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会英精神科医生:双相障碍的自我监测和自助策略

2022-11-25 09:50 作者:科大专注失眠抑郁  | 我要投稿

  

王会英


  王会英个人简介:

  毕业于牡丹江医学院,原大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大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科主任、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专家,从事精神科工作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

  擅长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强迫症、恐惧症等精神心理疾病。

  行医格言:

  医书不熟则医理不明,医理不明则医识不精,医识不精则临证游移。

  双相障碍的突出表现为异常的情感高涨与情感低落的交替发作。高涨期的兴奋和行为的异常活跃,低落时的悲观绝望、自贬、自责,甚至自伤、自杀行为,其时的心情就如同在沸点和冰点之间的游移徘徊。

图片

  那么,究竟我们是否可以及时观察到“自体温度”的变化,及时自我预警,早期干预或就诊呢?答案是肯定的。

  除了医生的专业指导,以下两点需要注意:

  需要做到“有人可依”

  这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有了解你的朋友或家人,对你提供足够的支持,帮助你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你的生活有所观察和察觉,当遇到问题他们可以提供支持。

  要做到“有工具可测”

  通过一些工具和软件,可以对自己情绪做到监测,及时了解自己的情绪动向。比如可以通过“心情温度计 ”APP(我院心境障碍科开发)来监测自己的情绪温度变化,温度波动过大,应该警惕是否需要专业医师的帮助。做好了情绪的自我监测是第一步,那么第二步就是如何采取自助措施了。我们提出几个需要坚持自助步骤,可能有助于维持稳定的情绪。

  双相障碍的自助策略

  坚持治疗,增强对疾病的了解

  每个有双相障碍经历的人都要对双相障碍这个疾病的症状,治疗药物和治疗周期有一定认识。通过和医生的沟通,尽量了解自己疾病的病程变化,理解自己症状缓解的过程及维持用药时间。

  这个沟通的过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医生充分的信任和积极主动的沟通

  ● 了解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心理变化过程、症状变化,收集动态性的自我症状观察信息(如通过“心情温度计”APP的“心情日记”功能做自我情绪记录),为可能突发病情变化做足准备

  ● 按医嘱服用药物,遇到问题及时和医生商讨

  ● 必要时可以联合心理治疗或支持,积极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情绪波动和难以处理的人际困难等

  及时关注自身情绪变化

  在抑郁发作或躁狂发作早期,情绪变化、睡眠模式和行为方式上已经有迹象出现。

  早期抑郁发作的迹象如:

  ● 人际交往:不想参加朋友聚会,或避免和朋友相处;感觉和人相处困难,担心别人对自己有看法

  ● 生活能力:感觉平时可以做的家务无法继续,乏力或没有精力

  ● 生活规律:食欲变差或睡眠模式有所改变,夜间入眠困难或日间睡眠增多

  ● 躯体感受:开始出现容易头疼或其他无原因的躯体不适感

  早期躁狂发作的迹象:

  ● 工作能力: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我感觉不错,精力旺盛,工作效率超乎寻常的好

  ● 人际关系:容易挑剔同事或朋友,容易激惹,经常滔滔不绝,不容身边的人有不同意见,朋友会评论一件小事都和朋友争执

  ● 躯体感受:精力过于旺盛,无谓忙碌却不感疲倦,或经常感觉饥饿(却可能“忙的没有时间吃饭”),容易出汗

  出现以上问题,如何应对?

  ● 寻求身边家庭成员或朋友的帮助;

  ● 及时门诊随访,告知医生,做药物调整;

  ● 严重程度加重的时候一定要寻求任何可以获得的、自己信任的帮助,以便于在他人帮助下接受治疗。

  构建良好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

  构建支持性的人际系统对维持好的情绪状态非常重要。寻求可以信赖的朋友,哪怕他们只是倾听,不能提供建设性的意见,这种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性的价值!他们本身的陪伴,支持就提供了足够的帮助。

  维持原有的工作生活节奏,建立定时参加体育锻炼,定时睡眠,定时进入工作或会见朋友的模式,对维持稳定的情绪非常重要。这意味着,当情绪有些许波动的时候,仍带着情绪规律生活,会对情绪调节起到正性调整的作用。

  学会处理生活应激

  应激会诱发抑郁或焦虑的产生,因此处理应激对预防双相发作非常重要。首先,通过既往的治疗,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和自身的局限性,一旦遇到自己难以处理的困局,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独处或寻求支持性朋友的帮助。通过听音乐,积极的锻炼,约见朋友一起喝咖啡,外出旅游,看一场电影和音乐会等,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去放松。

  当有难以处理的情绪,积极给予充分的心理关注,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总之,双相障碍是一种疾病,是可以预防,可以监测,可以治愈的疾病。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认识,充分的准备,从知识和心理上自我发展,最大限度避免社会功能受到影响,我们会在带着疾病不断成长,克服疾病的压力,长出勇敢的翅膀,去飞翔。

王会英精神科医生:双相障碍的自我监测和自助策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