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的具体流程及常见问题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规定在《民事诉讼法》第十五章特别程序中,现实中无论是诉讼律师还是非诉律师接触的都很少,操作起来也很生疏。本文结合具体案件谈谈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的整个流程及常见的法律后果。
由于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在法律规定上几乎一致,我就以宣告失踪为例。
基本案情
张某(男)与李某(女)结婚,但未办理婚姻登记。张某想办法将李某户口转移到其父为户主的户口上,关系为儿媳。几年后,张某因犯罪入狱,李某很快出外打工,自此音讯全无。后经民政局确认,其子女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张某出来后,怨恨李某的不负责,去派出所申请注销李某户口,被告知必须先进行宣告失踪。
宣告失踪案件最重要的证据即是先行证明该公民下落不明满两年,出具该证明,一般先要村委会(居委会)出具情况说明,再由当地派出所加以证明确认。实际情况中,派出所这一关不好过,但要想办法开出来,然后就是常规的立案材料了。

新的《民法典》取消了宣告死亡的顺序限制,因为宣告死亡制度本身在于保护利害关系人的权益,那么各个利害关系人就应该平等保护而非限制顺序。
宣告失踪虽然是特别程序,但也要和普通程序一样,提交书面“诉状”(申请书)。

法院顺利立案后,就会发布寻找公告。有些人好奇,法院会不会穷尽一切办法,例如查询失踪人的社保记录、微信、支付宝记录甚至开房记录来寻找,答案是不会。法院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查询系统,以上都需要其他部门的数据共享,而且法院并没有调查的义务。无论是宣布失踪还是宣布死亡,这种状态都是一种法律拟制而非客观事实,目的在于结束由于人的消失导致的法律关系的不确定。
宣告失踪公告期满三个月后,由法院作出宣告失踪或者驳回申请的判决。

法律后果
宣告失踪:失踪人的财产由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愿意担任财产代管人的人代管。配偶若起诉离婚,法院应当判决离婚、
宣告死亡:婚姻关系消灭。个人财产作为遗产继承开始。
我讲的这个案例,张某顺利拿到法院宣告失踪判决书,然后去派出所进行了户口注销,心里的烦恼算是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