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科幻短文】 黯淡的光明
该篇短文是up走出同人圈子的第一步尝试
虽说可能会被打的头破血流吧,,,
但总之,多尝试一下不是坏处→_→
关于本文世界观一类的设定及补充会留在文后,如果阅读本文中出现不解的地方可以去后面注释寻找答案或评论区留言(当然对本文的建议也不妨写到评论区)
新手作品,不喜请自行左上谢谢,忘大佬勿喷
那么,,,
正片开始

黑暗。
明明眼前是一片璀璨的星空,我在心中却将它的点点光亮抹去,因为,,,
她是黑暗的。
不知何时,头顶的夜空多出了一道朦胧的轮廓。那是正在升起的福博斯①,昏暗的只能看得出轮廓,似乎是在抹去什么痕迹一般。
远处赤色的山峦起伏,而这曾经视野不知掠过多少次的躁动曲线,在我心中也有了不同以往的含义。
在那一瞬间,万物都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霎时,头顶的夜空被什么照亮,犹如一颗超新星的爆发,但旋即又暗淡了下去。前一天的我还在疑惑那是什么,目的何在。但现在不用抬头也明白,那是从近火轨道上的船坞起航的超距指挥型战舰②喷射出的强烈等离子流,是前往战场的。
“为什么,,,”
我的眼中又出现了那描绘已久的她,但我清楚,那已经毫无意义。
“我叫琳,请多指教!”
那是我们之间的第一句话语。
那天同一年687天③中的任意一天都没有任何分别,却被我永远铭记。
“地火青少年交流计划?那是什么?”
面对眼前一本正经的班长,以及这个听着很正经却又感觉很不靠谱的计划名称,刚刚醒来的大脑一时间不知道该给身体下达什么命令。
“就是一个与地球那边的同龄学生的交流活动,而且是终身性的,中途可以选择退出。资料都在这里了,好好看看。”他将一面全息显示屏划到我面前,确实是一个计划书的样子,还挺正式,居然有科学院④的授权,还有,,,
“诶,这个机构是什么?怎么能和科学院并排?”
“是联合国,地球那边的组织,差不多和咱们这的科学院似的。”班长一脸不屑的看着我,“喂喂,这个计划又不是第一次进行了,好歹也算是那场战争⑤以来双方影响最大的互动,你是一点外界信息都不接收吗?”
“一直在忙着啃概念嘛,,,”
“唉,能一边迟到一边柔韧有余地对付测验,顺带晚上攻课外的人也只有你一个了,竟然能与现在这种超信息化社会脱轨,,,” 班长吐槽着转身,向我摆摆手,“那份资料我建议你还是看看,毕竟现在这种局势,名额也不多了。”
“什么局势,,,”他的话稍稍引起了我的注意,但我并不很在意时事。“与那边交流吗,,,好像还不错。”
我快步追上班长,并做出了对于目前的我来说最重要的决定。
那一年,如果按照地球计年法⑥,我12岁。
虽然透过远达数光分的苍凉真空传来的只有音频,但由于是量子通信⑦,她的声音被零延迟的带到我的耳边。那是段温柔的女声,语中带着些许幼稚与甜美。每次与她交流,我都会看向远处。可能是浅褐的天空,或者赤中带有点点绿光的平原,又或是橘红而又顶着纯白的雪峰。
而每当这时,我都会描摩起她的外貌,她的脸庞,她的发型,甚至是她的穿着,她所处的环境,,,这是个放松压力的好方式,那时候的我这么想。却丝毫没有发觉,她所带来的改变,已经在我心中慢慢生根。
“呐,你们那里都是什么样子的啊?我的朋友们都非常羡慕你们那里呢。”
这个问题把我问住了。很少有人能够准确的描绘出长期生活的环境。
“什么样啊,,,就是遍地的褐石褐土,还有一片一片的像是快要枯萎的草丛。”
“没有城市吗?”
“城市,,,”说实话,这还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词汇。眼前的空间闪出了一片全息投影,显示出了‘城市’的意思。
“你说的是‘基地’吧,我们这里把人口集中的地方叫基地。”
“基地,,,好像小说里的场景哦!”可以听出,她的语气很兴奋。
“其实没有你想象的这么好,,,对了,你们那里呢?”
“还能是什么,遍地的高楼大厦,乌烟瘴气的呛死了,,,”对面显然停顿了一会。“听长辈说,之前的地球环境很好的,但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就越来越差,,,”
不知不觉,远处的太阳暗淡了它火红的光芒,取而代之的是梦幻般的蓝色光环⑧围绕。而这座光环中央的太阳,在蓝色的衬托下变为银白,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沉入地底,直到满天繁星。
“对了,和你认识了这么久,为什么都没有听见过其他人的声音呢?你是独居吗?”
这是初秋的一个早晨,我刚刚从床上爬起。如果换做她那边的时间的话现在已经入冬了。其实在全封闭式的基地里感觉不到四季的变化,而且因为火星环境改造尚未成熟,基本上所有基地都是全封闭式的,所以我始终未明白在这里依旧使用四季称呼的原因。
“嗯,,,其实我在同龄人里不怎么活动,只有几个朋友。而且我们这边除了上课会在一起,其他情况下基本都是个人行动的。”
“那家长呢?”
这下又一次把我问住了。
“家长,,,?”
“就是监护人啊,你们那里不会连监护人都没有吧?”
这次全息投影没有翻译到‘家长’的意思,而是选择了解释‘监护人’。
“这样啊,,,”我看到屏幕上的解释,稍稍停顿了一下。“在我开始有记忆的时候起,就从来没有见过类似‘监护人’一类的存在。唯一一个比较像的人就是看管员,但她只是名义上负责连我一起的数名儿童,实际上还是房间里的那几台机器照顾起居。”
“但那样就没有父母的关心了,,,”听声音,好像她很难过。“那样的话,,,会失去很多独特的经历吧,,,”
“话说没有‘监护人’的话,真的会失去什么吗?”我从小就在那样的环境长大,似乎并没有察觉到有什么不妥。
“当然了!比如一起生活啊,一起玩耍啊,一起过生日啊,他们在你遇到挫折的时候还会鼓励你,帮助你,,,”
在这边,这些事情通常是同龄人或指导员来完成。而对于我来说,一般都是靠自己。
“哇,下雪了诶!我们这里已经很久没有下过雪了。”
正当我还在琢磨她的那句话时,一句惊叹从那边传出。 于是,气氛从逐渐的压抑又活泼了起来。我清楚,这又是一段轻快的时光。
“我们这里,,,”
“,,,”
而每当一天结束,等到双方都处在夜晚时,我便一人静坐在窗台上,仰望着星空听她讲述星座的故事。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火星本地也开始出现一些关于星相的描写,但听到她的描述后才发现,那些不过是在地球上抄来改编后再由一些人散播出去的而已。尽管我本人并不相信这些唯心的东西,但听她的讲述却能每每身临其境。
面对无垠的星辰,有时我们双方会在众多星星中找到某一颗,并给它一个自己的名字,一个自己的故事,记录在一本叫《星海二三事》的总集里。随着命名次数越来越多,我们的故事甚至突破了万字。
一晃之间,便是四载春秋。
渐渐地,受到她的影响,我开始留意眼前的事物,开始与其他同龄人交流,开始发现点滴的故事。
同时,我与她的关系也由朋友慢慢深入,成为了外人眼中的青梅竹马一般,尽管我们并非幼年相识。
不过,她在我的生活中的的确确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当我缓过神来之时,我就已经离不开她了。
而也正是在这一年,我从初级阶段⑨毕业,开始进入到火星科学院分部⑩中学习更深入,更专业的知识。
我们为此简单的庆祝了一下。而为了这段时间可以和她在一起,我推辞了原先的毕业聚会。
“这好像进入了我们这里的大学一样,开始学习专业的知识了诶。”
那时的她这样说到。
“是吗,,,不过对于我们这的孩子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那个,可以跟我保证吗?”那边显然在等我回复。
“你是指,,,?”
“到了那里请不要这么内向了,好吗?这样下去对你不好,,,”那种口气仿佛是硬要装强硬似的,不过听的出来,她并没有做到想要的效果。
对此,我只是一笑。“放心,一定不会的。”
“保证?”
“嗯。”
然而,我注定无法完成这个约定。
那是平静的一天。我再次从睡梦中苏醒。
窗外已是日暮时分,而我在上午拿到了外出权限后欣喜若狂地在基地外穿着便携供氧服⑴新鲜了一上午,结果回来倒头就睡。
这一觉仿佛穿过了数年的时空,我仿佛又回到了与琳初次相遇的那天,但那时的量子连接,是断开的。
最近好像量子通信管道要修正,所以关闭了目前所有的通信渠道。不过到今天为止就结束了,届时将从新回复连接。
我看了看日期对照,确定不会打扰到对方休息后熟练的打开了量子连接的个人频道。
“通信人:035宇⑵
通信目标地址:Ee08区⑶
通信目标姓名:琳
连接建立中,,,”
我习惯性地将头转向窗外,等待着她的回音。
然而许久没有回复。
‘难道有事?可一般这个时间,,,’我正打算关掉连接换一个时间再聊,但回头发现全息屏上所显示的不是“无回应”,而是:
“Error 无连接 ”
我又多重复了几遍,可结果依旧如此。不祥的心理渐渐占据了我内心的多数,压得我喘不过气。
我抓起桌上的外套,转身向外奔去,而目的地只有一个。
路上的行人仿佛都加快了脚步,匆匆忙忙的行走在几乎无人的街道上。这让我更加后怕发生了什么。
我猛砸班长家的前门,虽然我们的班已经解散,但我依旧习惯叫他班长。而对方显然已经料到我会找他,仿佛只是看了一眼我的眼神就明白了发生的一切。
“连接,断了?”他试探着问到。
我扶着桌子喘了几口气才缓过来。
“为什么?”
“果然,,,”班长叹了口气。“还记得我两年前给你计划书时说过什么吗?”
“现在这局势,,,” 我仿佛意识到了什么。
“就在今天中午,火星科学院总院⑷宣布进入战时紧急状态⑸。你应该明白发生了什么。”
当我走出班长家所在的居住地时,夜幕已经降临。潇潇条条的街道愈发冷清,常常不夜繁华的中央街道也凄少无人。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我已经不愿去想了。
我掉头走向了另一边,那是通向全封闭式基地外部的大门。我穿上了隔离服,输入身份后旋下了开关。
门外零下50多度⑹的低温刺激了服中制热设备的开启,也激醒了我的头脑。
究竟是地球方的肆意挑起,还是火星激进派的作为,历史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无论结局如何,史书终将被别有用心地篡改。
而当时的我,除了空白,脑中再无它物。
那是真正空无的颜色。
我无意识地将视觉落脚点放在了天空,而那些同她一起指点过的小光点开始钻入我的脑中。霎时间,四载时光的记忆如潮水般袭来,将我瞬间扑倒在地,扬起阵阵沙土。
面对这记忆涌流,我与她的每一段回忆,每一次欢笑,每一段声音都仿佛触手可及,但又在指尖悄然流过,没有一丝痕迹。
我意识到了不对劲,拼命地想要抓住,却对此无济于事。
最终,在这场浩海的尽头,一切又回到空白,仅有一段话语在耳边回荡:
“在天琴座中有一颗亮星,学名叫天琴座α,距太阳系26光年,在我们这里叫做织女,它同银河对岸另一颗一等亮星,天鹰座中的天鹰座α,俗称牛郎,经常被一起连用。你看,我们两人像不像隔着银河的牛郎织女啊?”
我后来查过资料,河鼓二⑺与织女一⑻相距16光年,以目前最先进的航天器进行航行⑼仍需要上千年才能互相来往。
那就意味着永远无法相遇。
“还有一个希望。”
我也不清楚自己昏迷了多久,将我唤醒的是一段熟悉的声音。
不知何时,班长出现在我的身旁,同我一起坐在冰冷的沙地上。
“如果这场战争结束后,双方不在对峙,也就是说有某一方获得了胜利,那么地球与火星双方的沟通就会恢复。”
空白开始再次变化,此物名为希熠。
“不过我倒是要提前警告一下,到那时你将面对整个星球的人口基数,能找到人的几率也微乎其微。”
但我明白,那也已经足够了。
“所以,选择希望吧。”
“谢谢。”仿佛是我的世界丢失了又重新回来一般,我心中又存在了动力。
“行了,快起来吧,安保部找不着你人,给你发了多少次提醒让你回来,还好我清楚你的脾气。”班长拍了一下我的后背,顺手把我从地上拉起,也让我彻底清醒。
“真是,多管闲事。”
我与班长打闹着回到基地,而在九天之上,牛郎星与织女星相互眺望,发出柔和的青光。

短篇注释
(注意区分①与⑴)
①:福博斯,即火卫一,火星最大的天然卫星,外表不规则,距火星平均距离为6000km,约7小时绕火星一圈,在火星地平线附近时无法观测到且纬度高于70.5度时也无法观测。
②:超距指挥型战舰,火星太空军主力战舰之一,主要由地面进行量子通信操控故内部无人,理论上可在小行星带内进行迂回作战,但在两次火星会战中最远航行尚未脱离火星引力圈。
③:687天,即火星公转一周所花时间,大致为地球的两倍。值得一提的是,火星的自传时间几乎与地球一致,为24小时多一点。
④:科学院,全称火星科学院总院,为火星方最高领导机关,亦为火星最高学术中心,前身为火星建设指挥中心。同⑷
⑤:那场战争,指第一次火星会战。
⑥:地球计年法,即按照地球公转时间计年,有别于火星计年法。
⑦:量子通信,指通过量子纠缠的方式传递信息。该方式由于为超距作用,故量子通信理论上可做到零延迟。(量子纠缠指两个粒子互相纠缠在一起,其中一个粒子完成指定改变,另一个粒子实时作出相应改变的现象)
⑧:蓝色光环,指火星的独特蓝色夕阳,红色天空的奇观,与地球相反。因为地球大气中所含颗粒尺寸大多小于可见光的波长,所以发生的多为瑞丽散射,一般光谱蓝段散射较重,故夕阳多为红色。而火星大气所含颗粒尺寸大多等于或大于可见光波长,故多发生米氏散射,光谱红段散射较重,故夕阳多为蓝色。
⑨:初级阶段,即火星少年在5至16岁时攻读的阶段,在此之前的5年为幼儿阶段,之后为高级阶段,又叫专业阶段,持续5至7年不等。
⑩:科学院分院,即火星科学院分散在各处的高等学府,只存在对青年的学术指导作用,不包含一切政治权利与义务。
⑴:便携供氧服,即简单化的航天服,有供氧,维持温度恒定,通讯等基本设施与作用。
⑵:035宇,主角名称,火星一般命名规则为:后方是‘名’,一般1-2个字,不会太长,前方是编号,以区分重名之人。
⑶:Ee08区,女主所在的量子通信分区。命名规则:第一个大写字母为星球简称,E为地球,M为火星;第二个小写字母搭配后方两位数字为时区,e08为东八区,w10为西十区。
⑷:同④
⑸:战时紧急状态,为一等高级命令,仅火星科学院总院有权下达,全星应按照指示安顿好各地区居民并进行统一物资调动,尽可能缩减开支,以支持前线并保护平民。
⑹:零下50多度,火星气温值在-5至-80℃之间,但处于环境改造导致大气加厚,以及当时的季节,时间,主角所处纬度等综合考虑选择-50℃。
⑺河鼓二,指牛郎星,同两侧稍暗的河鼓一与河鼓三统称‘河鼓三星’,形似扁担。
⑻:织女一,指织女星,即天琴座α。
⑼:当时最先进的航天技术掌握在地球的一家私企中,他们通过对现有行星际飞船(详见时间轴D.C.2065)的核聚变推进技术进行提升,理论上可以将目标加速到光速的10%,但需要长达一个月的持续推进。但由于远距离航行所需要考虑的燃料问题,以及过程中需要维持飞船内部供能,所以在远距离运输中最高速度降为光速的1%。

时间轴及事件简介
D.C.2051 核聚变技术突破,地球能源问题基本解决,但人口的持续上升使得环境恶化,地区冲突等问题日益严重
D.C.2065 利用核聚变技术设计而成的理论最高速度在光速5%左右的行星际飞船建造完成并服役,人类正式涉足太阳系其它星球
D.C.2070 联合国成立行星建设组织与管理会,正式开始对火星的生态改造
D.C.2070——2200 火星持续建设,该阶段被后世称为“大改造”。改造步骤大体分为以下数步:
1.建立科考站,对火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持续数年。此时成立的科考站在后来成为了火星最初的独立基地;
2.根据第一阶段所得地质信息,采用选择合适的位置深埋并引爆核弹等的方式促进火星地壳运动,并将掩埋于地质深处的大量气体释放,形成最初的火星大气,持续十余年;
3.通过对火星地形与气候等的分析,选取合适的基因改造植被进行覆盖,以便尽量快速的形成生态系统,但该步骤持续数十年,进展依旧缓慢。
同时,地球方在火星成立火星建设指挥中心,以协调全火星的资源与进度。但由于地球方过于激进,导致火星移民受到压迫。第一次火星会战后,火星建设指挥中心被移民占领,改名为火星科学院,负责全星的政治,建设与学术调度。
D.C.2201-2203 火星移民起义,第一次火星会战爆发。该会战仅持续两年变很快落下帷幕。火星方军队由于准备时间仓促,接连败退。最终迫不得已将大改造时期遗留下的太空垃圾围绕火星组成戴森球,迫使地球方无法进攻,会战终止。(至于为何火星方会刻意进行太空垃圾的收集,背后与一位火星高管有关。那位被火星人民称为英雄的男子早在火星建设指挥中心成立之初就已经预料到了后续的进展,甚至是火星起义的败北。所以在起义方开始准备之时就已经在着手收集太空垃圾,作为最后的屏障。)
D.C.2204-2224 火星地球僵持期,但政客们更愿意称之为和平共处期。在此20年内,火星方由于资源的减少而将重心转移到建设经济并非环境改造上,所以这期间火星生态原地踏步,但却在飞速发展。在此期间双方介于表面和平而共同实行了“地火青少年交流计划”,主角的故事由此展开。
D.C.2225-2230 第二次火星会战,由于战况过于惨烈导致史书描写极少,甚至连开战原因都已经丢失,地球方为了剖开火星的“龟壳”消耗了大量资源,但同是由于太空垃圾的阻碍,火星方无法进行有效迂回,战损严重。最终由地球方艰难的赢得了胜利,但换来却是一个重回荒凉的星球。

这里是写完后的up,,,
(总感觉写的有点中二,,,)
这一篇短文说实话真的没想到会写这么长时间
后续有机会的话可以考虑补充一下时间轴中其他事件的详细过程
第一次写科幻,肯定有不少瑕疵
阅读量有多少我并不在意
算是这么长时间以来up的一个小愿望吧
(最后央求各位大佬轻点骂,当然无脑喷就另说)
对了
以后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考虑翻拍MC动画的,,,
因为MC动画制作较为容易,对美术苦手来说也相对友好,不过,,,
(那也得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