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迷思] "白平衡"
太长不看:
"白平衡"的设置 不影响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Raw
推荐设置"白平衡"为 近似最终想要呈现的效果 / 相当于 预览
--- --- ---
在常见的关于"白平衡"的科普视频中 视频制作者会讲述一些关于"色温"之类的信息
and 如果想要画面比较"还原" 就需要了解场景的"色温" 并把"白平衡"设置为相近参数

这其实毫无意义/搞错重点/隐含着误导信息
--- --- ---
开头说了两条内容
第一条内容可以轻松自行验证 略过
--- --- ---
现在来了解下darktable
简单来说 相比Lightroom 这是一个相对硬核的软件

允许使用者 从更基础的层面去接触一张照片

从Raw到一张勉强能看的照片
在darktable里 至少 需要 2~4个模块 分别是
demosaic / white balance / exposure / filmic rgb
demosaic 会对拜尔阵列(Bayer Pattern进行处理
(据说摩尔纹和这个阶段的算法相关


white balance 把颜色调整为相对正常的样子

需要注意的是 这一步 应该被视为是在设定参数
而不是设置"色温"


--- --- ---
exposure 不需要解释 但是请等一下
因为你现在可能会得到 a piece of shit

filmic rgb 则会把a piece of shit处理为相对正常的样子 (with 一堆参数设置
(具体模块处理思路与胶片相关

(Lightroom毫无疑问也有类似模块 只是隐藏了起来 无法进行精细控制
--- --- ---
通过对照片生成过程的了解 我们能意识到
整个照片的生成过程 其实是高度的/人为的工程 / 照片是人造物
而不是什么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照片不是对现实的还原
如果有人认为 照片能还原现实
只要光源高显色 且充足
拍摄后 什么后期处理/PS都不进行 最能"真实"还原现实
那么很遗憾地告诉你 这就是在做梦
设置"白平衡" 其实都算是在进行后期处理/PS
(所以推荐设置为 近似最终想要呈现的效果
你以往的 任何一张 自以为无后期处理/PS的"真实/处女"照片
早在打开Lightroom的瞬间 就被 Adobe的预设 里里外外彻底调教了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