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泪,老人累,隔代抚养的爱与痛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有用户给柠檬留言,说自己白天需要上班,只有晚上回到家才有时间陪伴女儿,平时都是爷爷奶奶帮忙带孩子。但是现在发现女儿身上似乎是被惯出了一些不好的毛病,比如:需要家长追着喂饭,一哭闹老人就哄着,还特别爱看电视玩平板电脑……虽然她不满意老人的教育方式,但是自己又精力不够,现在她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矛盾的问题,怎么才能减少对孩子不好的影响?
其实,隔代抚养的问题,在中国非常的普遍,据一项在全国范围内调查“隔代抚养”的结果揭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大的。在如今的社会,隔代抚养已经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既然无法回避,柠檬觉得,只有在接纳现状的基础之上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我们不能否认老人带孩子的辛苦,而且老人带孩子帮助宝爸宝妈省却了很多烦恼,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隔代抚养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一点,两代人的育儿观念存才较大的差异。这不难理解,年龄和生活经历摆在这里,要想完全一致才是不可能的,老一辈人的观念更多的是从前人的经验归纳总结来的。而现在的父母应该接受教育的程度更高了,会更加注重科学的养育方式。
第二点,老人容易宠孩子。每一个孩子对老人而言都是块宝,手心里的掌上明珠,宠都来不及呢,更不可能去打了。老人宠孩子的表现主要是孩子一闹,立刻满足他们的要求;不好好吃饭,连骗带哄,追着喂饭都是有的;犯了错误,根本就舍不得打骂……
第三点,孩子和父母不够亲密,不利于以后的教育。因为一直是老人带大的,所以孩子和老人的联系更加紧密,等到孩子回到父母身边时,父母再想让孩子改正身上的坏毛病真的很难。稍微指出一些不对的,孩子就一哭二闹三打滚,根本等不到教育开始。此外很多妈妈都感到很痛心,自己那么苦那么累生孩子,工作赚钱养孩子,结果孩子却和自己一点也不亲,真的令人心酸。
既然了解了隔代抚养可能会带来这些不好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这样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首先,父母要理解老人,在理解的基础上和老人沟通,一起解决问题。虽然我们都会抱怨老人们在带孩子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也不能忽略了他们的辛苦付出。当我们的想法和老人不一致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指责,没有人喜欢被别人批评,所以不要期望指出老人带孩子不合适的地方能让他们改正。两代人的育儿知识来源就不一样,争吵也解决不了问题,不如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讨论,分享一下自己育儿知识的来源,了解一下父母的真实想法。老人未必就不能接受现在科学的育儿方式,只是需要你通过能让他们接受的方式讲出来。
然后,父母在有限的时间里,需要担负起主要的责任。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父母能够抓住有限的时间,陪伴孩子,那么其实很多隔代抚养造成的糟糕影响,一开始就不会出现。另外,父母的陪伴也能满足孩子对情感的需求,有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父母因为平时不能陪伴孩子觉得亏欠太多,想通过物质来补偿孩子,这是不对的。这种补偿心理的坏处在于把孩子想象的过于脆弱,而这些补偿也不一定就是孩子最需要的。其实,如果觉得最近陪伴孩子少了,只需要在回家的时候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接纳的怀抱,然后轻轻地告诉孩子“妈妈爱你”,这就足够了。
隔代抚养的问题并不可怕,在接纳的基础上,和老人沟通正确的教养方式,并且在有限的时间内用心去陪伴孩子,就有可能避免隔代抚养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