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光放电质谱(GDMS)简介
辉光放电质谱(GDMS)是一种先进的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它通过利用电弧放电产生的辉光放电来将样品转化为离子,然后通过质谱仪对这些离子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样品中元素的组成和含量。
GDMS技术的原理基于离子化过程。当样品暴露在电弧放电的高温和高能量环境中时,其中的元素会被电弧放电激发并离子化。这些离子会通过电场被引导到质谱仪中,然后根据它们的质量和电荷比进行分离和检测。最终,质谱仪会生成一个元素的质谱图,显示出样品中各元素的相对丰度和含量。

GDMS特点
直接固态取样;
离子源电离能力强;
灵敏度高, 分辨率高;
测量过程稳定, 良好的重现性及再现性;
几乎可对周期表中所有元素(C,O,H,N除外)作定性或定量分析;
GDMS在几乎无需样品制备的情形下,就能对无机粉末、镀膜/基材和非导电性材料直接检测,提供各种元素的信息;
◮ 检测面积:~ 50 mm2;
◮ 检测范围:% - ppt;
◮ 纵向解析率:>= 0.1 µm。
与传统的质谱技术相比,GDMS具有许多优势。首先,GDMS可以对几乎所有元素进行分析,包括金属、非金属和稀有元素。其次,GDMS的灵敏度非常高,可以达到十亿分之一甚至更低的级别。这使得GDMS成为分析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的理想选择。此外,GDMS还具有高分辨率和准确性,可以提供可靠的结果。
GDMS还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研究中。通过GDMS技术,研究人员可以确定材料的成分,包括纯度、杂质含量和晶体结构。这对于材料的开发和性能评估非常重要。此外,GDMS还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腐蚀和磨损机制,以及进行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故障分析。
在地质学领域,GDMS可以用于研究岩石和矿石中的元素组成,从而提供有关地质过程和岩石形成的信息。这对于研究地球演化、勘探矿产资源和环境监测非常重要。
总之,辉光放电质谱(GDMS)是一种强大的分析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通过离子化样品并进行质谱分析,能够准确、灵敏地确定样品中元素的组成和含量。在材料科学、地质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GDMS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