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生习作115 |《苏堤与东坡》

2022-03-31 17:18 作者:永波老師  | 我要投稿


苏堤与东坡

作者:林同学          指导老师:永波老師

①多年以前,一代文豪苏东坡伫立在西子湖畔,举目遥望刚刚竣工的长堤之时,或许怎么也不会想到眼前这道长堤,会在多年以后,成为世人领略风光的好去处。

②炎炎夏日,我与父母踏上苏堤,饱览胜景。

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优美的诗章,似乎是为西湖度身打造的。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微风拂过,送来缕缕荷香,四下氤氲着沁人心脾的味道。极目远眺,杨柳袅娜,水平如镜,蛙鼓喧天,鸥鹭翔集,亭台楼阁印在水中,如经画师之手,不失其真,却又多了几分韵味,真别是一番风景。

④近对岸,一座看似颇有年头的石碑屹立一旁,我踱步上前,细读之,原是一篇记载苏堤历史过往的碑文。指尖轻抚石碑,在起笔藏锋间,我的思绪纷飞,回到九百多年前...

⑤彼时,苏东坡再访杭州。作为地方知州,你望着水草丛生,淤泥阻塞的西子,暗下决心要让西湖重现昔日美貌。于是,你当机立断,召集人手,着手解决这几百年来历任地方官认为不可能也不愿意做的浩大工程。工程浩大,险阻万千,但你毫不畏惧,亲自率领军民下湖排淤,众人劝你不必亲自参与,恐失文人体统,你却不顾蜚语流言,光了膀子,扛着锄头,随众人一锄一镐地忙碌起来。

⑥那一日,倾盆大雨来袭,上游发洪,水位骤升。你撇开左右劝阻,顶着暴雨四处奔走,与身旁近百号人径自跳下湖中,筑起一道防洪堤,终以血肉之躯护卫了杭州一方百姓安宁。他人笑你太疯癫,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偏要拿身体与洪水对抗;你笑他人太无情,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⑦终了,你站在这造福一方百姓,养育一方生灵的长堤上,领略着眼前美景,轻捋髯须,颔首微笑,在那个细雨连绵的日子里,你提笔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⑧一声鹭鸣,将我从遐想中唤醒。或许苏东坡一生的文学成就与卓越政绩,后人难以望其项背,但我们只要站上这座长堤,走一走,看一看,嗅一嗅,仍能领略到他的风采,仍能领略到他一介文人却不输帝王的政治担当。或许,我们曾所认为的个人担当,也不过是一点萤火,但实际上却如苏轼一般,要闪耀得多。

⑨步过苏堤,路过东坡在杭州的那些日子,此时蝉鸣聒噪,荷香远溢,一如九百年前那个夏天一般,我所领略到的,不止是苏堤胜景。

【初稿及修改建议】

领  略

①多年以前,苏东坡伫立在刚刚竣工的长堤上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这长堤,会在多年以后,成为后人领略风光的好去处。【开篇虚拟场景切入,拉开时空张力感,设计点题】

②炎炎夏日,我与父母踏上苏堤,两侧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句引用,增加文章文学性】微风拂过,一缕荷香沁人心脾,驱走心中的燥热。蛙鼓喧天,鸥鹭翔集,别是一番风景。【视觉+嗅觉+听觉,长短句式,骈散结合,打出句子节奏感】极目远眺,杨柳袅娜,水平如镜,亭台楼阁印在水中,如经画师之手,不失其真,却又多了几分韵味。【巧用比喻,大处着笔,写出整体感受】近对岸,一座石碑挺立一旁,走上前去,细读之,【小厨切入,文言句式,使句子雅化,富有中国风】原来是一篇记录苏堤过往的碑文。我思绪也不禁随着文字回到了九百多年前。【睹物回忆,由此及彼,自然衔接做层级转换】

③再来杭州,作为知州的你,苏轼,【第二人称,此处句子需调整】望着水草丛生,因淤泥阻塞日渐消瘦的西子,心中下定决心,必让西湖重现昔日美貌。【交待缘起】于是,你召集人手,着手解决这几百年来地方官认为不可能也不愿意做的浩大工程。但你毫不畏惧,亲自率领军民下湖排淤,众人劝你不要亲自参与,恐失了体统,你却光了膀子,扛着锄头,跟他人一起一锄一镐地干;【虚拟场景具象化手法,深度刻画人物】暴雨来临,上游发洪,水位骤升,你不顾左右劝阻,顶着暴雨四处奔走,就着百号人,【设计波澜】跳下湖中,筑起了一道防洪堤,护卫了这杭州一方百姓。【客观事件→主观评价】他人笑你太疯癫,文弱书生去拿身体与洪水作对,你笑他人太无情,善事既成,却深藏功与名。【引用】终了,你站在这造福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生灵的长堤上,微笑,细雨连绵,【虚拟场景具象化,此处可设计点题】你却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引用】

④一声鹭鸣,将我从遐想中唤醒,【时空转换,由想象拉回现实】或许苏轼的所作所为【用词可以调整】,我们无法企及,但他的这座长堤,仍能让我们领略到他作为文人,却不输帝王的担当的冰山一角,【上价值,作升华】使我们倍受震撼。或许我们所曾认为的自己的担当,也不过是一点萤火,但实际上却如苏轼一般,要闪耀得多。【比喻与类比,点主题】

⑤步过苏堤,我所领略到的,不止是苏堤。【独句成段,点到为止,言约意丰】

总评:写景+怀古+哲思的笔法,前端设计环描导入,中段展开虚拟想象,结尾点明主题并作升华,结构清晰,分段可以再添加;对于“领略”二字的点题,有浅有深,立意富有层次感;语言表达较好,个别句子可再锤炼润色。

| 手稿留存:

1/3
2/3
3/3
“大改改立意 | 中改改逻辑 | 小改改字句” 

上一篇:学生习作114 |《魅力皮影戏》

愿做你成长路上的一盏灯! 

学生习作115 |《苏堤与东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