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考研,一个普通“小镇做题家”的经验

关于考研的常识和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需要讲解的东西也有很多。对于大部分的同学而言,可能目前对于考研的准备还处于起步阶段,多少有些迷茫。背靠大树好乘凉,作为“过来人”,我想以一个普通考研学子的视角,把自己这一年以来的备考经验在这里同大家分享。(个人认为考研复习备考的经验和方法,法无定法,因人而异,本经验贴仅作参考,希望能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我本人是从22年3月份开始备考的。寒假在家的时候,就在利用B站、百度、水感兴趣的学校考研群、通过咨询学长学姐,确定了要考的院校和专业——江苏科技大学的机械!
都说考研选择大于努力。尤其是现在,在考研人数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择校真的非常非常重要!有同学可能会讲一志愿没上岸,还可以调剂啊。对此我只想说:调剂那就是神仙打架!讲一个我身边的案例:去年和我一起考研的一个同学,机械初试351分,结果复试被刷,不得已只能艰难寻找调剂,焦头烂额,因为可调的学校不是地理位置差,就是排名不如一志愿学校,反正不能称心如意,而且因为调剂学校与一志愿学校复试科目不同,还要从头来过,复习时间非常紧张!所以合理选择目标院校、专业可以大幅减轻后期复习压力,提高一战成硕的几率!磨刀不误砍柴工!
3月份,大三下的我,课表里的课程已经不多了。班里的同学也大致分成了三类:一类像我一样在准备考研,另一类准备考公考编,还有一类已经找好工作,进公司实习了。我因为寒假已经确定好了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所以从三月份开始,就在一心一意的备考了。考研期间,作息异常规律,每天早上7点起床,晚上12点前睡觉。除了日常上课,吃饭,午休,剩下的时间都在进行紧张的复习。每天至少要保证12个小时以上的高效学习时间。就这样从3月份一直坚持到考前。这期间有两个月的暑假,我当时选择了留校,为的只是不打乱自己复习的节奏。当然暑假也不是非得留校,只要能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来复习备考,在家也是可以的。考研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是持久战,攻坚战,要静心,要意志坚定,更要讲求方式方法,做到劳逸结合。

下面讲讲关于初试课程复习的心得。
作为08开头的工科来说,考研初试科目一般为数学、英语、政治和专业课这四门。学硕一般为数一英一,专硕一般为数二英二。(少数除外,例如燕山大学机械专硕也考数一英一)关于具体的考试的科目,大家要根据目标院校和专业并在确定自己是选择专硕还是学硕之后再进行确认。
下面我具体来谈谈各科的复习。
首先说数学的复习。数学满分150分,应当是我们复习前中阶段的大头!数学很重要,它是考研科目里最能拉开差距的学科之一了。而且数学复习的内容多,题目灵活多变,属于长线学科,需要不断刷题,总结,巩固强化。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尤其应该重视!同时大家也要注意把握复习节奏,第一阶段打基础(现在~暑假前),第二阶段强化(暑假开始~9/10月份),第三阶段冲刺(强化结束~考研初试前)。只有稳扎稳打,才能最终决胜考场!数学的复习没有捷径可走!
对于基础阶段的复习,这里高数我推荐武忠祥和汤家凤老师的课程,线性代数我推荐张宇和杨威老师的课程。我考的是数二英二,故概率论不做推荐。在考研复习的起步阶段,大家可以先去试听一下这些老师的课程,觉得哪位老师的风格自己最能接受,再决定跟哪位老师。考研数学最忌摇摆不定,每科最好以一个老师为主,其他老师为辅。多数同学在起步阶段做习题的过程都会磕磕巴巴,这是很正常的,不要这时候遇到难题就对自己产生怀疑,或者感到焦虑,我数学刚起步那会儿,也复习的很难受,知识点也记不牢,一度对自己的数学能力产生质疑,但是当我克服了瓶颈期(被660虐了一遍又一遍,但是坚持把错题搞懂,这个过程很曲折)后面做题就渐入佳境,遇到难题也不会手足无措了,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题套路。这里强调一下,一轮复习的时候切忌只看视频而不思考,对于数学来说,思考很重要,否则会很容易陷入视频一看就会,做题一做就寄的局面,学习低效不说,而且非常打击自信心,对于长线战斗非常不友好!
再来说强化阶段,这个阶段也是数学复习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通过大量的刷题,来巩固基础阶段所学的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熟悉常见题型、掌握常规方法。这里先推荐一些质量比较高的习题集:张宇1000题、武忠祥330题、李林880题等。基础复习阶段跟的哪位老师,买对应强化阶段的习题练习即可。切记贪多嚼不烂。
这里强调一下:刷习题的时候可能心态会受到一些冲击,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做习题册的时候,总会遇到难题,第一遍可能做得很慢,很艰难,这很正常,要及时调整心态,把不会的题吃透,把解题方法理解,这样第二遍就会好很多。其次,切忌边做边看答案!应该做完再看答案详解,反思总结,吸收消化。第三点切忌眼高手低,看到复杂计算,就想着:“不用算,方法会了就行,反正到时候考试我都能算出来”这简直是大错特错,计算能力都是练出来的,考研的计算量其实真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再加上考试的时间神经高度紧张,一旦计算卡壳,很容易影响心态!所以不要偷懒,不要找借口,老老实实给我去算!
对于冲刺阶段的复习,这一阶段主要是综合复习、查漏补缺。刷套卷,做真题,保持数学做题的手感。这里套卷我推荐李林老师的4套卷+6套卷,张宇4套卷+8套卷等。建议一天一套卷,加上错题的整理,把一张试卷吃透即可。近15年的真题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一定要吃透真题里的知识点,感受出题人命题的特点,适应真题的难度。通过做套卷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补齐短板这是冲刺阶段的主要任务。
再说说英语的复习。与英语二相比,英语一的难度大幅提高。但不管是英语一还是英语二,单词都是核心中的核心。从阅读到写作都离不开词汇。你的词汇量决定了你考研英语成绩的上限!词汇书我推荐红宝书,闪过等。我的英语成绩一直不是很好,所以为了学习英语,我的那本考研大纲词汇书,翻了无数遍,最后封皮都掉了,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拿来背单词,一直坚持到考研初试前。背单词没有什么技巧,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阅读是考研英语的大头。加上完形和新题型,分值占比达到60分!所以阅读做的好不好对你的英语成绩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里我推荐颉斌斌老师的阅读课,斌斌老师的方法论对做题很有帮助!写作我推荐石雷鹏老师的作文课。当然和数学一样,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也需要不断的积累才能看到复习的成效,选择跟哪个老师也要自己先去试听老师的课程之后再决定跟哪个老师。
接着说考研政治的复习。考研政治说实话没有必要过早的准备,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9月开始足够用了。开始阶段每天抽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听听徐涛老师和腿姐的强化课,听完马原和史纲就差不多了。然后拿肖爷爷的1000题练练手。等到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上架,直接开背!再结合肖1000的错题,查漏补缺。10月份腿姐的技巧班也开课了,干货很多,非常建议去听。11月份,是考研政治选择题的模拟阶段,这里我推荐肖八、米六、腿四。这时只要把模拟卷里的选择题吃透就足够了。尤其是时政部分的选择,需要格外关注。12月是政治主观题复习的阶段,这里依旧推荐肖四、米3作为主要的参考资料。其中的大题需要反复背诵记忆。这段时间你可能感觉很折磨,因为大题真的不好背!但是你觉得不好背,你的对手也不会比你更轻松,再困难,只要能咬牙挺住,你就已经超越了很多人!
关于专业课的复习,因为每个学校的专业课都是自主命题,科目不同,内容不同,难度也不同。建议提早联系报考院校上岸的学长学姐,拿到历年真题以及相关的专业课辅导资料进行学习。一般专业课的复习要尽量早的准备,尤其是对于专业课难度较大的院校来说,更应该提早学习,力争拿到高分,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关于初试的复习我要说的就这些,下面再谈谈复试的复习感受。
现在谈复试,是因为我相信看到这篇经验贴的学弟学妹们都能顺利通过初试。并一战登顶!2023年2月21日下午3点,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查到了自己的初试成绩以及排名!看到分数的那一刻,又喜又悲,喜的是按照往年经验,总分和单科均过线了!悲的是初试排名极不乐观!复试极有可能被刷!所以当天下午就开始马不停蹄的搜集复试资料,转入复试复习阶段。当时还不知道是线上还是线下复试,所以就按照线下的标准开始复习了。复试内容包含专业课笔试,英语口语面试以及专业综合面试。复试满分300分,专业课笔试就独占150分!故复习的重点放在了专业课上,英语口语准备了两分半的自我介绍,以及一些常见的问题。专业综合面试准备了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从初试成绩公布到复试这期间隔了37天!对于复试占比较大的学校来说,一个多月的时间,足够初试排名靠后的同学逆袭!也足够让排名靠前的同学一个不小心痛失好局!对我这样一个初试排名靠后的来说,江科大初复试7:3的比例,想通过复试逆袭很难!一不小心还有被刷的风险,所以对于复试的备考我是丝毫不敢放松的。时间来到3月23号,官网发布通知为线上复试!27号我还特意去剪了个学生头,把仪容仪表整理了一番。转眼29号,我是第五组第二个进行复试的。等待的时候脑子里一片空白,有点紧张,不停的深呼吸来调整节奏。好在前几天我自己开了腾讯会议,给自己模拟过,正式开始复试的时候也没有特别紧张,表现的还比较自然大方。考官问的问题都能回答一二,英文自我介绍也背的很流利,综合面试甚至只简单的问了我本科经历,才十多分钟就结束了复试。复试结束,我瞬间如释重负。但同时又开始期待复试成绩的公布了。就这样又在紧张的盼望中度过了7天,4月5日傍晚,调剂系统开放的前一天,学院官网公布了拟录取名单,我的综合排名比初试前进了12名!悬着的心这下终于踏实了!不用再辛苦找调剂了!
以上是我个人在23考研复习备考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经历。一些方面讲的难免有所欠缺,请大家多多包涵!
最后结合自己的备考经历给大家提些建议:
1. 选择大于努力!要根据自身条件合理择校!
2. 切忌好高骛远!基础复习一定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
3. 要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规划以及高效的执行力。
4. 前期不要学的太猛,物极必反!要劳逸结合,科学规划!
5. 远离手机,平板等娱乐设备,不要高估自己的自制力!(听课除外)
6. 研友可有可无,如果实在耐不住寂寞,可以找一个相互监督,相互打气的同学一起学习。考研是一趟孤独而又漫长的旅程。
7. 注意关键时间节点,尤其是报名、网上确认的时间!
8. 复试时要拿出比初试更严谨的学习态度,无论排名高低,在拟录取之前都要全力以赴!
最后的最后,我希望这篇经验贴能够对正在备战24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启发。
星光不负赶路人!预祝学弟学妹们都能一战成硕,让我们顶峰相见!
DELETE
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