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转动定理:如何自然的引出“转动惯量”这一概念

2021-08-22 18:01 作者:空山泠语  | 我要投稿

       在力学的转动部分中,有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物理量---转动惯量,由于在一般的情况下,大多数的人在大学才会正式接触到这样一个量,所以很多人对它并不怎么熟悉。但是它在转动中的地位,可毫不亚于牛顿第二定律中“质量”的地位。那么,我们如何“自然而然”的理解这个量呢?

   (注: “转动”指物体绕某点或线为轴做的曲线运动(如匀速圆周运动),另与“平动”等共同组成了机械运动的基本形式)

                   1.矢量的叉乘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矢量基本运算的另一种法则---叉乘(或称“向量外积”)。我们知道矢量都是有大小有方向的量,那给它定义的运算规则自然和一般的标量(数量)必然是不同的。其中,矢量乘法有两种不同的规则:点乘和叉乘,它们分别写做:

            点乘:a•b=laⅠlblcos〈a,b〉         结果是一个标量

            叉乘:a×b=lallblsin〈a,b〉e       结果是一个矢量(e为单位矢量)

           从上面两式可以看出:叉乘、点乘表示的意义和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各位可不要把“•”和“×”弄混了哦~

           矢量外积的数值为以两矢量模长为邻边长构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我们既然提到这个外积它也是一个矢量,那我们如何判定它的方向呢?学过电磁学的小伙伴们请注意!熟悉的操作又要来了,现在,请大家伸出你的右手…这是要干啥呢?没错!判定叉积方向的神奇操作叫做“右手螺旋定则”,我们先让四指和矢量a重合(就是说如果两个矢量都在纸面上,那么你四指所形成的平面应该垂直于纸面,而不是掌心朝向纸面),然后,以四指的指关节为轴,向被叉乘矢量b转动,此时,你的右手拇指指向应该就是叉乘结果矢量c的方向,怎么样,你学会了吗?

                 2.力矩

           我们知道: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在某质点的质量不变时,它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F=ma)这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那么在转动中,影响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只有合外力一个量吗?各位可以试着用差不多大小的力去推门把手的内部(近轴端)、中部和外部(远轴端),各位发现了没有,在内部用力,门把手几乎纹丝不动,而在中部,门把手则会开始缓缓地转动,而在外部,门把手“啪”的一声,很快啊!到头了。而稍微把手倾斜一个角度用力,结果也会是不一样的(当然,有测力计更为精确)

           事实证明,转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不但和作用力大小有关,还与力作用点到轴距离、作用线与轴夹角、力的大小(这肯定不用说)三个量有关,整理一下,即为:转动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大小及力的作用线与轴的距离两个量有关,而物理学上,它们被整合成了一个物理量---力矩(Moment of force)用以衡量力对转动物体的效应,它被定义为轴指向作用点的矢径r与作用力F的叉乘

                                       即:M=r×F=lrⅠlFlsin〈r,F〉e

             它是一个有大小、方向的矢量,在数值上等于力与力作用线到转轴距离的乘积

               3.转动惯量的引入

        好了!接下来进入正题,我们所需要做的知识储备只有牛二定律

                              对!!!只有牛顿第二定律!

         我们先来假设一个情形: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可绕定点O在平面上做圆周运动,转动半径恒为r不变,如下图(1)

图(1)

         现在,我沿与OM连线成θ角方向施加一大小为F的力F,然后捏?

        我们选取一个十分小的时间间隔dt,这时候,质点m的运动可以近似看成直线,代入牛顿第二定律,结果得到:          F=ma

         熟悉运动学的同学可能还知道,加速度可以写成微商(求导)的形式:

图(2)

            我们对dv进行继续简化,在圆周运动中,由圆的性质可以推知,瞬时速度与瞬时角速度(角速度: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与矢径r的关系为:vω×r,由于这两个矢量是垂直的关系(sin90度=1),所以右上角那项可以直接写成d(ωr)ee,根据求导法则:

图(3)(因为dr/dt和ω这两个矢量垂直,所以它们相点乘的值为0)

         这时我们定义角加速度(β)为单位时间角速度的变化量,那将这一项乘回单位矢量,代回到原式就成了这样:

图(4)

         我们发现:如果在左右两边矢量的前头都叉乘上一个矢径r的话,式子的左右都可以化成转动有关的物理量,于是我在两边叉上一个r

图(5)(注意矢量叉乘不满足交换率)

          这时我们去做一个计算的话,就会发现r×β×r的向量的模正好是半径的平方与角加速度之积,由于这是在同一参考系,所以单位向量应该是相同的,把左边用M替换并写成标量的形式即为:

图(6)

              这样的形式应该顺眼多了吧,其中M是力矩,对应平动中的力,β是角加速度,对应平动中的加速度,那么mr^2应该在转动中与质量的地位差不多,这玩意决定了相同力矩时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剧烈程度…熟悉不,这和“惯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啊!于是乎,我们给它一个名字---转动惯量(用J或I表示),J=mr^2,我们的转动定理也可以写成:M=Jβ的形式。至此,我们便从一个小球的运动中自然而然的引出了“转动惯量”,而其它奇形怪状刚体的转动惯量怎么求呢?还能用轴到质心距离的平方乘质量吗?哪有那么简单,学了牛爵爷的微积分后你就会“自然而然”的明白了!

转动定理:如何自然的引出“转动惯量”这一概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