倏地,我停下脚步,眼神直勾勾盯着一个摊位看,爷爷奶奶也停下脚步来看着我。我松开他们的手跑到摊位前蹲下,那是一个卖各种编织物的小摊子,与其他工艺品不同,那是由细细的竹条编成的各种小动物。
④摊主是一位看上去约摸六七十岁的老先生,脊背佝偻,面容和善,穿着一生天蓝色马褂,手上在不挺忙碌着,粗糙的手指却异常灵活,竹条在他手中上下翻飞,来回游走,不多一会儿,一个惟妙惟肖的小动物就像变戏法一样诞生了。他很亲切,看到我蹲到他的摊位前,就笑着说:“小朋友有什么喜欢的吗?老爷爷送你一个。”他笑得很和蔼,我竟有些害羞,不敢抬眼看他,只是摇了摇低着的头。
⑤我仔细打量着身前这些小玩意儿,在那些小巧精致的工艺品里面,我一眼就看中了一个竹编的蚂蚱。这蚂蚱身形不大,头上两根长长的触须,一对小眼睛活灵活现,身体呈微微下蹲的姿态,仿佛下一秒就要腾空跃起,真是令人赏心悦目!
⑥我转过身,拉着奶奶和爷爷的手,缠着他们给我买下这个小玩意。奶奶低下头,看了看我,无奈地摇头笑着,道:“真拿你没办法。”待到那老先生亲手把小蚂蚱递给我时,我心里乐开了花。
⑦思绪拉回现在,我四处张望,我竟不自觉的又来到这条街道。可现在的街道空空荡荡,很安静,没有了当年的嘈杂和热闹,街道两旁的摊位大多都已不见了。我静静地往前走着,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没有变过,可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陌生......
⑧在不远处,我又看到了从前的那位老先生。他的身材瘦弱,皮肤被晒得黝黑,岁月在他的两鬓下了一场大雪,在他瘦削的脸颊上,皱纹又多了许多。我快步走上前去,问道:“老爷爷,您每天还在这儿摆摊吗?”我带着些许疑惑,蹲在摊位前。
⑨老先生抬头看我,露出了那个依旧很亲切的笑容“是啊,我每天都在。”
⑩“这个街道上都没人来了,您为什么还要坚持?”我还是有些许不解。
⑪“我想让更多人看到这门手艺啊。”他笑着低下头,手上还不停地编着东西。
⑫我一时愣在原地。是啊,许多民间传统手艺,在岁月的长河中,在现代商业与电子的冲击下,已被人们渐渐遗忘,可也总有一批人,依旧坚定地扮演着传承者的角色。我拿起一只与当年一样的小蚂蚱,付了钱,起身向着回家的方向走了。
⑬没走几步,我停下脚步,回头望去,苍穹下璨然如焚的一抹夕阳映红整个街道,那个老先生在夕阳下坐着,低头忙碌,沉默不语,好像坐了很久很久……

【初稿及修改建议】
小蚂蚱
①走在熟悉的街道上,隐约记得带【?】前一段时间收拾房间时发现了一只用细竹条编的小蚂蚱,一瞬间思绪飘散到当时……【睹物回忆,由此及彼】
②已经不记得是多少年前了,那时的我年纪很小。【点明时间】还记得那日是爷爷奶奶带着我四处闲逛,街道上人很多,熙熙攘攘,人声嘈杂,到处充斥着欢声笑语,奶奶紧紧拉住我的手怕我走丢似的。【长短句式+环境描写+细节刻画,好】街道两旁有很多小摊位“卖冰糖葫芦嘞,冰糖葫芦……”各种吆喝声在耳边回荡着。【视觉转听觉,这里可以分段】我们就这么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我突然停下脚步,眼神直勾勾的盯着一个摊位看,爷爷奶奶也停下脚步来看着我。【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我松开他们的手跑到摊位前蹲下,【两个动词,凸显人物内心的迫不及待】那是一个卖各种编织物的小摊子,与其他工艺品不同,那是由细细的竹条编成的各种小动物,【主人公登场】摊主是一位看上去六七十的老爷爷,他很亲切,看到我就笑着说:“小朋友有什么喜欢的吗?老爷爷送你一个。”他笑得很和蔼。【此处有对老人的语言和神态描写,但还不够,可以再添加动作刻画,使得人物初印象更加鲜明,给读者更强烈的画面感】我有些害羞,不敢抬眼看他【此处加逗号】只是摇了摇低着的头。在那些小巧精致的工艺品里面,我一眼就看中了一个小小的蚂蚱。【对这个小蚂蚱,不妨给予一个特写镜头】我转过身拉着奶奶和爷爷,缠着他们给我买下这个小玩意。奶奶低下头看了看我,无奈的摇头笑着“真拿你没办法。”我拿着蚂蚱很开心。【本段过长,建议切分为几个段落,长短交叉,阅读体验感会更好】
③思绪别【?】拉回到现在,四处张望,我竟不自觉的又来到了但【?】年的那条街道。【由彼及此,呼应文章开头】可现在的街道早已空无一人,很安静,没有了当年的嘈杂和热闹,街道两旁的摊位都不见了。【形成鲜明的对比,铺垫下文】我往前走着,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没有变过,可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陌生。【物是人非感】在不远处我又看到了从前的那位老爷爷,【同人同地不同时】他的身材瘦弱,皮肤被晒得黝黑,头发比从前白了许多,脸颊上,眼角处的皱纹又多了许多。【此处的描写尤为生动,富有感染力,为文章增添了一抹动人的色彩】我快步走上前去“老爷爷,你每天都在这摆摊吗?”我带着些许疑惑,蹲在摊位前。老爷爷抬头看我,露出了那个依旧很亲切的笑容“是啊,我每天都在。”【人物对话】
④“这个街道上都没人来了,您为什么还要坚持?”我还是有些许不解。【引出主题】
⑤“我想让更多人看到这门手艺啊。”他笑着低下头,手上还不停的编着东西。【一句话,一个神态,一个小动作,点明文章中心,升华主题】
⑥我一时愣在原地,是啊,这种东西在时间的长河中已慢慢被遗忘,许多传统手艺早已被遗忘。【遗忘一词重复两次,建议做调整】我拿起一只与当年一样的小蚂蚱,付了钱。我起身向着回家的方向走了,没走几步回头望去,【回头望去,给文章最后一个画面,余韵无穷】夕阳映红了整个街道,那个老爷爷在夕阳下坐着,好像坐了很久……【结尾诗意烘托,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愿做你成长路上的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