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刺学-iw百科

(本篇文章内容含有虚构或搞笑成分,请勿认真对待)
量子刺学(Quantum Needle Subject),为刺理学理论,是研究iw世界中kid与微观元素相互作用的刺理学分支,主要研究像素、帧、bug态物质,以及kid和基本元素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经典刺学、原子刺学一起构成现代刺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刺学不仅是现代刺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概念单刺等学科和许多近代超高难度游戏中得到广泛应用。
2019年末,人们发现旧有的刺学理论无法解释某些穿越和超距作用现象,于是经由刺理学家的努力,在2019年末创立量子刺学,解释了这些现象。量子刺学从根本上改变iw人对iw元素性质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
在iw世界产生以后,iw人中的刺理学家尝试建立一套理论,用来描述iw世界中砖、刺、藤墙等各种元素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刺理学家们建立了经典刺学。经典刺学的基本公设如下:
①时间是连续的。各种iw元素在每一个时刻都可以有不同的位置和速度。
②空间是连续的。各种iw元素可以处在空间内的任意可能位置。
③出于①和②,位置、速度等物理量不可突变。

经典刺学符合人们的直观印象。例如,玩家在空地上按住方向键,就能看到kid连续不断地向所按的方向移动;按住跳跃键,就能看到kid画出一道连续的曲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典刺学能解释iw世界中的很多现象,因此在iw学研究中处于统治地位。
随着iw世界复杂度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发现了更多未知的现象。在面对其中的某些现象时,经典刺学遇到了一些无法解释的困难。如:
①【横纵】是一种简单刺阵,由一横一纵的两枚刺组成,如图:

根据人们多次试验,在跳【平地出横纵】的刺阵实例时,用先靠近纵刺,然后一段大跳直接出横纵的方法在某些时间和地点可行,而另一些时间和地点成功率几乎是0,看起来就像是刺理规律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影响。然而刺理学规律的最基本性质就是在任何时间、地点、玩家都有相同的形式,因此经典刺学无法解释这种成功率的不稳定性。
②【钻窄缝】是一种刺理结构。如图:

如图所示的窄缝宽度肉眼看上去与kid的宽度相近。但某些玩家在经过该处时,调整了相当长的时间也无法使kid穿过该缝,而另一些玩家却可以。根据经典刺学,空间是连续的,kid可以处在该段路线上的任意位置,如果某些情况下kid可以穿过该缝,说明kid的宽度不大于缝的宽度,所以在经过足够精确的调整后kid必定可以穿过该缝。刺理学规律与实际情况发生了矛盾。
还有很多其他现象,都表现为在克服某些刺阵时不同玩家,甚至是同一玩家不同时间的成功率很不稳定,超过了玩家的身体状态因素的影响。刺理学家们开始了新一轮的不懈探索。
经过研究,有很多人几乎同时发现,如果在到达某些特定的刺阵以前让kid撞向某一面墙,即与砖的某一侧面相接触,再克服刺阵,就会对成功率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撞向的墙不同,对成功率的影响也或大或小。人们称贴了以后最有助于克服刺阵的墙为“好墙”,最有害于克服刺阵的墙为“坏墙”,介于二者之间的墙称为“中墙”。当克服某一刺阵以前贴过的最后一面墙固定时,刺阵的成功率也很稳定,后经验证,之前发生的成功率不稳定的现象原因正是在于最后贴的墙不一致。那么为什么贴墙就有助于或有害于克服某些刺阵呢?
刺理学家皮克叟和弗瑞姆分别发现,原来空间和时间都不是连续、无限可分的:
①空间的最小单位是“像素”。小于“像素”的空间单位没有任何刺理学意义。换句话说,对空间进行分割,最小只能分割到“像素”。一切iw元素的空间位置都只能处在是“像素”的某一整倍数值。某些情况下,“像素”也称为“元空间”,表示它是空间的基元。
②时间的最小单位是“帧”。小于“帧”的时间单位也没有刺理学意义。在某一“帧”时间内,没有元素能发生任何变化。在某一“帧”结束,另一“帧”开始时,元素可能变化的属性发生突变。某些情况下,“帧”也称为“元时间”,表示它是时间的基元。

这套理论被称为原子论刺学。原子论刺学的基本公设与经典刺学有水火不容的差别。它不符合人们的直观印象,如kid行走时人们看到连续的位置变化,而根据原子论刺学,kid的位置每过一帧发生一次突变,也就是说,在kid走过的路线上有数不清的位置从未被kid处在过。因此,在原子论刺学刚刚被提出时,遭到了包括很多刺理学家的人们的强烈反对。某一位经典刺理学家表明了他的观点:
“世界不会发生突变,否则在世界中将会出现数不清的裂缝,这是神明也无力堵上的。”
因涉嫌反动,皮克叟和弗瑞姆被火葬。在塔斯广场上,二位伟大的刺理学家高喊:
“今日,烈火将毁灭我们的身躯,神明将收走我们的灵魂。但百年以后,正如雨天的乌云后的阳光总会透射出来一样,伟大的真理将带着无可反驳的光辉降临人世,照亮所有人心中的混乱与迷茫!”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二位刺理学家就这样被愚昧的人们火葬,但即便这样,他们忠于真理的心灵也丝毫没有动摇过。
随着刺理学技术的发展,实验仪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截图镜”是一种能让人们用肉眼看到微小元素的仪器。人们使用截图镜观察iw世界的各种元素,在减速状态下发现kid的行走过程真如原子论刺学所说,每隔一段时间发生一次突变,这些一个接一个的突变造成了位置的不断移动。只是因为“帧”和“像素”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一般时间和空间单位相比都太小,让人难以用肉眼分辨出这种间断过程与连续过程。因此,刺理学家皮克叟和弗瑞姆得以正名,被誉为“与神明一同堵上无数裂缝的人”。
原子论刺学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贴不同的墙能对特定刺阵的通过率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解释如下:
使用截图镜测量,一标准砖的宽度和高度都是32像素,而kid“一步”的长度,也就是移动1帧的时间后位置的变化量是3像素。因此,在无限大平坦地面上正常走路的kid只能处在三分之一的像素位置。例如,如果kid是初始位置在100像素处,经过任意平常的移动后他的位置只会处在97,100,103,106......等这些与100的差距是3的整倍数的位置。但如果撞向一面墙以前kid的边缘与墙的最小距离只有1像素或2像素(如果多于2像素,总可以经过走动来达到最小像素距离值),那么在下一步移动后,因为kid不能与墙重叠,就只会对应地移动1像素或2像素。这样一来,它就能处在贴墙以前绝对不能达到的位置,如100-98(贴墙)-101(向右移动1步)。根据这些不同,kid的水平位置除以3的余数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值(0,1,2),这样就可以定义kid的三种状态,称为他的三种x-alignment,简称xa。


在iw世界的复杂度和难度达到一定水平以前,这些水平位置的微小差别对克服刺阵的难度影响微乎其微,因此可以认为kid的位置是可以处在两点之间的任意位置。而平地出横纵虽然构造简单,但对kid的三种不同xa,一段出横纵的成功率相差极大。经过理论计算和实验,如果kid的边缘与纵刺距离0像素或1像素,同时按下移动和跳键,一段出横纵必定成功;而如果距离2像素,成功率接近0。因为1像素相对来说太小,肉眼很难观察到这1像素的差别,因此以前很难找到成功率不稳定的原因。实际上原因正出在这1像素上。在克服横纵以前,玩家无意识地贴了某些可能是好墙或坏墙的墙,导致了有时能成功,有时几乎不可能成功。真可谓是细节决定成败。

经过截图镜测量,kid的宽度是11像素,因此11像素的窄缝,只有在kid的xa是一特定的值时才有可能通过,而在另外两种状态下,kid位置可能不是落后2像素就是超前1像素,因为kid不能靠自己移动小于3像素的值,所以他绝不可能穿过窄缝。同理,12像素的窄缝只有kid的xa是某两个特定的值时有可能通过。不低于13像素的窄缝,kid在每一状态下就都能穿过了。

时间与空间不连续,也意味着kid跳起的高度只能取一系列分离的值,对应地称为1帧、2帧跳等。
后来有更多的复杂刺阵被发现或发明,其中的很多刺阵对xa都有特殊要求,如果xa不满足特定的值,kid甚至不可能通过这些刺阵。因此,以后的玩家除了不断训练,培养自己的快速反应和判断力以外,还需要熟记不同的刺阵需要的特定xa,从而做到少走弯路,尽快过关。
原子论刺学的创立,并不意味着经典刺学是完全错误的。在刺阵难度较低,成功率对xa不敏感的状况下,可以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连续的。换句话说,老的理论是新的理论在某些状况下的近似。
原子论刺学最初提出时还不完整。随着iw世界复杂度的提升,人们发现了在经典刺学时代未被发现过,却一直存在的某些特殊的规则。某些例子如下:
①取消跳(Jump Cancel):通过利用两个shift键和小键盘都能在某些情况下控制跳跃的特性,在跳起的同时终止跳起,来做到跳出正常跳法无法或很难做到的低高度。
②离地跳(Bunny Hop):通过在下落时与地面似接触非接触的一瞬再次跳起,从更高的地方使出一段跳,来做到跳过正常跳法无法跳过的高度。
③微移跳(D-Trick):通过同时按方向键、跳跃键和微移键,在跳起的一瞬微移改变位置,来做到按照正常跳法不能到达的轨迹移动,从而克服某些刁钻的刺阵。
此外还有仙人掌(Cactus)等更高级的技法。原子论刺学完全解释了这些现象,从而进一步验证了自己的正确性。
这些技法实际上对kid的轨迹影响实际上很小,当刺阵难度较低时,实际上它们的价值无法体现。可以说,原子论刺学和这些高级技法都是难度提升的产物。
原子论刺学从建成至今已经有很长时间。这段时间是如此之长,以至于人们一度认为它就是能解释iw世界的一切的终极理论。可是,在2019年年末被发现的一些特殊现象,让原子论刺学也陷入了困境:
①藤墙瞬移:当kid以某种特定方式接触藤墙时,他的位置会发生不可思议的突变。如图:


②超距贴墙:墙被刺等致命障碍物阻挡,kid却仍旧通过某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贴了墙。如图:



这些现象直接违反了人们对iw世界的基本认知,但毫无疑问,它们是真实存在的。既然它们能够存在,就存在支配它们的规则。刺理学家发现,物质除了可以处在常态以外,还可能处在一种诡异的“bug态”。处在“bug态”的物质可能会违反它们的基本性质,如墙可能会在远处与kid相碰,藤墙可能瞬间改变kid的位置。随着这些现象的发现,目前已经有些复杂的组合刺阵需要玩家利用它们,如图:

目前,刺理学家正在尝试建立相应的量子刺学理论,用来解释这些不可思议的现象。这是又一条充满困难和迷惑的道路。
有人说,iw和刺理学的发展史,是一部难度的提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