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32、《道德经》逐章评注:二十三章

2023-07-31 13:50 作者:喜欢读论语  | 我要投稿

       希言自然(1)。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2)。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3);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4)。信不足焉,有不信焉(5)。

[注释]

(1)希言自然:希言,即稀言,少说话。其深一层的意思是少施加政令。这句是说,少发号施令才有可能合乎自然万物的演变发展方向。在十七章中,老子就阐发过“贵言”的思想,希望统治者放弃严峻的高压政策,使老百姓不知道有统治者的存在,或者对统治者“亲之誉之”,而不是“畏之侮之”。在这一章中,老子又提出“希言”的政治主张。“希言”就是“少发号施令”,就是“清静无为”,就是以遵循客观事物演变的必然性,以不搅扰人民为原则,百姓安适自在,这才合于自然。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帛书本“骤雨”作“暴雨”,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飘风、暴雨,比喻暴政。老子警告说,那些主观妄为,以法令桎梏捆缚人民,以苛捐杂税压榨人民的政治,是不会长久的。

(3)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做事情合乎“道”的人,所得到的结果就与“道”所决定的客观事物演变必然性的结果相同。

(4)失亦乐得之:失,指无道、失德,也就是指“飘风”、“骤雨”式的暴政。这几句(“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的意思是,与道一致的人,道也必然与其在一起;和道不一致的人,道也必然不会与其在一起的。

(5)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君主诚信不足,就必然是百姓不会信任君主了。这两句已见于十七章。

点评:

        这一章紧承前一章,再次强调“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之意,明确了遵循客观事物本身演变的必然性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遵循了就能得到相应的客观事物演变必然性所带来的成果,不遵循也一样能得到相应的客观事物演变必然性所导致的惩罚,所谓“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那些主观妄为的,即使如天地所为的“飘风”、“骤雨”也一样是不可持续的。


32、《道德经》逐章评注:二十三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