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北胜迹」“西北学宫之冠”武威文庙始建于西晋永康二年(公元301年)

2022-06-22 19:47 作者:大马文化  | 我要投稿


武威大马文化传媒

NO.0006 - 西北胜迹


关于凉州文庙的始建时间,很多文章中写是在明正统二年至四年(1437年-1439年)。这一观点来自《重修文庙碑》:凉城—文庙,始于有明正统四年,兵侍徐公晞,迨成化六年,史徐公廷璋,重加廓修。”其中,关于【凉城】来源于《后汉书·光武帝纪》唐朝李贤注释中说:“武威郡,故城在今凉州姑臧县西北,故凉城是也”。


实际上,凉州文庙始建于前凉。嘉庆五年(1800年庚申)岁次庚申六月中浣立《泮池水利碑记》记载:“五凉为人才薮,建修——文庙,即立泮池;有泮池,即有泮池之水;水取之金渠,沟从城南,逦迤入池。”


「五凉为人才薮」说的是五凉时期(前凉,后凉,北凉,南凉,西凉)武威这个地方人文荟萃;「泮池」既为「泮宫」典故“思乐泮水”就出于此;「金渠」水源来自凉州城南天梯山金塔河;「逦迤入池」指凉州文庙的泮池是有源头的活水,连绵不绝,寓意凉州城内【学风盛,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探寻凉州文化的源头活水,定要问问「五凉为人才薮」。因为凉州文庙始建于西晋永康二年(公元301年),是凉州刺史张轨下令修建的。


凉州刺史张轨,安定郡乌氏县(今宁夏固原东南彭阳县)人也。张氏家族,在战国时期就颇为显赫。张轨鼻祖张仪师从鬼谷子,得纵横之术,以“横”破“纵”。张仪的孙子张苍,受家学影响,得以拜在荀子门下学习,李斯、韩非等与张苍师出同门。张苍增订、删补《九章算术》,收贾谊为弟子。说武威张氏是【贵门胜族】这一点都不夸张。


儒学就是武威张氏的家学,受荀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影响。张氏在儒学造诣上,更是超越了前人。“《晋书·卷八十六·列传第五十六》:(张轨)以宋配、阴充、氾瑗、阴澹为股肱谋主,征九郡胄子五百人,立学校,始置崇文祭酒,位视别驾,春秋行乡射之礼。”

现在我们看到的凉州文庙,是明清时期的建筑遗存。


一进山门,上书写道“斯文主宰”提示进入文庙的人要举止文雅。二进过殿,“云路”、“天衢”暗示莘莘学子要认真学习。三进“桂籍”,观“武威历代进士名录”看文人墨客留下的牌匾感受西北首府武威的蔚然学风。



来到状元桥,看桥下泮池疏通风脉,育养英才,采芹采藻,咸于斯焉。每年的临近高考、中考,武威的学子便会齐聚于此为学业祈福。从桥上走过,在桥两侧系上红丝,以祈求孔子佑护。

书城不夜,金榜题名。愿天下学子,有所求皆如愿!*本文如有错误遗漏。还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西北胜迹」“西北学宫之冠”武威文庙始建于西晋永康二年(公元301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