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破伤风入侵后,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科普】

2023-06-22 21:23 作者:学生物的肉肉  | 我要投稿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简称破伤风杆菌也叫破伤风梭菌,是引导起破伤风的病原菌,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由粪便污染土壤,经伤口感染引起疾病。菌体细长,长4-8微米,宽0.3-0.5微米 ,周身鞭毛,芽胞呈圆形,位于菌体顶端,直径比菌体宽大,似鼓槌状,是本菌形态上的特征。破伤风梭菌为专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摄氏度pH7.0-7.5


预防主要分为一级预防(主动免疫)和二级预防(被动免疫)两种。主动免疫即将破伤风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获得免疫力的措施;被动免疫即采用人工的方法向机体输入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达到防治目的


主动免疫产效慢,但维持时间长。按照免疫程序规定,新生儿出生后3月龄开始接种百白破疫苗(百日咳疫苗+精制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第1剂,连续接种3剂,每针接种间隔不少于28天。婴儿期的3剂可以提供3~5年的保护。18个月龄加强注射1剂百白破,6岁时改为注射白破二联制剂疫苗,至此抗体可以维持10年。前3剂为基础免疫,后2剂为加强免疫


被动免疫产效快,但维持时间短。破伤风抗毒素一般只有2~4天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为2~3周时间(半衰期为25天)


人工自动免疫对易受伤的人群有计划地进行破伤风类毒素预防接种。方法是第一年基础免疫两次,第二年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隔5~10年加强一次。对3~6个月的儿童可采用百白破三联疫苗进行免疫,可同时获得对这三种常见病的免疫力。免疫程序为婴儿出生后第3、4、5月连续免疫3次,2岁、7岁时各加强一次,以建立基础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对伤口较深、混有泥土杂物的疑似病人除立即进行清创、扩创,防止厌氧微环境的形成外,可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作为紧急预防或特异性治疗。使用抗毒素应早期、足量使用TAT,因为一旦毒素与细胞受体结合,抗毒素就不能中和其毒性作用。使用TAT还必须先做皮肤试验,必要时可采用脱敏注射法或用人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青霉素等抗生素可杀灭伤口局部的病原菌


破伤风梭菌经伤口侵入人体引起破伤风。其感染的重要条件是伤口形成厌氧微环境:如伤口窄而深(如刺伤),有泥土或异物污染;创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伴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混合感染等


其主要致病物质是外毒素,即破伤风痉挛毒素,它是一种神经毒素,毒性极强,仅次于肉毒毒素。该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特殊的亲和力,可阻止抑制性突触末端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与γ氨基丁酸),使肌肉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失调,以致伸肌与屈肌同时强烈收缩,造成肌肉强直痉挛,形成破伤风特有的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症状。破伤风痉挛毒素具有免疫原性,经0.3%的甲醛作用后脱毒成为类毒素


破伤风潜伏期可从几天至几周,与原发感染部位距离中枢神经系统的长短有关。病菌在创伤局部繁殖产生的外毒素,经血流或淋巴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亦可经末梢神经轴索逆行而上到达中枢神经系统,最终形成破伤风特有的症状。新生儿破伤风常为分娩时使用不洁器械剪断脐带,病原菌自脐部侵入所致,俗称“脐带风”“七日风”


病后获得免疫力不强,可再感染。获得牢固免疫力的途径是人工免疫(来源搜狗百科)[妙啊]

破伤风入侵后,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科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