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 | 张钦版《普通心理学》第1章【考生必看核心考点】来啦!建议收藏!
各位备考首师大347的小伙伴们大家好!
大家普心复习得怎么样啦?
咱们都知道首师大347的普心参考教材——张钦版《普通心理学》独树一帜,我们很难找到相关的复习经验,尤其是许多跨考的小伙伴反映在看书的时候很容易犯困或者不知道看什么,强化阶段不知道重难点该怎么把握。
那今天学姐就带大家过一遍张钦版普心第一章—心理学的性质的重难点,这样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就可以知道知识点如何取舍,帮助我们节约大量的复习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
建议收藏,超级干货!
第一章 心理学的性质
名词解释
自然观察法:所谓自然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对有机体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和记录。自然观察法是一种常用的描述研究方法,他能对行为进行描述,但是并不能解释行为。要想解释观察结果,还需要通过其他研究方法分析所获得的信息。
实验法:是心理学家在控制条件下对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探查的方法。在实验中,实验者操纵和控制所选择的变量,以确定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心理测验法:只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们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可以分为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三个方面。
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学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创立的。该流派的基本观点是:心理学应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本主义学派强调充分发展个人潜能并获得最高个人成就的过程,即自我实现。每个人本来都具有这种潜能,而人本主义研究的目标就是 要找到能够帮助人们发挥出这种潜能的方法。(每个流派的概念都要能够解释,都有考查的可能)
简答论述
简述当代心理学的主要视角
【2014年真题】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答: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主要视角如下:
(1)生物学视角:生物学视角关心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寻求通过对大脑活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研究,在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及进化论的基础上解释行为和心理活动。通常把生理心理学、生物学、神经学和其他研究脑内过程的学科一并叫做神经科学。
生物学观点的一个重要变种是受进化论观点影响的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许多特质都来自人类遥远祖先的遗传特性。
(2)行为主义视角:强调对可观察行为的科学研究和行为的环境决定论,认为行为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是由人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强调奖励和惩罚对塑造行为的作用。
(3)心理动力学视角:源于弗洛伊德思想的心理动力学视角强调对内在冲动、欲望和冲突的探查,特别是对无意识地研究,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冲突性的个性力量控制的。
(4)人本主义视角:人本主义视角关注人的主观的和有意识的体验、人类的问题、人的各种潜能以及人的理想。认为行为是由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对世界的主观知觉及个人成长的需要决定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敦促心理学对情感和自我概念给予更多的关注,强调人进行重要抉择时的自由意志。
(5)认知视角:认知心理学家把人的心理看成主动的问题解决系统。相信个体的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决定着行为。关心人的认知过程,希望了解诸如我们如何引导注意、如何知觉、如何记忆、怎样思维和解决问题等心理活动。
简述心理学研究的类型
答: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研究的类型如下:
(1)描述研究:科学起于描述。心理学中的描述研究主要是对处在自身生活状态中的有机体进行研究,从而描述其行为和心理活动。
(2)相关研究:相关研究就是要发现两种人格特征、两种行为或两个事件之间的相关程度。首先,测量感兴趣的两个因素,然后,运用统计技术探查他们之间的相关程度。
(3)因果研究:心理学家总是在试图解释人类各种行为的原因,因果研究就是要发现行为的原因,发现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回答有关“为什么”的问题。寻找因果联系最清晰明了的方法就是做实验。通过操纵所关注的变量和控制其他无关变量,研究者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些变量所产生的影像上。
简述心理学的几种主要研究方法和优缺点
答: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如下:
(1)自然观察法:所谓自然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对有机体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和记录。在对人类行为的研究中大量地使用了自然观察法。事实上,一些人类行为只有通过自然观察才能进行研究,因为在非自然条件下进行研究是不道德的或不切实际的。
(2)实验法:是心理学家在控制条件下对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探查的方法。在实验中,实验者操纵和控制所选择的变量,以确定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由实验者有意改变或操纵的条件被称为自变量或独立变量。自变量的大小、范围或取值是由实验者决定的,他被认为是引起行为差异的可能原因。
(3)调查法:要求人们完成测验、问卷或访谈,从而了解他们的行为和观点,常用在描述和相关研究中。调查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大量资料。
(4)个案研究法:针对一位被试的各方面情况进行深入探讨。是一种古老的描述研究方法。注意:补充优缺点。
(5)心理测验法:只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心理测验按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规模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等。
注意:这一块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考查的可能性更大。
简述心理学的目标/任务
答: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主要目标如下:
(1)描述:心理科学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描述自然。心理学家可以这样精确地描述一个行为以及该行为发生的情境。
(2)解释:心理科学的第二个任务是解释心理或行为事件的原因。我们在研究儿童的行为时,就要解释为什么孩子在某个特定阶段会表现出特定的行为,是什么导致了成人的精神错乱,为什么有些人在别人介绍时会表现出某种特有的举动等。
(3)预测: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任务就是预测心理或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我们预测心理和行为的准确性是解释他们的科学性指标。
(4)控制:心理科学的第四个任务的控制。如果我们完全了解了一个事物的变化规律,那我们就可以创设让他发生发展的条件。因此,在心理和行为研究中,我们就知道怎样改变条件使该行为发生、增加、减少或消除;就可以寻找影响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可以寻找减轻精神病的症状或在社会环境中改变个人行为的方法。
因此,心理科学研究的全部任务就可以概括为心理学家通过经验的形式,以客观系统的对心理和行为现象进行描述、解释、预测、控制。这也是研究的最终目的。
(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只能展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