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为爱情》
我乃商贾之后,众人以为我跟小将军走得近是为爱情,但商人重利,我要的从来都不是他这个人
我是最近名声在外的小将军的未婚妻。
我上寺庙祈福时,一个女子却在半路拦下我的车,说她与小将军二人情投意合,让我退出。
我看着她这张脸,将她带回府中。
她不知道。
我根本就不稀罕什么小将军。
1
不过个把月,穆青沉打败了来边关寻衅的匈奴。
一时间大街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迎他的回归。
穆青沉看到我时本还笑意盈盈的嘴角落了下来,眼底满是讶异。
或许是因为我身后的那貌美如花的小情人姜一洛吧。
她不顾众人的目光,冲向前去抱住穆青沉,环住他的腰身,撒娇道:「青沉哥哥,你终于回来了,我等了你好久。」
此时,各色目光移到了我的身上,大多都是抱着看好戏的心态。
我是商贾之女,几代为商,家中无人为官,我与穆青沉的婚事算我高攀,我需要权使我宋家安稳,而他则需要钱来打仗与打点关系。
我面无表情的咳了两声,学着姜一洛的声音:「青沉哥哥~这位小姐是?」
穆青沉回过神来,低头看向姜一洛:「这是我部下的女儿。」
姜一洛眨了眨眼睛,一瞬间眼眶就红的不像样,让人看着怜惜不已,轻声说道:「只是部下的女儿吗?爹爹临终之时将我托付于你,你也说过要娶我的。」
众人的目光又都聚集在了二人身上,都在等待着接下来的八卦。我也是看着二人,想看看穆青沉要怎么说。
穆青沉支支吾吾:「之前战事吃紧,我还无心成家。我打算等边关战事解决了,再来谈论婚嫁之事。」
话音刚落,姜一洛便向我看过来,语气里满是委屈:「所以这次你打了胜仗回来,就要娶她为妻了是吗?那我……算什么?」
说完,眼泪便跟不要钱似得往下流。
穆青沉心疼不已,为她擦掉眼泪,安慰道:「我答应了的事就一定会守信的,你先在将军府住下,我现在要进宫面圣,其他的,过后再做商议。」
姜一洛破涕为笑:「那我去将军府等你。」
而后又看向我说道:「这些日子,感谢宋姑娘的照顾。」
穆府的婢女将姜一洛带走了。
在与我擦肩而过时,眉眼间满是挑衅。
看来这个姜姑娘不是什么安稳的主啊。
而我与穆青沉本就没有什么感情,我把人送到他眼前就回了宋家。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胜仗归来的小将军与他一个部下之女许了终身,传遍京城,在人们口中倒是成了一段佳话。
而我与穆青沉的婚事就成了笑话。
我更是成了他们茶余饭后的笑料,平时还未进穆家门就上杆子给穆家送钱,现在穆将军的相好找来了,竟还花钱养了自己的竞争对手一个月余。
我刚开始还出门做生意,但随着用奇怪的目光打量我的人越来越多。
我便只能先闭门不出,避一避这位姜姑娘的风头,生意就先由管家前去商谈。
在这之前,我要等穆青沉把人安顿好,望他不要被美色糊了眼。
2
他登门的时候,我坐在书房里里看账本。
「穆将军将人安顿好了?」我放下账本看向匆匆赶来的他,还是如往日般气定神闲。
「宋南枝,你还是正妻,洛洛为平妻,一起入我穆家,这是对你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他气定神闲,眼神颇为坚定。
最好的结果?真当你穆家正妻的位子是香饽饽了?
我轻抚着旁边的算盘珠子,漫不经心的说道:「哦?你当初答应娶她为妻是当的平妻?姜姑娘愿意低我一头,伏低做小?」
他眉头紧皱,出言讽刺道:「洛洛只想与我在一起,不在意是不是正妻,不像其他女子那样贪恋权势。」
呦,点谁呢?
你倒是想让她正妻,丢了宋家这个钱袋子呗。
这会在这演虐恋情深,好笑。
我轻声笑道:「姜姑娘这样一个性情单纯的姑娘,当寻良人才可啊,真是可惜了……」
穆青沉脸色渐渐有些阴沉:「牙尖嘴利,一如既往的讨人嫌。」
我笑的更大声,毫不在意他的话。
他看着我,出声警告:「洛洛一直跟在她父亲身边,性情单纯,与世无争,她定不会与你争权夺势,阻不了你的路,倒是你心思多变,骄横无礼,不要惹得我的后院不得安宁,我这是在提醒你,我可不会放任你胡作非为。」
瞧瞧,这还没成婚呢,心已经偏到那边去了。
我双手一摊,一脸无所谓:「那我骄横无礼,行事乖张,日后怕是很难与你的洛洛好好相处了。」
他脸色气的发青,「宋南枝,你不要太过分,出嫁从夫,夫为妻纲,若来日你行事还是如此,我可不会再纵容你在后院撒野。」
我做出一个请的手势,随后笑道:「哦,那等你纵容不下我再说吧。」
穆青沉脸色阴沉,拂袖离去。
如此厌我,却还不是为了钱要忍我。
哎呀,有钱可真好!
宋家家产巨大,穆家人早就被宋家养刁了胃口,换别人可伺候不了他穆家,特别是最近宋家花钱越来越多了。
宋家的生意还想再做大就需要有权之人的庇护,穆家是从穆青沉才开始起来的,穆家人可不像其他世家那样,他们最是贪恋钱财,而穆青沉打仗和打点关系都需要大量的钱,于是我主动找上穆青沉,达成了合作。
3
姜一洛如今已入住穆府,听说穆府里的嬷嬷已经在教她规矩了。
显然,穆府对这突如其来的姑娘并没有什么意见,反而还喜欢的紧,大张旗鼓的为她买了许多衣服首饰。去的宋家的铺子,没有花钱。而穆府的人本就不喜我,平日里花着宋家的钱又嫌弃宋家是商贾之家拉低了他们的身份,都是些贱骨头,瞧不起商人的钱却又因为自己的贪欲舍不掉。
我的婚事,是我与穆青沉之间的合作,穆家人可不会这么认为,觉得我攀上了高枝,占了天大的便宜。我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一个又大又鼓的钱袋子但是占了脏秽之物,想扔掉但又舍不得。
穆青沉得胜归来,穆夫人要为此举办一场盛宴,向各家下了帖子。
我作为穆府未来的女主人,自然是要去的。
我到场时,姜一洛站在穆夫人身侧,模样甚是亲昵。
她领着姜一洛在府中转悠,逢人便称赞她知书达理,乖巧温顺,说日后有她将军府照看,她很是放心。
其他人闻言也跟着夸赞,对我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我知道穆夫人这是再给我下马威。
我只是一个商女,有钱无权,并不能说什么。
更何况我对穆家没有感情,这些话就像苍蝇在耳边飞,只是吵些,造不出什么伤害。
姜一洛在众人的称赞声中,看向我笑的很得意,眉眼间竟是对我的挑衅。
在众人围着她们转时,我穿过长廊,独坐于一处偏僻的亭中。不愿与她们过多的接触,实在是无趣得紧。
偏偏那姜一洛尾随而来,坐在我对面,自顾自地说道:「如今这样,宋姑娘还是不愿意退出吗?」
她模样嚣张,这宋府的气派倒是被她学去了不少。
「如今这样是哪样?姜姑娘,你觉得我与穆青沉之间的婚事是一两句话便能退掉的吗?别说是穆青沉了,穆夫人可舍不得我这个钱袋子。」我平静的陈述着。
她眼底闪过不甘,极其愤怒:「是了,宋家几代经商,家里金银无数,却还是只能用来勾搭男人求得庇护。」
下一瞬间,她吃痛惊呼,慌张的捂着脸。
我的巴掌落在了她的脸上,她满是震惊。
从前她如何,我倒是无所谓。
只是今天我的耐心被耗尽了,烦得很。
我站起来欺身向前捏着她的脸,嗤笑道:「姜小姐不是更厉害些吗?无权无势,没头脑没钱还是夺得穆将军的芳心,宋家最近给他们花的钱他穆家可几辈子都挣不来,姜姑娘先如今全身上下可都是宋家的东西,你瞧不起宋家那就脱下来别要啊,这会跟我装起来了。」
我派人打听过了,姜一洛和穆青沉在三年前就厮混在一起了,而我与穆青沉的合作是去年才形成的,是穆青沉为了利益舍弃了她。
她慌乱不已,想挣扎开却没有我的手劲大。她倒是没想到我会在穆府就发难。
「听说你在军营里长大的,这般手无缚鸡之力怕是一点苦都没吃吧,我是商女,为了达成目的可什么都做得出来,做好你的平妻,我对你的青沉哥哥没兴趣,别再为了他过来找我,这次是一个警告,希望你能明白。」
说完,我甩开手,她受力摔了下去。
她还想要朝外呼喊,我再次出声警告:「姜姑娘,你是个聪明人,弊大于利的事情也要上赶子做吗。」
她这才不乐意的闭上了嘴。
我不愿意与她过多纠缠,在亭子里坐了许久,直到宴会将近结束我才离去。
回程路上,粉黛抱怨道:「这穆家未免也太欺负人了吧,这次的宴会宋家为他们出钱出资,他们却领了个不知名的姑娘来给小姐你下马威……」
我拍了拍她的肩膀,轻声说道:「人有时候就是这样的,明明是互利共惠的关系,却只看得见她给别人的利,看不见别人给她的惠。他用我的钱,我用他的名来为宋家求得庇护,只是花钱对我宋家来说并不亏,只要穆家不是太过分,我没得选了,粉黛。」
她眼角泛红,不再讲话,看我的眼神中充满怜惜。
4
回到府中,我收到了一封信,是管家托人传来的。
我要出京去商谈生意半月余,归来时,听闻姜一洛来宋府大闹了一番,气的母亲晕了过去。
下人在城门口接我,我匆忙回府,刚好看到姜一洛从府里出来,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
若不是穆夫人授意,她敢这样?
而穆青沉竟然也放任不管,他是不想要钱了吗。
见了我,她更是出言嘲讽:「宋姑娘,你的父亲已逝,如今这宋府只剩下你与你的母亲,待你出嫁,可就独留你那可怜的老母亲一人了,当真是门庭冷落,穆府更是无一人喜你,你何必非要缠着青沉哥哥不放呢。」
我听闻哽咽道:「穆夫人与穆将军欢喜你,便可以纵容你这般到此来折辱宋府吗?宋家几代为商,每每有战要打,有灾来袭,我们都为国献上大笔钱财,派人运输物资前往,这前脚仗打完了,便舍到一边了,如今宋家就只剩下我和母亲相依为命,你还要来这样折辱我们,当初是穆将军许的我的正妻之位,你若想要,那拿去好了……」
话音落,我泪洒当场,泣不成声,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
宋府门前早就围满了看热闹的人,他们指指点点,口中议论纷纷,说着穆青沉如何如何,又说着穆夫人如何如何,还谈起了姜一洛的来历。
「平日里穆府的人就去宋家的店铺买东西不付钱,花了宋家的钱,却还瞧不起宋家,真是又当又立,不知道在高贵些什么。」
「听闻这女子是穆夫人一手教导出来的,穆夫人喜欢的不得,见人就夸赞她乖顺呢。」
「她如今敢这样明目张胆的来挑衅,肯定是得了穆夫人的授意。」
……
流言,当真是个好东西啊!
今日的矛头,最终指向了穆家。
姜一洛受不住这样千夫所指的场面,落荒而逃。
我看着她那仓惶逃走的背影,觉得有些可笑,这会觉得不好意思了,刚才那不要脸的劲呢。
今日这场戏才演了一半呢,很快就要迎来最精彩的地方了。
我进府看过母亲,便派府中下人大张旗鼓的在城中重金寻求名医。
一时间,流言四起,各家议论纷纷。
这一次,却不如之前那般轻轻的揭过了。
御史们纷纷上奏,弹劾穆将军私德不休,有违礼法。
更有受过宋家帮助的难民在穆府门口咒骂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