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曼施坦因的巅峰之战:10万德军打败50万苏军,德军伤亡仅1万人

2021-05-19 23:42 作者:沉默的红色沙皇  | 我要投稿

      1943年初,随着苏联在斯大林格勒和勒热夫突出部一年多的艰苦作战,东线战场胜利的天平开始向苏联一方倾斜。

       历时199天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成为了苏军由败转胜的转折点,也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德国第6集团军被包围后大部被歼,其残部随后向苏军投降,这件事引起了整个东线战场的震动。德军在此战伤亡高达150万人,最后却丢掉了斯大林格勒这个战略要地,这是自1939年德国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

       1943年2月2日,随着德国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元帅带着10万残军向苏军投降,斯大林格勒战役以苏军的胜利而结束。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开始进入守势,苏军一边消灭南方的德军残余势力,一边组织反攻力量进攻德军。

        到了2月的中下旬,苏联在经过了一番精心的准备后,终于发起了反攻作战。此次战役由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互相配合作战,旨在击溃德国“B集团军群”的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就此爆发。此战苏军乘着斯大林格勒大胜的余威开始狂飙突进,准备在哈尔科夫-库尔斯克平原一带消灭德国的有生力量,并收复乌克兰全境。

       哈尔科夫,位于乌克兰东北部,靠近俄罗斯。它在世界上的名气还不是很大,但是作为乌克兰的重要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这座城市在二战时就已备受关注。二战时期,在哈尔科夫地区就曾爆发过四次大的战役,其中第三次战役更是德军的神来之笔。此役德军名将冯·曼施坦因元帅以少击众,用仅有的装甲力量击溃了孤军冒进的苏军,用10万人打垮了苏军50万,打出了又一场经典战例。

       那么,作为曼施坦因这位名将的巅峰之作,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是怎么打的呢?

       在1942年的夏天,德国开始巴巴罗萨计划的第二阶段——蓝色方案。蓝色方案要求德军必须要在苏联南部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并打垮苏联的工业生产和石油供给,于是南方集团军群便分成了A和B两个集团军群,分别进攻进攻南部的工业城市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地区的油田。

       蓝色方案初期进军顺利,德军重创了毫无防备的苏军。但是德国低估了苏联的抵抗决心和国家动员力。到1942年末,苏军相继发起了“天王星”和“土星”行动,打败了斯大林格勒和顿河边上的德军,德国的蓝色行动宣告失败。而德军也从高加索一带不断败退,B集团军群撤到北顿涅茨克地区,而高加索方面军很可能会被苏军“包饺子”。

       经此一战后,苏军看到了消灭南方集团军群的希望。从苏共中央高层到基层将领都信心满满,西南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50万人乘胜追击,轻而易举地收复了重镇哈尔科夫、库尔斯克。这时候德国南方集团一退再退,如果苏军继续狂飙突进,陈兵第聂伯河的话,那么在春天河水解冻之后,整个南方集团军群将被苏军完全包围。此时的苏德军力比为8:1,一旦该处的德军陷入包围,那么整个苏联南部的德军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伴随着战局的迅速转变,让远在“狼穴”的希特勒如坐针毡,1943年2月17日,他居然坐上飞机直接空降到了东线战场,来到离苏军前沿阵地仅有60公里的指挥部“扎波罗热”。此行希特勒专门来拜见在军中威望极高的名将冯·曼施坦因元帅,这一冒险的行为在整个东线战场引起了巨大的议论,士兵们怀疑东线战场是不是会就此停战。

       而就在此时,曼施坦因元帅却被希特勒下令:限期收复哈尔科夫。但是他认为这一计划并不是当前战局最好的解绝方案。这位军事天才不会在乎短时间内的胜负,而是放眼全局,他想用一次大胆的行动来打开整个南部的战局。这位名将告诉元首:“优秀的拳手会先后退一步,然后再打出致命的一拳。”

       曼施坦因的计划非常的大胆,他准备用自己手上最精锐的装甲军先吃掉苏军冒进的前锋部队——西南方面军,这支部队已经停在了扎波罗热城外,他们已经筋疲力尽而且补给严重不足。然后德军再悄悄地穿过苏军大部队之间的间隙,在哈尔科夫用几支精锐的装甲师打一场漂亮的“钳形包围战”,把后面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全部打垮,让战局回到1942年夏天斯大林格勒战败之前双方的状态。

       曼施坦因的计划,正好符合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军事哲学思想,在德国的陆军内部反响很强烈。

       而他的这个大胆的计划让纳粹高层都有点惊讶,但是曼施坦因显示出了无可置疑的自信。他得到了希特勒无与伦比的信任和支持,驻扎在乌克兰的空军被命令全面支援曼施坦因的作战,党卫军更是让三大王牌部队——“元首师”、“帝国师”和“骷髅师”一起前来来支援曼施坦因。在1943年,这几支部队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强大的坦克装甲军。

       此次战役代号“顿涅茨克行动”,战前希特勒嘱咐曼施坦因:“虽然这里距离德国1000多公里,但是此刻,这里却决定着德国的未来,希望你展示帝国军人的勇敢和忠诚。”

       这边德军决定发起反击,但在战场的另一边,苏军将领做梦也没想到,德国人在这种劣势下不去想着该如何撤退,居然还开始着手组织反攻。对此,苏军集结了5个集团军,想在哈尔科夫附近打一场大的围歼战,将德国人赶到第聂伯河以西,争取在1943年底彻底、干净地把德国人赶出苏联国土。

       但是苏军的战线拉到了几百公里长,这给后勤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德军在后撤的时候并没有闲着,他们破坏了沿线的铁路,让苏联南部的物资运输非常艰难。西南方面军的前锋部队-第5突击集团军距离补给点200公里,在没有铁路运输的情况下,其补给全部靠公路运输,导致前方物资开始出现吃紧。

       苏军虽然人数很多,但大部分都是经过斯大林格勒苦战的部队,战士们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和补员,编制空缺很多,很多师只有几千人。苏军的大意和莽撞都被曼施坦因敏锐地察觉到了,虽然苏军的兵力是德军的5倍,但是曼施坦因手里握着的是两个精锐的装甲集团军和两个航空军,这些部队的战斗力就是他坚固的靠山。

       而且此时德国最新式的“虎式”重型坦克经过改进后再次开到了前线,“元首师”、“骷髅师”、“帝国师”都装备了一个连的“虎”式重型坦克。“虎”式坦克是一款重型坦克,战斗全重56吨,在它的面前,T-34这种仅有32吨的坦克就是个小矮人。

       1943年2月19日,德军主动出击,曼施坦因在正面有四个军,共计10万人。面对强大的苏军,这位名将打得完全不像劣势。他早已看出位于哈尔科夫方向的沃罗涅日方面军早已是强弩之末,不仅人困马乏,弹药不足;而且严重缺乏坦克和装甲车,火炮数量更是少得可怜。

       因此,党卫军第2装甲军一马当先,“骷髅师”装备的的“虎”式坦克冲开了西南方面军的先头部队,苏军顿时陷入到了慌乱之中。在一次遭遇战之中,“骷髅师”的两辆“虎”式坦克遇到了波波夫机动兵团正在转移的坦克师,他们立即朝着苏军开火。两辆“虎”式坦克居然击毁了苏军16辆T-34坦克,剩余的T-34陷入到了崩溃状态,纷纷四散而逃。而“虎”式坦克却乘胜追击,接着又击毁了18辆T-34坦克。

       苏联T34坦克在被击毁后会发生爆炸,整个炮塔被掀起来飞到十几米外,德军戏称此爆炸为“苏联人向德国人致敬的脱帽礼”。

       德国此时在乌克兰仍然占有制空权,德国空军在此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德军战机不断地空袭苏军漫长的补给线,把苏军大量的卡车炸毁在公路上。除此以外,德国空军还轰炸了苏军各地设置的疑似指挥所的军事设施,此举让前线的苏联军队顿时陷入到了混乱之中,部队反应异常迟钝。

       在哈尔科夫前线,伴随着着“虎”式重型坦克的轰鸣声,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让苏军的炮兵和坦克兵无处可逃,更是给苏军装甲兵带来了灭顶之灾。

       德国的“虎”式坦克则在正面交锋中显示出其强大的威力,其厚重的100mm正面装甲可以抵挡T-34的炮击,一辆“虎”式坦克可以跟几辆T-34同时交手而不落下风。导致苏军本就不多的坦克被成群的摧毁,党卫军的精锐部队长驱直入,直接奔袭100公里,并斩断了苏军的补给通道。

       苏军第5突击集团军被德军彻底打垮,而第6集团军也无力再战,西南方面军遂于3月初撤退到了顿涅茨河对岸休整。

       而西南方面军这一撤退,把沃洛涅日方面军的侧翼彻底暴露给了德军。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抓住了这一战机,迅速北上,德军的7个装甲师和7个机械化师在哈尔科夫和苏军展开交火。

       沃罗涅日方面军申请支援,但是在200公里外的苏军补给站远水解不了近渴。沃洛涅日方面军和德军便在哈尔科夫开始鏖战,苏联第3装甲军冲在前面。该部队是沃罗涅日方面军的王牌,有2万士兵、300辆坦克。

       苏军打得非常顽强,作为一个整装装甲军,第3装甲军在战后清点时,一个旅竟然打得只剩下5辆坦克;不少部队被德军围歼,一个连仅剩几个人。第3装甲军最终没能挡住德国人的步伐,它和第69军都被包围在哈尔科夫。德军切断了哈尔科夫通往后方的铁路,这两支部队有被德军围歼的危险。

       见正面进攻受阻,德军又从后方调来了援军。3月10日,德军经过苦战,终于打穿了苏军防线;党卫军冒着被包围的危险迂回穿插,断了苏军的后路。

       到1943年3月11日,希特勒再次来到前线督战,苏军最后组织的几次反击都被党卫军击退,其残部只好全线收缩,集合优势兵力准备向外突围。

        3月12日,德军攻入了哈尔科夫城内,党卫军跟苏军进行了激烈的巷战,双方都损失很大。苏军已经被德军合围,补给线跟不上;仅靠空军的少量空投难以维持战线。3月15日,守城苏军开始撤离,第3装甲军开始突围。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后,苏联第3装甲军几乎丢掉了所有的重装备,撤回到了西南方面军驻地。

       德军又一次拿下了哈尔科夫,至此曼施坦因的计划大获成功,德军打破了苏军优势的进攻,而且还造成了苏军10万人伤亡,自己仅仅损失1万多人,振奋了整个东线德军的士气。

       在整个苏德战争中,德军虽然一直在以少打多,但是从未赢得这样漂亮、干净。

       在后人的评价中,“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是苏德战争中的一颗流星,曼施坦因在己方处于劣势的不利情况下选择“向死而生”,于逆境中击溃苏军追兵,差点让苏德双方再次回到正面拉锯之中。

       按照1943年苏联的战略计划,1943年2月若是没有哈尔科夫的战败,苏联能在1943年夏天就能把德国人完全地赶出乌克兰全境,并于1943年底把战线推进到东欧。但因为曼施坦因的一记重拳,这个计划便化为了泡影。有苏军将领曾这样评价:“就是因为曼施坦因在哈尔科夫的反击,让卫国战争的胜利推迟了整整一年。”

       在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取得胜利之后,曼施坦因本想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但是因为1943年的春季提前来临而被迫中止。3月20日,前线的党卫军士兵们无奈地发现,自己的“虎”式坦克陷在了泥泞中难以动弹。

        等到乌克兰的积雪开始融化后,整个乌克兰平原变成了一片泥泞的沼泽,“虎”式重型坦克56吨的体重太过笨重,很容易就会陷入到泥沼之中,追击沃罗涅日方面军的计划被迫搁浅。与此同时,中央集团军群的南下被朱可夫牢牢地挡住了,苏军在勒热夫战役中伤亡170多万人,最后终于吃掉了勒热夫-瑟乔夫卡这个坚硬的突出部,让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开始后撤。

       希特勒被这次哈尔科夫反击战的胜利所鼓舞,加紧谋划下一次大战,这位赌徒急于翻盘,却不知道德军在前线也损失了大量精锐部队,还以为自己胜券在握。德军随即选择了主动进攻库尔斯克,南方集团军群铆足全力想要翻盘,此战也是二战最大规模的对攻战役。

       但让德国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刚刚吃了哈尔科夫大败仗的苏联却选择了防守,早已准备好了三道坚固的防线等着德国人上钩。虽然德军在7月份的库尔斯克会战中表现依旧耀眼,但在苏联红军顽强的反击下陷入苦战,最后不得不吞下失败的苦果,至此德国彻底丢掉了战略上的主动权,苏德战争开始进入到了苏联反攻阶段。


曼施坦因的巅峰之战:10万德军打败50万苏军,德军伤亡仅1万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