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华为”中兴通讯年报报喜

2021-03-22 23:34 作者:进击的诗与星空  | 我要投稿


星空君最近负责了一个5G工业互联网的项目,在和电信运营商焦头烂额一稿一稿的出方案的时候,惊讶的发现,5G已经在很多领域悄悄的铺开了。

 

5G目前渗透最多的领域,是什么?

 

居然不是手机,而是5G专网。

 

在华为任正非跑到煤矿打通矿区行业的5G工业互联网方案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5G专网来实现工业互联网方案。背后为运营商做支撑的,基本上就是华为和中兴。

 

所谓5G专网,就是电信运营商为企业客户使用5G技术量身打造的无线专网,从某种意义上讲,和WiFi很像。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用成本更为低廉的WIFI,非要用5G?

 

 

 

5G最大的特点有三个:高带宽、低延迟、多接入。

 

在5G专网普及之前,很多大型企业已经组建了自己的WIFI专网,但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WIFI网络的缺点也非常明显,主要包括不够广、节点切换不稳定、带宽不足等。

 

 

 

据国外已经落地的工业化组网方案来看,使用运营商的专网替代自建WIFI已经是大势所趋。

 

在5G专网普及之前,有些国际巨头甚至采用4G专网技术过渡取代WIFI,即便是WIFI6,在5G专网面前,也在综合性价比方面败下阵来。

 

其实这样的操作,和上云有点类似。你单独拎出一台服务器来,可能比云上的个别服务器配置要高,但综合下来,自建服务器的性价比就不高了。

 

当企业规模庞大到一定程度,对无线内网的稳定性需求比较强,那么,传统的自建WIFI模式,在运维方面就具有先天劣势。

 

很多传统的物流业、制造业不得不维持一个规模不小的IT团队来运维调试这些网络设备,如果改为5G专网,由运营商运维,更加专业,综合成本被摊薄。

 

星空君一直在关注5G专网在传统行业的落地,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一边是键盘侠们一遍又一遍的论证WIFI比5G的优势,另一边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工业互联网方案采用5G专网淘汰WIFI。

 

资本是聪明的,资本是逐利的。

 

很显然,5G已经是真真切切的来了。

 

所以,中兴通讯发布的2020年年报中,几乎通篇都是5G的内容。

 

一、业绩回暖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星空数据

 

经过2017年众所周知的打击,公司业绩缓慢回升。到了2020年,公司已经基本上修复了发展势头。目前,公司大约67%的销售额来自国内,33%的销售额来自海外。

 

和2017年相比,公司海外销售额下降了一半多(损失主要来自欧美)。

 

这意味着,公司的销售结构,越来越安全了。这也让星空君对内循环这个概念,有了充分的认识。

 

只要你有足够的市场,就可以进行足够的循环。

 

中国人口比欧美人口总和还要多,富起来的中国人,消费需求越来越强大之后,市场空间完全有望接近甚至超过欧美市场。

 

整体来看,中兴的年报没有太多可解读的,稳中向好。现金流史上最佳,资金储备史上最强。

 

二、5G的标准之争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信部科技司发布了《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指出,要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基建标准制定,大力开展5G及下一代移动通信、“IPv6+”及下一代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和智能终端未成年人保护、电动汽车和充换电系统、集成电路等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年龄稍大点的,应该都还记得3G时代工信部(当时还叫信产部)强推的TD标准,中国移动采用这个标准,差点闪了腰。年纪再大点的,可能还会记得WAPI标准,就是因为这个标准,当年IBM出了一批不支持WIFI的笔记本电脑。

 

后来两个国产标准都没能形成原设想的影响力,国际标准后来又顺利进入中国。

 

当时,包括我在内的不少年轻人,对这种重复造轮子的做法比较反感,甚至认为这类标准全盘接受更好。使用国外的标准,可以避免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等。

 

事实证明,那时候是真的年轻。

 

如今,大家已经都明白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当我们的华为、中兴等企业成长起来,开始参与制定标准的时候,却发现这竟然是一个血雨腥风的领域。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敬佩,总有一些高瞻远瞩者替我们负重前行。

 

未来的5G新基建时代,得标准者得天下。

 

直到现在,在很多社区,很多人还在吵吵5G必要性的时候。不知道是真傻,还是装傻。

 

而在更高层次,关于5G的标准之争,已经激烈的开始了。这其实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失败者是没有未来的。

 

2G时代我们几乎没有能够参与产业链的企业,3G时代我们开始有企业参与建设,4G时代我们又众多产业链企业,5G时代,将是由我们主导。

 

 

 

主导的前提,是市场。

 

只有市场足够大,才有可能主导标准。反过来,主导了标准,国内的产业链企业就会受益。标准的本质,是企业的经济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主动推动5G行业快速发展,一切都是为了扩大市场,主导标准,从而实现产业链的腾飞。

 

三、中兴的技术实力

 

中兴在年报中披露了众多领域的专利,仅摘录一部分5G方面的内容,供大家理解:

 

中兴通讯位列全球专利布局第一阵营,是全球 5G 技术研究、标准制定主要贡献者和参与者。截至 2020 年底,本集团拥有约 8 万件全球专利申请、持有有效授权专利约 3.6 万件。其中,芯片专利申请 4,270 余件,授权的芯片专利超过 1,800件。根据国际知名专利数据公司 IPLytics 在 2021 年 2 月发布的报告,中兴通讯向 ETSI 披露 5G 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位居全球第三。

 

星空君想提醒的是,中兴通讯是“小华为”,在数字的背后,更加强大的华为,在5G领域,拥有者不可撼动的领先者的优势。

 

销售额超过8000亿的华为,从经营规模上来说,体量大约是中兴的7、8倍。其中一半营收来自消费者业务,即便是最差的情况,华为壮士断腕彻底失去手机为主的消费者业务,靠4000亿左右的通信和企业级业务,依然是全球最强大的高科技企业之一。

 

四、努比亚品牌回归

 

年报显示,公司在2020年花了5.5亿收购了努比亚28.43%的股权,收购后,对努比亚的持股比例变为78.33%,从参股变成了控股。

 

比较大跌眼镜的是,年报中公布的数据显示,努比亚的年销售额已经萎缩到了3356万… …

 

 

数据来源:中兴通讯年报,单位:千元

 

 

也就是说,公司花了5.5亿,无非就是买回品牌。

 

努比亚是一个非常著名的非洲地名,甚至被一些科学家考证为人类的起源之地。

 

星空君第一次知道努比亚,是研究东阿阿胶的时候,在一篇关于中国家驴起源的论文上了解到。

 

该论文通过基因检测证实中国的家驴的祖先,并非亚洲野驴,而是是努比亚野驴。

 

 

 

 

2021年,中兴通讯终端业务将全面回归中国2C市场,致力于打造科技、品质、年轻的全新终端品牌形象,围绕“1+2+N”的智能终端产品布局,进一步完善终端产品队列,整合智能手机、个人+家庭数据,以及丰富的周边生态产品,配合中兴云,构造完整生态和场景,帮助用户实现5G全场景智能生活方式的无缝体验。

 

在渠道政策层面,中兴通讯将抓住5G换挡机会,统一操盘中兴、努比亚、红魔三大品牌,通过国代、省代、直供等多渠道合作,全面展开运营商和公开市场运作。

 

星空君猜测,中兴想要填补华为在欧洲留下的空白。


“小华为”中兴通讯年报报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