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第一卷第一次国内GM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2023-05-06 14:56 作者:一名晋人  | 我要投稿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毛泽东此文是为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而写的。当时党内的第一种倾向,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这是右倾机会主义。第二种倾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是“左”倾机会主义。这两种机会主义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毛泽东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这样就解决了中国革命中的最主要的同盟军问题。毛泽东并且预见到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动摇的阶级,他们在革命高涨时将要分化,其右翼将要跑到帝国主义方面去。一九二七年所发生的事变,证明了这一点。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

文章从“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出发,认为团结真正的朋友、攻击真正的敌人是实现革命成功的关键。接着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经济地位及态度的分析。文章认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代表中国最的反动生产关系,与中国革命目标完全不相容,他们是真正的敌人;中产阶级则有矛盾态度,在受外资打击、军阀压迫时需要革命,而当革命形势好转、有威胁时则怀疑革命,其企图实现民族资产阶级统治是行不通的;小资产阶级内部有三个不同的部分,对于革命的态度在平时不同,但到战时时左派参加革命,右派分子也只能附和革命。

半无产阶级,包括五种人群:绝大部分半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和小贩。这些人的经济地位都较低,多数从事小生产经济。其中半自耕农和贫农在农村中数量众多,其生活条件虽有一定的差别,但都受到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小手工业者、店员和小贩的经济地位略高于贫农,但也面临生计艰难的困境。这些人群的困境是农民问题的主要内容,也是革命宣传的对象。

1、第一卷第一次国内GM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