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想工作,怎么破?【资本与少年:职业观、生涯成长以及“时间问题”】

2023-07-03 13:43 作者:会吃饭的阿曦  | 我要投稿

少年:



04:11


-第一个问题:

【如何理解*职业*?】

大众导向:

1.工作为了不工作、努力为了不努力

2.财务自由

一般概念:

把自己当作商品,通过出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换取报酬

后现代化:

职业是通过解决他人的问题来解决自己的问题的一种生存模式【问题之间的汇率不一样,导致收入不一样】

【赫兹启发式理解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行动

时间中的行动 保洁和手术 -*事*的范畴

空间中的行动 呼吸机 - *物*的范畴

专家知识+专家技能结合物质与能量{物化}凝结的产物

企业成了*时空转换*的场所.

【技术:】把行动进行时空转换的场所,在一定的时间周期之内,集中地压缩专家的时间,然后用特定的工序将其产品化,批量地复制、分发


【空间换时间的人】:掌握技术,将自己地时间和他人的时间封装、物化。然后交换他人更多时间的人 --- 【企业家】--【造物者】


【时间换空间的人】:拿时间去换取物品的人

---【消费者】

【时间】:被给定,只能分割 {必须是主动}

【物品】:累计可以让渡,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就可以自由流通 {物的被动性}


{空间换时间}比{时间换空间}的人更为自由

一些极其稀缺的物件:

房子是最特别的物品,是空间本身,是空间本位的物品,是最被动之物。


09:27


普通商品正广延属性:人类知识与行动的集成和分发。

最终目的:通过这种集成、分发带来的规模效应来消灭稀缺。

正商品:集成创造价值 负广延属性

负商品:通过对空间本身的占有和垄断来创造价值,

垄断的范围越大越好,反集成技术,只能横向地扩张(集成技术无法消灭地稀缺性)

分割技术:分割一切(房子、车子、行动)-金融

理想爱智少年如何理解金钱与自己的关系?

如何理解*贫穷*与*富裕*?

深陷贫穷,我们该做些什么?

两种矛盾:斩断这份纠结

目标:

1.用一系列概念工具和理论模型在观念层面进行整顿。收获一种经得起反思的,值得为之辩护的金钱观。以便正式和疏导自己的欲望

-梳理清楚职业、社会、工作与人的关系

-换个视角重新理解:职业、热爱、擅长、成长型心态、学习能力

2.分享自己的成长经验,职业选择、能力成长以及获得竞争力的原则和方法


一、用时间换空间的人:

职业:.

一般理解:把自己当作商品,出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换取报酬

抽象:通过解决他人问题来解决自己问题的一种生存模式

【撇开所有概念,重新理解人类经济社会中的活动】:(有没有阻碍力学发展的关键恰恰是力学本身呢?)

-时间-空间-行动-

行动:解决问题的行动

-时间中的行动:耗费个体的时间(事的范畴)

-空间中的行动:机器人(*物*的范畴)

企业:技术的本质是一种时空转换术

在一定时间周期之内,集中地压缩专家、人的时间,然后用特定的工序将其产品化批量地复制、分发。这种集成、分发地能力就是技术。

用这种规模效应消除稀缺

房子:负广延属性

对空间本身的占有和垄断

分割技术(金融)

(无法集成和压缩,不意味着无法分发)


11:53


主流说法:年轻人的焦虑来源于房价

合理性:被正商品裹挟,周遭地商品把我们置入加速的景观之中,我们的一秒中比父母的一秒中快得多

我们的精神被转入未来,我们的身体栖息在副商品之中,副商品是有限的,它被膨胀、分割。

暂时租用/透支半辈子时间去换取所有权

【我们既是消费者,也是求租人】;灵魂在肿胀,肉身被排挤,焦虑感本身的分裂体验。


14:00


人人趋之若鹜:

报酬高、声誉好、收入稳定【金融、法律、医疗】

舞者、歌手、作家、画家,收入非常不稳定。

(只要收入能够维持我现在能一直干的事情,我就满足了) 【为了干而干】

【 *自称目的性的活动*:】



14:57


艺术家-造梦者


15:15





16:03


经营之事:困难的简单事

eg:职场的管理

目标简单:大家心往一处使


创作之事:简单的困难事

绘画:谁能画上一笔?---游戏:

游戏:

一部分游戏是被包装成创作性活动的消费性活动,我们无非是花钱买快感。

【玩家的乐趣和挑战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被他人创造并运营出来的,毫无原创性和自主性可言】


18:46


两者并非泾渭分明的,它们拼凑在每一个具体事务之中,并非只存在于所谓的艺术领域。

小公司,职业的初级阶段,这些工作往往都是一个人干的。


20:01


通过区分的价值类型来揭示我们社会分工中的一种隐秘的二元性

经营之事是大人之事,

【系统世界殖民生活世界】

创作之事时孩童之事

系统世界:钟表

【生活世界来殖民系统世界】--存在之母

生态系统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直接或者间接的供养着艺术家


24:01


找到自己的热爱,想办法通过你的热爱挣到钱,不用太多,由于是热爱,就会越赚越多


24:27


唯独没有热爱,热爱跑哪里去了?

热爱是被建构的

建构热爱的两个要素:

擅长(天赋相关)— 胜任(能力相关)

两者都和环境相关


25:27


传统理解:带有一种社会属性,他人的热爱导致你的热爱, 很抽象,大空翼式的理解。

【擅长是*塑造*热爱的】


26:04


我们在做到那件事情之前,永远不会知道我们擅长什么

普通商品:正广延属性

集成创造价值,封装的行动所需的空间越小越好,*芯片*

万物皆可金融。

各国政府就是这星球上最主要的负商品,空间的所有者,寻租人。

银行---分割技术的研发者和提供者

未来时间的所有者?

寻租者: | 求租者:

二,以时间换时间的人:

职业:以自己的时间换自己的时间---造梦者

造梦者:艺术家

人类社会:成人养小孩的供养机制:

【生涯规划:】艺术家:一玩就是一辈子

他们的生存所需是由其他塌陷者供养而来的

事分两种:

1.困难的简单事

职场的管理

2.简单的困难事

游戏:

包装成创作性活动的消费活动,花钱买快感。玩家的乐趣和挑战不是自己创造的,是被他人创造并运营出来的。毫无原创性和自主性可言

界面的复杂都是人造的伪复杂


创造之事:创造价值

运营之事:将价值放大并变现

目的:通过区分这种类型来揭示我们社会分工中一种隐秘的二元性

经营之事:大人 创作之事:孩童

成人的工作:系统世界对生活世界的殖民

孩童的工作:生活世界来殖民系统世界

两个人格的关键要素:行动偏好+对象偏好

热爱是一个扯淡的事情,大致定位我们擅长之事可能所在的领域


29:38


大多数人的问题不在于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而在于他们没有办法克服自己的新手恐慌

【改行很重要,但改行难以执行】

人们害怕改行带来的收入锐减,甚至在一段时间中失去收入

我们真正的恐慌是心理层面的恐慌,我们害怕新手阶段必然要面临的失败以及随之而来的批评


-财务自由是一个能让我们输在起跑线上的目标?

【哈哈:工作为了不工作,努力为了不努力,为了财务自由】



29:50

:物质恐慌和心理恐慌

你没有创造力不是你无法从事创意工作的原因,而是你没有从事创意工作的结果


31:56


面对失败的归因模式:人是如何处理失败的评价的?

1.模式一我失败了,不是我知识、经验和技能的不足,而是我天赋、学习能力的不行

2.是我的知识/经验/技能不足

防御归因:-归因谬误

具体是哪个因素导致了我们的失败呢?

知识、技能还是智商心智?

答案;你永远不会知道

【人能确切的归因是理想思维让我们去相信的神话】【人的行为、世间的事物都是复杂而混沌的】 【明明是 --陷阱推论】


34:32


【成长型心态】:良性的归因谬误

好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之匹配的心智模型恰恰是被这种防御型归因倾向所动态建构起来的

所有问题都是知识不足导致的,以防止过渡归因和习得性无助。

【成长型心智和僵固型心智是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分水岭】

【误以为自己能做好】

大多数事经验和【知识】就好了。


36:43


不能是某种主观的心态,必须是某种客观的事态,我们必须把真的事情做成,才能彻底圆了这个自欺欺人的谎。【自我确认】


37:05


胜任经验带来的那种自信

新手:

做事没有质感(太想通过做事来证明自己)

我们的余光总是盯着他人,他人的看法决定了我们对自己的看法。正是这种迂回的自我评价模式,阻断了我们手上行动的质感。

阻断了行为主体与我们所行之事的这个链接

从事的工作降格成了我们获得自信的一个中介。


38:15


真正意义上他人的看法是不可能被你经验到的,一切他人的看法本质上都是名为他人的看法的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折射和投影是通过一件件事情完成的】

【把事情做根本上就是改变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自己评价自己的能力:自信】-良性的误解

【半山腰下的事情不存在做不好的可能】


39:37


新手的恐慌本质上是对时间的恐慌

僵固之人是看不见时间的,他们只能看见物。

【物】就是时间深渊,我到底要付出多少时间才能够置换并占有它们?

以时间换时间的人,专注于事,也必然能胜任于事,因而就能免于与物的周旋。


42:15


先努力搞钱,有了钱就能干自己喜欢的事了。

这种策略很低,

如果不能自行造梦,你就要借别人的梦,借别人的意义, 我们不止抄别人的人生,我们是抄袭的抄袭者的人生。

【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精神的自由】

贫穷不太是问题,被贫穷限制的想象力却是大问题

因为贫穷,所以对财富产生的不加反思的欲求,这种庸俗的追求只能带来无底线的道德水准。不堪反思的审美自觉。

【为什么你会感觉到卷?】

因为你跟大家想一块去了,low到一块去了

*自来卷*

【竞争意识损害竞争力,最终的竞争力一定是一种审美能力】

预设一种观点:

所有的理解都水一种误认,所有的共识都是一种暴力,只与想象力审美之心才能穿透他们,直击我们的内核。

100 - 40 - 100

60 - 100

不想工作,怎么破?【资本与少年:职业观、生涯成长以及“时间问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