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关O抗原特异性多糖链合成的遗传学研究

2023-01-06 14:59 作者:科德角国际内毒素检测  | 我要投稿

O抗原特异性多糖链合成有关的基因分为三类(表1-2,图1-7):①与NDP-单糖合成有关的基因,这类基因的命名按其参与合成的糖命名,如与Dtdp-L-鼠李糖合成有关的基因命名为rmlA -D。②与NDP-单糖转移有关的基因,这类基因统一命名为wb※※,其产物为糖基转移酶,参与O抗原重复单位合成中的糖基转移。③与多糖链加工有关的基因,命名为WE※※,包括多聚化反应,糖链输出等功能,如多聚化酶基因命名为Wzy。其中第一、第二类基因在过去的文献中命名为Hb基因。与核心多糖合成的基因类似,参与O抗原合成的基因集中一相近的区域,位于染色体上44~48分钟处。

 关于脂多糖合成的调节机制目前研究较多的是RfaH对操纵子转录的正调控作用。无论是在核心多糖合成的操纵子如waaQ操纵子还是在O抗原合成的操纵子大肠杆菌O7的rml操纵子),其中第一个基因的上游都含有一段非翻译序列这段非翻译序列在不同的操纵子中长度可以有所不同。有一对相对保守的39bp序列称为JUMP Startjust-upstream of polysaccharide-associated gene starts。JUMP Start中有一个8bp序列5'-GGGGGTAG-3'被命名为OPS元件operon polarity suppressor element ),如果缺失OPS元件其所在操纵子中的基因转录会停止或者靠近OPS元件的基因转录水平下降,而远端基因的转录几乎完全停止即所谓的转录极性。非翻译区序列的mRNA形成不同数量的茎环结构如waaQ操纵子中有3个rml操纵子中有4个),这些二级结构可以导致其转录的终止。OPS元件的功能是把RfaHRhoRNA聚合酶聚集在其附近形成一个更具有向前推进力的转录复合物从而通过上述茎环结构实现操纵子下游基因的转录。茎环结构的数量不同导致了操纵子转录对RfaH的依赖性不同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RfaH突变株中脂质A核心的合成不被完全封闭。


有关O抗原特异性多糖链合成的遗传学研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