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岁,月薪5000,准备买房
最近遇到一个朋友提问:
最近很困扰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亲戚家小孩他是读职高吧,然后好像考上了一个离我们城市比较远的一个某城市的大专(跨省要坐飞机)。
目前我亲戚家是开了一个不错的店面,生意还不错,之前都是他们夫妻俩(男方有本职工作但很闲)在亲自处理店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小孩一般在家也是帮着打下手。
小孩现在帮忙了几年了,业务量逐渐精通,送过货开过发票啥的都帮过,没事亲戚也会和他讲讲生意上的或者社会上的人情世故。
但是男方由于职业原因要出差,不能兼顾店里了。
所以亲戚考虑不让小孩去读书,直接在店里帮忙。
一开始我也很惊讶,但是了解情况也能理解。
首先因为小孩考上大专压根没怎么吃苦就很轻松考上了,据说这个还是最后的备选,本省的都没上线,这个学校至少能保证有书读,所以这个民办学校学费也几万。
而且似乎小孩还是那种不怎么懂事,不想呆在家就想有个书读那种。
然后我亲戚就打算让他在店里带他成长三年不比他在学校混三年来的有价值,而且这读书的成本至少十几万,在店里还能逐渐带他熟悉核心业务,就算出去再找类似的工作也能很快上手。
另外还给他发每月5000工资当零花,过几年打算帮他在本地他买个房,就安排妥当了,也能弥补学历的不足。
还有一个原因:招能很快上手的人帮忙也不容易。
但是小孩就很任性就是想出去读书,羡慕身边人也在读书,也不想呆在家里做苦力。
我亲戚问我哪条路适合他,目前以我了解那小孩,我觉得还是第一条路适合他,也能算有个完美的结局了。
但转念一想,学历提升也很重要,虽然现在不怎么上进,说不定在大学的某一天就开悟了。
可能我深有同感吧,和一个比我高层次的人聊过天突然就开悟了开始努力了,所以也想着他可能会逆风翻盘,如果不读书岂不是直接扼杀他的美好前途了嘛。
其实于我而言学历和经验也分不清孰轻孰重,同时这也是我以后要面临的困难。
所以我想把这个难题抛给姐姐你。
你觉得哪条路更适合小孩?又该如何和亲戚解释呢?还有在你心里学历和经验哪个相对重要呢?
我:
你好啊,先说结论:如果是我小孩,我会选择让他读那个已考上的大专。
你问我“在你心里学历和经验哪个相对重要”,这么说哈,我个人的判断依据并不是这2者之间二选一,而是——
哪条路,能让这孩子将来的选择范围更广+抗风险系数更强。
打个比方。
985硕士去做小生意,初中没毕业的人也做小生意,同样都是月入3万,有些人就会觉得“哎呀读书有什么用啊?读了这么多书还不是做生意?和初中毕业的一样。”
不是的。
首先,相比低学历,高学历里高收入的比例,肯定要高得多多多多。
其次,985硕士,他可以做生意,也可以考公、考编、应聘去大厂、做自由职业等等。但初中没毕业,他的职业选择范围就狭窄很多。
亲戚小孩接手家里的店面,好处如你亲戚所说:
省下十几万学费、能帮得上家里、店里3年比学校3年学得多、每月小孩还有5000元零花钱。
但这好处是眼下的,劣势和风险,则全部集中在将来:
1/亲戚的店面万一出状况,小孩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
你亲戚认为“现在在店里帮忙,就算出去找类似的工作也能很快上手”。
但问题就在于啊,其他开店的家庭也和你们想的一样:希望自己小孩继承店面,至少也得有血亲关系的人来做。
毕竟做生意,大多数都喜欢找家里人。
这就变成,哪怕你有些业务能力,人家也未必愿意让你做。
更何况一辈子那么长,谁知道将来会有什么样的黑天鹅从天而降对吧。
2/学历的劣势
找不到类似的工作,那找其他工作行不行?
这时,学历的劣势就开始浮出水面了。
投简历找工作,学历是敲门砖。咱不说985/211,就说大专VS职高,大家都知道,二者的可选面差距是很大的。
也就是说,在简历这第一道门槛,小孩可能就被刷下去了。
如果先上个大专,以后万一发现有进一步提升学历的必要,还可以专升本。
如果止步于职高,等以后发现有进一步提升学历的必要时,那时就很被动了。
你亲戚的孩子,家里有不错的店面,这肯定是好事。
但它适合作为退路,不适合作为现阶段的选择。
为什么呢?
第一,孩子才十几岁,有读书的欲望,将来的可能性还很多。
父母的安排“给他发每月五千工资当零花,过几年打算帮他在本地他买个房,就安排妥当了,也能弥补学历的不足”,看着不错,其实是把他未来的不确定性,兑换成了某种确定性。
第二,有退路=有试错资本。
他去读书、以后去找工作、去创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混得好那最好,混得不好,那好歹还能回来继承家业。
多好的一条退路~
万一混得不好,他也被社会毒打得差不多了,知道自己上限在哪里,回来好好经营店面,人也更踏实些。
可假如现在父母长辈就规划好一条路,要求孩子按照这条规划路径去走,以后遇到什么挫折,很可能哈,他就把这一切归结到父母头上,心生怨怼,觉得要是自己当初如何如何,今天就能如何如何,产生了一系列幻想并沉溺其中,反而容易眼高手低。
从长远看,我觉得人生在十几二十岁时,得多尝试、多碰壁、多摔打。
这时不太适合去走过于保守的路。
未来几十年,随着年龄递增,有的是机会让我们保守个够啊。
做人生选择时,尽量把时间线拉长看。
有些答案,当下看是最优解,但放在整个人生轨迹上,未必是最优解。
有些规划,适合作为下限,而不适合作为上限。
就比如,现在读书3年,回报似乎没有在店里帮忙3年来的大,但,店里的经验他随时想学都可以学,3年后再学也没什么损失,而一旦去店里帮忙,以后再想读书,难度系数直线飙升。
人生就是一个蓄水的过程。
该修坝时修坝,该屯水时屯水,该去折腾时去折腾,该给自己做创造可能性时就适当激进些。
将来的生活也会更加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