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杂谈:新会陈皮

2022-11-25 20:27 作者:amdsound  | 我要投稿

家里种柑卖皮,不过我从不下田,也不参与其中,只作为观察者有那么些怨念。

这几年炒作越炒越火的陈皮,虽说产业起来了,规模种植也不是什么问题了,但总是一种赚不到钱的感觉。

因为是散户,又不开店,陈皮这东西只能等老板上门买,他们买得不多,见过的都是买生果的。


为啥买生果?因为可以自己晒,你永远不知道一块陈皮是在怎样的环境晒出来的。

10年以前,省道旁边的人行道都能晒皮,皮的积灰都不少,现在路边车多了工厂也规模化了就没这情况了。

不过散户皮还是晒天台的,所以食用前记得洗干净,这玩意啥时候被水淋了都可能。

要是被雨淋、没及时晒干的,霉了。

变黑可能会丢掉,至于部分发霉长毛的可能用刷子刷掉晒干照样卖,还可能塞干衣机里头烘。


我家卖的皮甚至比同仁堂还贵,而周围人也是这么做的,也没人会低价卖。

如果问良心何在,良心几钱一斤,我自己肯发出来就已经够良心了,而且只有散户皮会有这情况。当然,买家都不知道这些事,只是他们觉得鲜果更便宜所以买的,有时我还觉得他们确实聪明。

里层发黑的皮别买,那是发霉的,有霉点的也别买。虽然可能我也吃过这些,但还是了解的人多点更好。


至于年份皮没什么意义,就是拿来摆的,营养跟新皮一样,那么贵当冤大头呢。而且这里的年份也是注水的,很多人以为5年皮是采摘第五年,但实际是树龄5年,实际就2-3年的。

工厂皮,在电商途径有包装的,都不是散户皮,都是烘干的,虽然一样要清洗就是了,毕竟柑从摘下来到烘干都是没洗过的,上面肯定有灰尘。

网上很多人说晒干比烘干更好,就是扯淡,不过是一些散户自吹自擂罢了,烘干干净多了。

还有人说割皮不要割到肉,汁水会让皮质变差,这是谣言。不过手工切得好的确实可能没伤到肉。。。但是,这个肉没人吃的

如果来新会看,路过一些地方会看到不少闲的没事干的老人在那里剥柑皮。

新会柑的柑橘肉,没人吃,网上总有人说果肉全丢掉好浪费啥啥啥的,说要搞流水线做果脯。。。你吃过就知道了,酸的一比还多核,那玩意除了皮就没有价值了。

以前整治之前果肉多到垃圾池放不下,垃圾池又在河边,村民就全倒到河里了,广东天气时冷时热,烂橘子的味道想想都可怕,每次放学回家都一路一股味回到家还要闻,好在现在工厂规模化了果肉全拉到垃圾场了,散户没多少垃圾果肉可扔,也不准倒河了。

区域皮,网上说的东甲的好,三江会城等的都不正宗,全tm扯淡

陈皮就是味香料,拿来吃的,都是新会皮,扯什么区域优越论,难道给你做陈皮排骨的大厨还特意跟你说是哪的皮?就是忽悠外地人的。

至于为啥新会陈皮独特,我也不知道,我也不觉得有啥特别的,但普通的柑橘晒出来的皮没啥香气倒是真的。

陈皮炒作浪潮,我着实看不懂有什么好炒的,本来就不怎么值钱搞得整个镇都在种,家里屯一堆皮我都不知道卖给谁,父母说会升值,屯着等老板来买,但我只觉得泡沫会碎,现在越来越多人种了,连外地的都不买干皮只买鲜果,然后家里继续屯皮。。。不过也无所谓,又不是我的钱,父母也不觉得这是现金。

24年初问过我爸,打算卖四五百一斤,至今也没几个人来买,对比狗东同仁堂也才425,同仁堂再怎么垃圾也是正经风干皮不是散货皮。

然后也是狗东搜的,产地就没多远的天马,天马就是巴金《鸟的天堂》那棵榕树那里的村子,178块一斤4年皮,虽然不知道是不是阳澄湖过水蟹那种,但价格摆在这,家里屯皮照样是卖不出去

小柑皮,就是青果时期,果在拇指大小的皮

青皮柑,基本都种这种树,成熟了还是青皮的,皮晒干了就变色了。

大红皮,我家就只有一罐两罐的放着做摆件,青皮红皮晒干了都一个色。

落地皮,通常天气有什么变化会有落果,落果一样剥了做皮,我是看不出区别。

毕竟落果基本是当天就剥,落地不落地没那么重要,吃的时候记得清洗就是了。

还是那句话,陈皮是香料,是给人吃的,不是碧桂园那种拿来炒的。

如果要买香料,不是必须品,还不如买花椒胡椒。

想补不如买人参,鲜参100块1斤都能煲一星期了

大概就这些吧

杂谈:新会陈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