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看待时光代理人中一些争议
时光代理人第三集的诸多差评其实可以看出很多网友的价值偏向——高不确定性规避(high uncertainty avoidance)和长期导向倾向。因此,时光代理人主角选择改变过去的决定受到了许多人的批评甚至愤怒,也由此时光代理人收获了许多差评(虽然现在9.7分不低了,但的确很多人因此给差评)。
以我个人的观点,对于一个作品来说,价值取向该不该成为评价作品的因素其实值得商榷的。
众所周知,我们绝大多数人在看作品时很讨厌圣母角色和弱者。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国很多人其实是倾向于结果正义,而非程序正义,圣母角色和弱者会间接导致坏结果,所以我们讨厌他们。而这种价值取向会直接导致作品评分。《三体》第二部的章北海和罗辑都是结果正义的典范,而《三体》的程心则是一个弱者加圣母角色,观众会买单北海和罗辑残忍手段形成的好结果,但不会买单程心纯粹的善良,从而导致程心这个角色被讨厌,甚至导致《三体》第三部本身宏大的世界观塑造和主旨被忽略,使其评价远低于《三体》第二部。
我个人非常不希望价值取向成为作品评价的一个要素,因为文化具有差异性,许多价值观不能用好坏去评价,只有认可不认可(当然,有些价值观是普遍不接受,而且令人反感的,这些作品除外,像《家有女友》;还有一些恶意鼓吹自己不正确观念的也除外,像《731学院》)。
我认为看待作品,不去受制于价值观去看待作品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只要作品能够在各方面做得好,就应该给它一个合理的评价。像《死亡笔记》,夜神月的行为明显是错误的,其想法需要我们去思考而不去接受;像《三体》,程心行为上间接促成了悲剧,但我们应该去思考故事本身的优秀与程心这个角色的塑造意义,而不是一味觉得圣母垃圾、作品看着很难受。
其实我学习中医知识也是一样的,很多中医黑明明没看过相关著作,也没细学知识,就一味排斥。我自己是这样的,积极学习中医知识,先不排斥中医理念,结合实际思考中医,价值取向不应该成为学习中医的阻碍,更不该成为中医发展的阻碍。
先入为主的态度,只会加剧矛盾,让自己只学习自己想接受的知识。简单来说,格局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