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 the story 柾国相关读后感——
像田柾国这种年纪很小就进入爱豆这个行业的艺人来说,能感觉到他和其他爱豆很本质的不同,很多人都是在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三观后加入这个行业的,而柾国那时候只是一张白纸,像白纸作的小船一样被丢到湍急的河流里,没法自己把控方向,只有随波逐流。做公司让他做的事,吸收年长成员们身上的特质。因为他本质是一个自尊心很强,接受不了失败的完美主义,所以即使当时对这个职业没有所谓的热爱,但既然做了也会拼尽全力去做。 但几年后难免会有种,防弹少年团的田柾国是不是已经大过田柾国本人了呢?他该如何表现自己,他能真的表现自己吗?那么小的年纪出道,团队两年的低谷期后随之而来的是爆火,他好像没有多余时间思考田柾国本人要什么,田柾国本人的想法应该是怎么样的。他好像一个被关在盒子里的人。一个名为防弹少年团田柾国的盒子。 我一直觉得田柾国这个人刚接触觉得看不懂,因为不爱讲话,今年之前和粉丝的交流也不算很多,很难真的去了解他是什么样的人。慢慢看得多了之后,感觉意外的是很简单直白的人,他的思路和行为是不太能用一般人的逻辑去评判的,正如前面所说,他在年少三观成长的重要时刻,一直被推着在爱豆这条路上走。就像很多粉丝说的,甚至感觉柾国的心理年龄好像一直停留在16岁了。但是再深入了解他后又会觉得像他这样的白纸似乎才是最难读的,你无法用评估他人的固定公式去评判他,他目前的所作所为,遭受到的恶意,都说明了不仅很多粉丝读不懂他,大众也不理解他。 为什么在队内part 那么多,你都掩盖掉其他人的光芒了,退团吧。为什么这样有忙内人设的人要纹花臂呢,你是不是有暴力倾向啊。为什么这样有少年感的人要留长发呢,你是不是变了啊。为什么要在脸上打眉钉唇钉呢,你是不是精神不正常啊。诸如此类的声音一直伴随着田柾国,2016年大型唯六事件,独自一人在弘大街头散心的柾国,静静在人群中戴着口罩看路人表演他们团队的舞蹈,发现有粉丝在拍自己,他用食指悄悄在嘴边比了一下示意粉丝不要声张。之后消失了半年的柾国在官咖留言“是不是我哪里还做的不够好,是不是我在舞台上的表现没有让阿米们满意呢?”他是一个很善良纯粹的人,被肆意辱骂诋毁p遗照,他的想法也只是是不是因为我做的还不够好所以大家才不满意呢。 在我看来田柾国在普通人还活在象牙塔里每天学习和同龄人打闹的年纪,就已经成为了大热组合的ace ,队友的高评价,粉丝的期望像巨石一样压在他身上,他说过那时候听到这些话会很不安,这样对他给予期望,他就更不敢辜负他人的期待。所以他在舞台上用着粉身碎骨的热情和力度表演,对自己表演的评判像严师一样苛刻,早年的他甚至会因为做错了一个动作而默默流泪。 这样的压力下,被问到什么是幸福,柾国的回答是有阿米在的时候最幸福。在我看来阿米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精神寄托。尤其是今年的他,已经完成了防弹少年团的田柾国和普通人田柾国的融合,他更加自信,更敢于向粉丝表达自己的情感,说真的想和粉丝像朋友一样相处,说自己在阿米面前是坦诚的毫无保留的。我经常能在田柾国身上感受到一种不应该属于一个国际巨星身上的特质,他意外的谦和宠辱不惊。这种感觉并不是平时能感受到的某个人很谦和很礼貌,田柾国身上的谦和给人一种,这种品德好像不是后天教化给他的,而是他生来如此。我经常能在田柾国身上感受到普通人的质朴感。粉丝在街边偶遇他一个人去理发店,拍他的背影,他在人际稀少的街道上一个人晃晃悠悠地背着手走,一如几年前他背着书包被粉丝拍到像高中男生一样过马路。这种感觉非常割裂,那样一个在舞台上耀眼光芒四射的人,私下里却是这么没架子的人。 前几天在豆瓣看到有人惊叹于田柾国的宠辱不惊,对于要在世界杯舞台上独自表演这件事他没有任何常人该有的反应。只是做好自己该做的,表演结束后也没有开心或者难过,只是单纯在想表演的还不够好有点可惜。回到酒店后也只是开了直播,淡然的态度跟平时在家里开直播一样。老实说,那可是世界杯啊。但在田柾国眼里只是一个有点紧张的舞台而已。在beyond the story 里田柾国也说过,自己对名利没有什么感觉,当获得国际各种大奖时,再周围人告诉他们这个荣誉多有份量时,他的反应也只是“听起来挺不错的”。 “我更关心舞台能不能做好。” 白纸一样的田柾国的15岁,被扔进染缸一样的韩国娱乐圈,他吸收了周围人的优点,有过不满,茫然,怀疑的时刻,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和自我认同抗争,从好像只能展现防弹少年团的田柾国,到不认为防弹少年团的田柾国和个人田柾国可以分开,他走了很长的路。 如今的他打开了当初困住他的盒子,从里面走了出来,带着无畏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抱来自全世界的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