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原神3.3间章倾落伽蓝后的纳西妲性格演变原因分析
本文原用于评论,但太长了,只好做成了专栏。

我对于纳西妲的性格变化做出了一些分析,身为妲厨,看到编剧制造如此可恶的双重悲剧在自己所爱的角色身上,热爱这个游戏剧情和思想的我心里持续性作痛,间歇性爆发,于是便陷入了无法停止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引得人如此痛苦?现在我希望分享我的一些结论,想试着缓解这种悲伤。我的分析会在真挚感情之外,以略微理性的角度,看待这个我们可爱的妲妲的性格变化。
以下内容即兴而成,或许有的语句不通顺,见谅。但一定要看完啊!

首先,我们知道纳西妲的身世。她的天资绝世无双(这无可否认),在成长的初期没有力量但有对知识最纯真的渴求,她作为草神孩童般的心中有满溢的仁慈与童真,但善良的她也因此遭到如此困局,她内心受到的伤害让人无法直视。(而这对我又有其他意义,在解释我为什么喜欢纳西妲时会说明。)总之,无可避免的使我立刻充斥着对她的美好的赞叹爱慕与悲惨的同情。同时对教令院的恶心感到发指。他们怎么忍心对这么可爱的小女孩下手的?
回归正题。小草神并非完全没有力量,依靠她掌控虚空等的各种的能力,强行从教令院手中夺权是完全可行的,且几乎没有代价,因为草神再弱教令院也无法威胁她的生命,除非他们至少准备同归于尽(参考盐之魔神,而且此时的草神是有神之心的!)。草神是最纯洁的树枝,作为孩童过量的善良,以及处于自己的不自信(被教令院骂pua的,这帮答辩)以及对自己子民的溺爱才是导致问题的直接原因。如果她真想夺权,直接夺舍全体须弥人的意识武装夺权或者用虚空培养下一代傀儡大贤者都十分容易,对于她这个在无敌数据库中学习了百年且智商薄纱人类的神来说。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除了物理反抗教令院,解决小草神的各种心结才是最关键的部分。只有让草神不在轻视自己,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不敢指出教令院错误,不再受大慈树王光辉的影响,认可自己有不通过树王获得人民的信仰的方法和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我们解救她的历程其实是解开她心结的过程,从花神诞祭安慰纳西妲不要自责,(和赛诺在沙漠时的经历)证明她的作为已经足够伟大和负责,到帮助她倾听自己心声,然后使她认可自己可以超越树王获得自信,最后才帮助她获得人民信赖的过程。我们亲身见证了她性格的塑造过程,这使我们对她有了更深厚情感。再次强调,草神自身的心理问题是须弥问题关键。解决了她的心理问题,依靠她的能力重新夺权并不困难(什么是智慧之神啊?)
但剧情的最后,最重要的心结我们没能解决:获得人民认可的部分。剧情中我们不得不用世界树彻底删除了树王,这一操作导致了极为严重后果。她困扰的多个心结直接消失了,而不是被解决了,这使得她性格塑造的关键因素消失,产生了一个我们眼中有类似经历却心路全然不同的草神。此时的草神自开始就不是所谓的“月亮”,没有大慈树王的光芒笼罩,只有对自己现在失去力量不能让须弥人满意的自责支持她前行的也就只有责任和慈爱。了解角色描述的旅行者应该发现,须弥人在改变记忆后,纳西妲所知道的仅仅只是“有赞美以外对声音”和“没多少人不满现状”,而事实上记忆改变前却是没多少赞美,也没什么人满意现状。这个现象对她的性格产生影响是必然的。与博士对弈时和间章中她的表现可以印证这一观点。此时的她有了魄力与自信,当然我们一路走来的最终目的也是让纳西妲走出阴影变得自信。可是,通过直接删除问题来使得它“被解决”是什么好事吗?因为问题不是被解决而是直接消失不存在,这个问题解决过程对纳西妲性格的塑造就也会消失,那么我们印象中的纳西妲的性格已经不在了。这是剧情上的双重悲剧。
这个双重悲剧的可恶之处在于,我们是在无力改变第一悲剧结局尚可接受,从理性的角度大慈树王的消逝无可避免,那么在理解的前提下,我们虽然痛心但还是可以认可这种情况。可是,其中的有关纳西妲的第二个悲剧,我们并非完全无力改变,旅行者还是有记忆的啊!哪怕仅仅传输旅行者自己记忆并不会产生完全的改变,但多少可以挽回一点,后来的问题通过交流,也都可以变得能接受。可是编剧在传说第一章却强行告诉我们要放下来接受现实面向未来,这完全是为了让人难受而做的。(至少我作为妲厨难以接受。气死了!可恶的编剧)
现在反观教令院,其实就是一群聪明的蠢货,他们关注的只是神明管理智慧的权能,目的是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其实也算不上,最多是想抄答案的废物)和统治需要(草神羸弱难以服众甚至教令院自己都不服),愚蠢到认为自己不是反派。他们甚至认为这可以拯救世界树也真是大聪明。
最后抱歉,理性点的思路终究还是难以描绘出她的美好......

让我发发颠
我自己就曾有过和纳西妲类似的心路历程,我的童心和好奇使我追求知识和理性(物理狂热粉),也认为它能带来力量。实际遭遇又和她有许多相似(例如因为自己的软弱“仁慈”导致妥协他人的伤害,又因自身的道德心里折磨而不使用力量解决,即使力量已经足以使自身没有损失即惩治对方。)。这也是我一了解她的背景就开始心痛的根源:仿佛再现了曾经的痛苦(现实会多有不同,但仅一些相似点就已经够痛了)。换位思考下,500年的囚禁时间甚至长过自己寿命数倍,实际遭遇因素又使得我这种感触无比强烈。而这次,身为无敌的旅行者,我不得不考虑这是我拯救一个我同情且认可的女孩的机会。但编剧的力量是无法违抗的,我们在事实上又一次失败了,至少失败了一半。
我对纳西妲的喜爱来源是她的无限美好(对我来说她的性格,外貌,习惯智慧都是完美),是对纳西妲身上自己的影子的真切同情,是原神故事的真切沉浸感和大格局的思想,是对“教令院”组织的现实映射的痛恨。
不论如何,守护她的愿望恒定不变,做她一辈子的最初的贤者。

推销新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