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

我⼀直觉得多看书不会错,毕竟腹有诗书⽓⾃华。定期的把自己生活的空间收拾整齐,然后坐在那里读着喜欢的书,就会觉得非常享受与投⼊。
窗外很明亮,春日的光线透过枝桠间的缝隙,粉嫩的桃花和清丽的梨花在枝头上缠绵盛开。手捧《城南旧事》,我便走进六七岁的小姑娘——英子在北京度过的数载时光。

小说由五个独立的小故事构成,却篇篇透出别离的感伤。
小女孩英子跟随父母漂洋过海来到北京,住在老北京城南的椿树胡同里。这里的一切,都让英子感到新奇,也是林海音回忆往事的绝佳材料。
惠安馆门前的疯女人,常被打骂的小伙伴妞儿,西厢房的小油鸡,雨中的奔跑……英子的误打误撞让因恋人抛弃、孩子被送的有些痴癫的秀贞与玩伴妞儿重逢,却又在一瞬间分离,童年玩伴就这样离我而去了。

我们看海去,英子与隐藏在荒草丛中的小偷订了“我们看海去”的约会。他做小偷是为了养家糊口,供自己的弟弟上学,母亲口中的坏人在英子的印象中并非如此。好人,坏人,人太多了,很难分。因为把捡来的铜佛给了便衣,不经意间又害了小偷。小英子躲在墙角,含着泪花的眼里,又一个朋友离她而去了。

当冲破旧家庭的藩篱、追求新生活的兰姨娘走进英子的家庭,年幼的英子就开始觉得妈妈有些可怜。怀着孕的妈妈在厨房做饭,兰姨娘却和爸爸在抽鸦片烟,至此,英子开始讨厌起兰姨娘。
如何及时挽救这种状况呢?
聪明的英子有意撮合兰姨娘和德先叔,机智的化解了这场危机。可是后来,兰姨娘和德先叔准备离开北京的时候,英子却心生落寞,马车飞驰而过,只剩一路的烟尘。

英子家的女佣人——宋妈,抛弃自己的儿女、家庭,到林家去当佣人已经四年。辛苦赚钱养活乡下的丈夫和孩子。然而她的儿子小栓子淹死了,女儿小丫头也被丈夫“黄板儿牙”给卖了。从此树荫底下再也听不见冯村后坡上小栓子放牛的故事了,再看不见她请爸爸给写平安家信的画面了。她没有流泪,没有大哭,更没有一句话,只是呆呆的看着手上的镯子。
几经辗转,寻子无果后,宋妈决定回乡。雪后的地面印下了一个个清楚的脚印,我深爱的宋妈也离我而去了。

一年级的时候,英子就积极参加送老生活动。转眼间,自己也就小学毕业唱起了骊歌。然而此时严厉又慈爱的爸爸却永远的离开了自己。六年级的英子被放上长女的家庭责任,爸爸的花儿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童年就此远去。

开始看的时候天还亮着,然后再抬头天就⿊了,读罢全书,整个背直不起来,感觉进⼊另⼀个世界。原来让⼈茶不思饭不想的不只有爱情,还有读书!这种感觉挺幸福的。
写在后面:
人⽣的路途,经历⽆数的驿站之后,依旧值得怀念的还是那些⻘砖围成院儿的那些日子,它们化成我们这群孩子回忆⾥最有温度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