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纵横作者亲亲雪梨:创作灵感来源于身边

2022-03-18 14:02 作者:瓜子写作  | 我要投稿

亲亲雪梨,纵横文学签约作者。目前就读于韩国高丽大学文艺创作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写作风格细腻柔软,文字平实有温度,其创作的《华年》入选过作协的重点扶持作品名单。

代表作:《刺客残月》《华年》《刺芒》。

超厉害的小姐姐!写的故事温暖细腻,一起看看她的创作经验采访吧~


问:《华年》与《刺芒》都是现代题材的小说,都是写身边的小事,却格外细腻、打动人心。为什么会选择这种类型,您的创作灵感又是什么呢?

亲亲雪梨:

(我)很早之前修过一门课——“现实主义之争”,在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初步了解到近代以来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的相互碰撞。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我个人更喜欢平实、朴素、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的文学作品。

至于创作灵感,大多都来自于身边的人和事(包括自己的经历)。优点是可以直接获取大量素材,跟创作的人物产生共鸣。缺点是很容易将自己局限在一个框架中。

所以,必须要大量阅读、多出去走走,有更多的人生经历,才能获得更多灵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永恒的真理。



问:您既写过武侠仙侠类的《刺客残月》,又写了《华年》与《刺芒》,请问您觉得这两种题材在创作上有什么不同吗?在大纲、剧情等设计、准备阶段,会有什么差异吗?

亲亲雪梨:

我们这一代是看着传统武侠剧长大的,我是个不折不扣的武侠迷,四大名著里面最喜欢《水浒传》。所以,在刚踏入网文圈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武侠”这一题材。以今天的眼光看,《刺客残月》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脚趾抠地中……)。不过,能正视那个青涩、不成熟的自己,也算是一种成长吧!(也真心期待传统武侠剧重新大放异彩的那一天!!!)

写武侠需要浓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需要对历史有深入的了解,更需要丰富而又严谨的想象力,脑子要在天上飞,要天马行空;

而写现实题材的小说,同样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对“原型”进行深入的采访。心要稳稳地沉下来,切实地感受某个时代、某个人物的魅力。



问:您的现实题材创作总给人温暖亲切的感觉,请问您在写作时是怎样保持这种风格的?是切身地带入,还是有其他保持情绪的小方法?

亲亲雪梨:

哈哈,很开心能听到这样的评价!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细腻而又感性的人,写作时全情投入,将自己完全代入到角色中。

还有一个小技巧!现在,我码字的时候不怎么听歌,因为担心音乐会影响思路。但是在写感情戏的时候,我会听一些纯音乐,尤其是羽毛田丈史和赵成宇的音乐。两位都是影视剧配乐大师,他们的音乐很有感染力,感情细腻,画面感特别强!



问:有人说,作为创作者讲完一个故事后总会有遗憾。如果您回看已经完结的 《华年》,您觉得有遗憾嘛?或者看它有没有新的感触?

亲亲雪梨:

在作品完结的那一瞬间,我就会有一种失恋的感觉,特别舍不得。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会把很多细节写得更严谨,将采访对象的问题挖得更深刻,同时把字数精简一些。

如果说到具体的人物,我对魏成林和宋闵柔的亏欠更多,如果再耐心地铺陈一些,他们的感情线就不会那么突兀了。



问:《刺芒》现在已经完结了,私心想催更一下,请问您接下来有什么写作计划呢?

亲亲雪梨:

新书的大纲和人物设定已经写完啦!剧透一下,整体更偏向《华年》的风格,但是时间、背景、人物完全不一样!真的做了非常非常多的功课,可以期待一下!



问:创作网文属于您生活的一部分,您是怎样走上创作这条道路的?又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写作时间呢?

亲亲雪梨:

肯定是因为热爱才写的!因为热爱,几经波折,在不再年轻的年纪,进入了文艺创作专业学习。只不过我写的都不算热门,再加上刚开始创作时笔触青涩,走了很多弯路。幸运的是遇到了编辑胡子,否则,不知道还要碰多少壁。

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阿姨,作为一个尚未完成学业的超龄留学生(因为疫情,休学好久了==),要兼顾家庭和学业,目前留给自己的创作时间很少,每天大概只有五到六个小时的写作时间,所以更新不算快。但是只要一码字,就会全心全意投入其中!


纵横作者亲亲雪梨:创作灵感来源于身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