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1级Myheart学员土木考研经验分享3-天津大学

2021-04-22 16:31 作者:Myheart博士  | 我要投稿

初  试

1.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一名本科双非的学长,已上岸天津大学。有一些经验心得可以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少走一些弯路。

          我今年是二战,第一年报考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桥梁方向(学硕),初试成绩306,没有进复试,没有调剂。第二年报考天津大学土木水利(专硕,初试不区分方向),初试成绩389,复试成绩172。

成绩单↑

2.择校

          第一年可以说自己是完全没有独立认真的做过报考院校的分析,因为本科的学长学姐大部分都是报考北京交大、西南交大和本校这三所高校,加之对报考985的不自信,于是自己也随了大流,直接听学长关于复习的建议,开始上手。因此我第一年的考研可以说是典型的“盲目开始,中间摇摆,后期焦虑”。

         第二年在认真反思、积极地调整心态后吸取了之前犯的错误,系统的调查了所有开设土木专业的985高校(大家都可以在院校官网上查到),在此基础上,最终依据专业课的科目、往年复试线、往年录取平均分数、招生人数、离家远近等信息综合决定报考天大。

当初的想法是想要读研后考好的岗位的选调生,那就必须要考上985,这是后面一切的基础。其实我最中意的是报考专业不强的文科类高校,这样更容易一点,但是最后才发现,哈哈都很难考。也是考虑了好几天,最终还是有种“破釜沉舟”的劲头了吧。

3.天大特点

         天大专业课代码为818结构力学,学硕与专硕考同一张卷,区别在于最后一道动力学大题学硕需要完成两问,而专硕只需要完成第一问(大题满分相同)。

          除此之外,天大不考矩阵位移法、极限荷载、稳定性验算(力矩分配法也不直接考察,但建议掌握),由于内容相对独立,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压力。天大出题灵活,有一年出现过一道将力法位移法在同一个结构中结合的大题,我相信如果是在考场上第一次做此类型的题目,很多人都会无从下手,因此在平时做题中一定要注意分析结构的能力培养,而不是只是去记忆固定步骤!。另外必定考察对结构“对称性”以及“弹簧”思想的掌握,需要做到能够分析结构、将某部分结构看作“抽象弹簧”进而简化的功力。

         天大结构力学题目少、分值大,近几年的题目风格趋于稳定,卷子题目构成大致3-5道判断、3-5道填空、5道左右大题(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影响线、动力学),其中判断、填空每空约为5-7分,每道大题约为20分以上。因此没有小分,大题大分值更是要规范过程,一次写对,不要让“决定权”交给判卷老师!

        计算量巨大:以今年的初试题目为例,普遍反映填空题的计算难度和思路是全卷最棘手的,比大题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空往往结合了多个重难点(印象中今年的位移计算同时具备了相对位移、相对转角、温度、支座移动、制造误差、变刚度和弹簧!)。因此在平时做题中切忌眼高手低!以为看会了有思路,就等于能做对能得分,这是大错特错!

4.复习资料

           做好了前期信息的准备,就要开始着手买资料正式复习了。下面为大家罗列一下我使用过,感觉很推荐的资料。

政治:徐涛(视频课)、肖秀荣全家桶、最后市面上的模拟卷、背诵资料;(政治开始时间千万不要太早,完全没必要,九月底开始足矣)

英语;词汇的逻辑(直到考前每天都要背单词,只要背单词,任意一本单词书都可以,不要听课背单词!)、田静句句真研(长难句)、历年真题(结合唐迟和阅读解析,重中之重)、刘晓艳(视频课,会讲大小作文纯干货,以及完型新题型等做题方法);

数学:汤家凤张宇李永乐李林这几位老师都各有所长,总之一句话:一定要多独立动手做题!多做题!做题!题!(数学单科第二年提高50分,把市面上你能做到的习题和模拟卷都做完,懂了吧)

专业课:天大和西南交大专业课都考结构力学(这也是我第二年决定考天大而非川大或其它学校的一些原因),而我是去年复试前才知道Myheart博士,并听了博士的混凝土,感觉相见恨晚,于是今年全程跟着博士走。B站上也有博士的结力前期课程,可以免费试听。

第一年我和广大考生一样,买了教材和于玲玲,还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七月才开始复习专业课,刷着于玲玲和网上找到的某机构(不便透露,大家都有的那个)的习题,我自认为学的很认真很好,但最后才只有106分。真实的考试让我知道自己的不足,我只是了解做题的套路,不明白其中的原理。当题目变化或者复杂以后,这些套路就用不上了。

       痛定思痛,第二年果断跟着博士的课重新学起,每学完一个知识点把相应部分的《于玲玲》习题做完、总结,并把错题做标记,后期再做第二遍。全部学完后对小蓝书知识体系和自己做过的错题进行复盘,按照后面说的一些点动脑思考,尽量举一反三。对知识整体有了把握后,着手真题,限时2小时(真实考试三个小时,但是紧张等不可控因素太多,平时训练就要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养成习惯!),把在真题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总结,带着疑问向前重新学习,认真思考是哪的问题,再做第二遍真题。有个很好的方法就是,要站在出题人的角度去思考,如果是你出题,你会怎么把易错点“藏”起来,会按什么思路分析。

      到后面的刷题班、真题(我自己单独买的天大真题)、押题卷,每一个都干货满满,收获巨大,整个人有了质的飞跃!只要按部就班的跟着博士走,专业课绝对没有问题。

5.经验心得

        心得其实有太多太多,毕竟考了两年,踩得坑有多疼自己太清楚了。我认为复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困难有三个:态度不认真静不下心学习;学习的方法不对;不动手、不思考不总结、有疑惑了没有人及时且清晰的为自己解答!

       首先是第一个,你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而考研,如果考研失败自己能否承担起这个责任?学习的过程是枯燥的,但也应该是投入的,自己要清楚竞争越来越大,要自己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其次,学习过程中最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多动手多思考!多动手,不管题难题易,都要一步步的写清楚,草稿纸也不能潦草,天大这几年结力的计算量都非常大,如果平时不加练习,到考场上脑子只会越写越乱!多思考,这道题为什么错了、哪的思路不对、应该怎么考虑、还有没有别的解法、哪种方法的正确率更高等等。只有自己多动脑才能进步,多总结才不会反复犯同样致命的错误!

       最后,便是答疑。在学习的初期,我们的效率都很低,不可能立即举一反三,这时候就需要有足够水平的人能够为我们答疑。这一点也是我着迷于博士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一直持续到考试前,群里的学习氛围都特别浓厚,能够在群里找到参考、找到差距,不至于盲目自信或是盲目气馁。自己遇到的难题或者思路很快就能得到回应,这一点为我的考研之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少走了不知多少死胡同。

 复   试

         天大的复试是非常公平的,覆盖的知识面也是最广的,面试问题包含本科阶段学过的所有课程(混凝土、土力学、结构试验、钢结构、测量学、工程与经济等等)!

        复试的资料同样是博士的混凝土小蓝书和复试小蓝书,我认为我了解到的所有教授混凝土课程的老师中没有再比博士讲的更清晰透彻了!

       今年仍然是线上面试,流程大致为英文自我介绍、英文文献翻译(随机挑选,阅读一分钟后现场翻译,很多专业名词)、专业课问题、实验操作问题、综合面试(可以理解为闲聊,问一些科研相关的知识和经历)。由于线上面试,所以最后的成绩相差不多(与初试排名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我一直记得初试前博士在群里说的一句话:“初试比别人考高十分,复试前睡觉都比别人踏实”!

       说了不少,真的希望大家不要再走前人走过的坑。行动,一定要行动,如果只想不做的话永远不会有开始,也永远不会有结果。如果还有其他疑惑,随时欢迎打扰。

       最后祝愿看到本文的你能够如愿上岸,一战成硕!


21级Myheart学员土木考研经验分享3-天津大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