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朝周期律的漫谈

2023-03-05 11:02 作者:使宅魚  | 我要投稿

任何社会和制度都会发生周期性的危机和矛盾。具体表现在古代中国,就是人地矛盾,土地兼并。自耕农人口越来越多, 可是土地却越来越集中到地主和官僚手中。中国古代的政府,虽然也有财税改革和抑制兼并的意识,但是始终没有能力在政府崩溃前走出危机,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通过大规模死人的方式走出危机,进入下一周期循环。 宋元以后,西方开始大航海,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深,来自欧洲的科学技术和美洲的白银进入中国,同时中国本土的商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出现了区域集团化,也就是商帮。金融也有了一定发展。 而此时的中央朝廷却还是沿用唐宋时奠定的制度,在职能和管理方面没有任何本质变化。 因此,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是一个古代朝廷无法满足已经在事实上开始近代化的社会和经济的需要。 不仅如此,这个观念和职能落后得朝廷还在阻扰社会的发展。 近代以来,虽然中国的社会和制度不断变化,但是人地矛盾从未消失,只是发生了变化。 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古代中国的某些规律和特征来分析。 例如,太平天国以后的清朝局势几乎就是东汉末年和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的翻版。 他们的特征是:在王朝末年,虽然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没有直接摧毁王朝,但是却造成了地方权力的膨胀和军阀的崛起。而在这一切发生以后,再想重塑中央政府的权力和威望是非常困难的。 东汉以后历经三国,西晋也只是短暂的统一。直到隋唐时期才重新构建起了可以比拟汉帝国的中央政府。 而唐朝自从安史之乱以后,中央的权力与威信扫地,虽然中唐的几位皇帝努力想要重塑中央,但是这个努力直到北宋时期才完成。而为了完成这个使命,北宋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有人说崇祯太过刚愎自用,的确,如果他当时号令各地勤王或许可以延续明朝的囯祚,但是,那又和东汉,中唐有什么区别呢? 同样,清朝在太平天国以后也面临着同样的局面。这一局面在历经庚子国难,东南互保以后进一步加深。清朝廷的被抛弃就如同汉献帝和唐哀帝一样只是个时间问题。 其后的民国以及南京国民政府,简直和五代十国一毛一样。你只需要把契丹换成英美列强即可。 重塑中央政府的权力和威信,这正是乱世中国中的政治家们前赴后继的不变使命。 而人地矛盾和财政危机是一体两面的。 基于房地产经济的土地财政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时至今日,人地矛盾还是制约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朝周期律的漫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