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青春!】
青春?青春!
——蜡笔小新剧场版 谜团重重!花之天春学圆观后感
真是好久没见到这群可爱的孩子了,说到他们,你一定不会陌生。尽管你已经长大成人,但只要一听到他们的名声就一定会唤醒你内心深处的童真,你脑海中曾经的那份青春。
”蜡笔小新”,多么熟悉的名字,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青春,那我肯定会选“野原新之助”。这次蜡笔小新的剧场版让我受益良多,感触良多。不管是人物形象还是情节构思,都无不扣人心弦,让人思绪万千。那么,怀着这份在内心涌动的激情,我决定将这部影片介绍给各位。说不定,你也能从中找到青春的影子。
那么先来简要概括下情节。小新受邀风间参加了花之天春学园的一周体验活动,虽说是短短一周,可其中蕴含的“能量”可不容小觑,待我娓娓道来。坐上了人工智能AI操纵的校车,小新一行人来到了那所学园。刚下车,小新等人就被学生会会长阿月千潮接待,简要参观了学园的各个场所,同时也介绍了几个主要人物。在对学园的介绍中不难看出这所学园四处充满着“精英”的气息,这也正是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学园长为了将每位学生培养成精英,制定了一个精英系统,学园采用积分制度,由高级人工AI欧兹姆负责。所谓积分制度,就是对品学兼优者给予加分,对品行恶劣者采取扣分的制度,以此来划分精英等级。虽说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优秀学生,积分的浮动带动着学生的浮动,反之形成一个闭环,但在某些层面上“紧箍咒”可不是一直都有用的。在这所学园的钟楼流传着“吸屁鬼”的怪谈,这可与小新“臭味相投”了,不扯这些。揭开这个怪谈背后的真相也随着剧情的开展成为了春日部防卫队的主线任务。最终故事以感人且深厚的结尾结束了,现在回想也不禁让人感叹,青春啊!
我想先从人物形象说起。故事中的人物各有千秋,虽然人物数量众多,可每个人的立意都非常饱满。举些例子:学姐千潮因为跑步面相抽象被人厌恶,埋下了心结,但在小新的感染下成功正视了自己,冲破心中的那层桎梏拥抱了自己的所爱;阿呆被露露原始之美所折服,最后鼓起勇气表白,但被拒绝,最后用行动得到了露露的认可,得到了那句“我不喜欢人类,但我喜欢你”的馈赠;风间虽然一直在精英路上奔赴,但其实内心是无比希望和伙伴们一同进步······要是真的将故事中的人物一一列举,那恐怕能说到明天了。我相信各位在影片中人物的人物身上总能找到青春的影子,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
从剧情上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部分情节设计巧妙,别有用心。就以风间和小新在学校走廊对话那段为例,下文简称“夕阳之道”。风间因为想留在学校里,就极力劝阻伙伴们预习明天的课程,可身为同龄小孩的小新哪会有这种觉悟,便被窗外的拉拉队吸引了。不难看出,在风间与小新对话那段剧情中两个人物之间有段距离,这段距离正是风间内心与朋友们的隔阂。但当时风间在“夕阳之道”里埋藏了自己真正的想法:风间想和大家一起成为精英,一起奔赴更好的未来。这个想法从一个几岁的小孩身上得出来,在大人眼里是童真。但我试问大家,童年时期是否有不想与友人分别,共同迈向未来的想法。有的话那就对了,与朋友的分别,期待朋友的相聚那是青春期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类似的情节还有很多,无奈本人文学功底浅薄,不能更好地以文字呈现给各位,还请各位移步至影片亲自鉴赏,我相信你一定也有用语言文字难以说明的情感吧。
从故事背后的主旨来看,我认为这部影片非常成功。谁人不想成为他人眼中的精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个目标还是太远大了。孩子们那稚嫩的双手还很小,请不要将太多的东西放在上面。“青春”一词贯穿全剧,结尾也很好阐述了何为青春。积分制这种制度在现实也许就像德育分一样平常,可在剧中,它的阴暗面被扩大了,每位学生被所谓的积分所囚禁,蜡笔小新这部剧场版另一个方面涉及到了教育。如果人人都只为了更高的分数而向上攀爬,那么学习到底为了什么呢,为了分数吗?我认为不然,我曾闻“学习不是为了做人上人,而是让世界没有人上人。”还记得上文我说诉说的“紧箍咒”一词吗。在这所学园里很好体现了这个词,有高高在上在“天班”的优秀精英,也有待在腐朽黑暗环境里的“春班”,但不知为何,结局里两种班相互交织、碰撞出的色彩处处洋溢着青春。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攀比,而是让学生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在学习的过程中,青春的色彩从未削减,真要说“青春”为何物,我还真不好解释,相信你看完这部影片一定会有比我更深的感悟吧。我认为,青春,它就是人努力生活下去的样子。青春存在于过去,也存在于现在,它变化无穷让人难以捉摸,而探索青春的过程何尝不是一种青春,真是奇怪啊,我就说有些东西不能用言语表达吧。不过,从小新这群孩子身上,青春可谓是展现的淋漓尽致。
虽然我本人已经有些年头没看蜡笔小新了,可今时今日在度相遇,那真是“青春”啊。青春是什么?也许就是你现在的样子吧。千言万语难以表达,还请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