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杀器官》字幕注释提取

源自于2月1日晚七七anime放映室,由于直播时部分字幕未能完全显示,这里将其提取出来分享给大家。
环境追随迷彩:将纳米涂层喷洒到体表并启动环境追随迷彩程序后,即可自动扫描周围的色调并实时反映在纳米涂层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融入周围的环境,难以为敌人所发现。

12333号行政命令:美国前总统里根于1981年签署的行政命令,与本作相关的条款为:「在美国国外实施的支持美国对外政策目标的活动,不得暴露或公开承认美国政府的参与」
美式足球中防守方用头盔拦截进攻方构成个人犯规(personal foul),防守方退后15码且进攻方直接获得四档进攻
战斗适应感情调整:战士在作战过程中,难免会与自己的伦理观相碰撞而导致出现心理障碍。为了避免出现致命的判断迟缓,战士们会接受感情调整以减缓和避免心理障碍。接受过感情调整的战士,不会感到悲伤,不会惧怕恐怖,也不会出现精神创伤。感情调整分为化学方法和心理学方法两步。首先向大脑特定部位(与决策处理等相关的眼窝前额皮质,与对他人的识别、感情取向相关的颞上沟,与情绪反应相关的杏仁体等)注入纳米机器人替代其功能,然后再通过军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来与之相互作用,达到调整感情的效果。这样就能获得不受感情压力束缚的士兵。
情报部队:本作中美军除了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之外,新成立了情报部队,一共由五个兵种构成。
弗朗兹・卡夫卡:生于布拉格(时属奥匈帝国波西米亚王国)的德语作家。表现主义文学的最杰出代表,直接影响了意识流、存在主义等二十世纪文学的主要流派,并通过这些间接影响了后文提及的贝克特及其代表的荒诞派戏剧。
萨丕尔-沃夫假说:认为人类的世界观形成受其使用语言的影响的一项语言学假说,也被称为语言相对论。原作里露琪亚随后对此进行了批判,并认为「思考先于语言」;剧场版中不幸整段都被砍掉了。「思考先于语言」也是剧场版「尸者的帝国」的核心思想。

《城堡》:卡夫卡未完成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自称受城堡雇佣的土地测量员K,费劲周折至死也没能进入城堡的故事。
布德维斯布德瓦(Budweiser Budvar):捷克南波西米亚州首府布杰约维采市生产的啤酒,
当地也是欧洲自中世纪以来首屈一指的啤酒产地。美国安海斯·布希啤酒厂生产的百威(Budweiser)啤酒也是以此为名,但与此地完全无关。因此在欧洲,百威啤酒往往被称为巴德(Bud)或布希(Busch)。
深层文法:即乔姆斯基转换-生成文法标准理论中的「深层结构」。根据其理论,语义由且只由语句结构规则生成的深层结构诠释,而不受向表层结构(语音表现)转换(变形规则)的影响。
不上户口的人:原文为「不被计数的人」。这里引用的是《路加福音》2:1该撒亚古士督令天下人民报名上册计数的典故。请参见<harmony>中福柯「公共的身体」概念。
追踪犬:被训练用以追踪信息素的生物的统称。这里追踪的是克拉维斯事先在指尖涂抹过,并一路撒播的紧急荷尔蒙。

副现:副现实(Alternative Real)的缩写,指在真实的视觉中叠加显示的各种信息群。也被用来指代显示这些信息的可穿戴设备。通常这种设备像隐形眼镜那样可以佩戴在眼中,在现实的风景上叠加显示相关的信息。比如在跑步的时候,视野中会显示出地图、最快记录时的自己等。这些功能和应用大多可以通过视线开启和操作,并且可以和其他设备连接,通过虚拟键盘输入,接收外部数据等。
由于上述隐形眼镜式的副现设备在战斗中容易脱落,特殊搜索群i分遣队使用的是贴附在眼球上的特殊的纳米显示器。它像眼药水一样滴在眼镜里,通过人体的生物电调整分子排列,形成覆盖在眼球上的薄膜,作为副现的显示器。i分遣队的士兵为防止在眼镜以外的地方生成显示层,会在滴入纳米显示器生成液之前在眼窝四周涂上白色的绝缘膏。

侵入舱·鞘:i分遣队的士兵搭乘的,由海苔投放的空降舱。其以人工肌肉为基础制作,表面为了抑制红外线特征采用非光泽黑色涂层。侵入舱配备有机枪,并有水下作战用等多种型号。 因为其材料为有机物,可以配置为废弃模式,自动坏死并降解。

痛觉遮覆:是一种由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DARPA)开发的,既抑制「疼痛感」又不影响对「疼痛」的「认知」的一种特殊的麻醉手段。因为痛觉和疼痛认知是由大脑中不同模块完成的,所以这种痛觉遮覆是可能的。
这项技术目前只有发达国家掌握,因此双方都使用痛觉遮覆的战斗迄今尚未出现。
假如真的出现了这种战斗,那么不管他们受多么重的伤,直到头部被打穿或者物理上
彻底击倒,都能像僵尸一样持续战斗下去。
海苔:空降之前,克拉维斯他们搭乘的隐身全翼机。由其巨大的长方形状得名「海苔」。

飞猪:飞行海苔搭载的多轴飞行器,共有三个旋翼。由其轮廓得名「飞猪」。

SWD:对俘虏使用的装备,贴附在对象后脑部后可以控制其向特定方向前进。

击倒贴纸:常用于转移俘虏的装备,贴附在后脑部后会让对象失去意识。

工作:这里请和前文卢修斯的社会分工论结合起来理解。卢修斯的观点代表着现代主义中的二元对立;而约翰·保罗则采用解构方法认知社会分工,这象征着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思潮。
【原文:
1卢修斯:这是个自由的选择题
劳动会剥夺个人的自由
但作为其带来的回报 工资能让你购买各式各样的商品
放弃某种自由 从而获得某种自由
2男主:没办法因为这是我的工作
约翰:从十九世纪的黎明
这句话成功地让无数连虫子都不忍心踩死的人们
干出多少穷凶极恶的事情来
因为这是工作
所以纳粹能把犹太人送入毒气室
因为这是工作
所以东德的边防部队能射杀逃往西方的流亡者
一切工作 都是为了麻痹人类良心而存在的
】

这里请参考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在雅克·拉康的精神分析体系中,自我(Ego)是通过对他者(Other)的认知建构的;而这个认知,则是通过将自我投影到小他者(other)之上,并在与他性(alterity)进行比对的过程中逐渐成型的。
而在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中,作为「他者」的「东方」成了「西方」的对立面,通过把西方价值观投射到东方,对东方的妖魔化、对立化的理解产生对自我的认识和规制。这里,即是更直接的通过他者的战争来形成自我的规则。
【原文:
作为景观的战争必须时刻存在
在某个地方正在发生战争
特别是 在某个事不关己的地方
发生着悲惨的战争
也就是说我们会对其产生意识 通过对其的目击
从而实现对自己的规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