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企业,如何通过供应链,每月多挣几十万?
烧烤,是社会餐饮之中,综合盈利能力较强,最具开发潜力的餐饮市场。
数据显示,2022年烧烤品类市场规模为2039亿元,2023年,随着“淄博烧烤”的走红,也拉开了今年烧烤旺季的序幕,全国烧烤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300亿元。
而它似乎又是所有餐饮企业中较为弱势的业态之一。特殊的经营时间、人员流动性大、成本管控难、标准化程度低,无形中给烧烤行业带来巨大压力。
站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路口上,供应链管理成为了突破口。

1
直击烧烤企业之痛
1. 特殊的工作时间,加大管理难度
一线员工从下午两三点开始上班,一直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结束一天的营业后,要进行报货、盘点等工作,凌晨时分人已非常疲累,工作效率降低、出错概率升高不可避免。
管理人员白班工作,与一线员工的夜班工作时间发生交叉,不够同步的工作时间让监管更加困难,另外,还会导致营业数据、报表的时效性低等管理问题。
2. 人员流动大,降低管理效率
高强度的工作,让烧烤行业人员流动性极大。
而人员流动带来的是技术和经验的流失,不仅影响整个企业的管理效率和产品质量,而且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和工作量。
3. SKU多,成本难把控
相比普通正餐行业,烧烤行业食材的sku要高出3、4倍,且以肉类、海鲜为主,这类食材成本相对较高,管理不当,会导致大量食材损耗以及成本浪费。
4.标准化程度低
烧烤行业例如穿串、烤串长期依靠人工和经验,导致人才、工作方式和菜品口味都难以复制,标准化程度低,企业扩张的难度变大。
2
餐链,解决供应链之痛
烧烤作为一个入局者众多的赛道,历来竞争十分激烈,在2023年内卷加剧的情况下,更应该积极打造标准高效的供应链。
而餐链供应链管理系统可帮助烧烤企业升级供应链管理方式,降本提效。
1.员工提早下班1小时,幸福感飙升
餐链系统可自动执行一系列供应链流程,减少员工手动处理繁琐事务的时间和精力。
▶手机智能报单,原来1个多小时的纸质报单工作,现在10~20分钟搞定。
▶手机+智能秤收货,原来1个多小时的收货工作,现在20~30分钟搞定。
▶手机+智能秤盘点,原来2个小时的盘点工作,现在20~30分钟搞定。

凌晨困倦不堪的一线员工早下班几十分钟甚至1个多小时,对生活的幸福感和对工作的满意度都在提升。
2.自动化工作流程,为企业减人减负
餐链的自动化流程,还可以降低对人工的依赖,减小企业因人员流动带来的影响。
诸如订单汇总、分配供应商、出入库信息录入等工作皆可由系统自动完成,大大减少了采购和库管的工作量。
系统自动完成账单录入和对账,财务再也不用花大量时间在重复工作上,原来一个财务管1家店,现在就可以管3家店。
企业甚至可以裁撤诸如录单员这个工作岗位,每个月节省上万元的人力成本。

3.成本精细化管理,老板放心又省心
餐链设置菜品标准成本卡,对接烧烤门店前端收银系统,通过对比理论消耗与实际消耗,实现成本精细化管控。

举例:某烧烤店平均一天采购25kg羊肉,按每串羊肉串25g用料来算,本可以穿1000串羊肉串,但实际上只穿了900串,那消失的100串去哪了呢?餐链又是如何定位损益在哪的呢?
系统自动核算理论消耗为:
25g×900串=22500g=22.5kg
损益:
22.5kg-25kg=为-2.5kg
而这2.5kg的损益无非出现在餐链管控的10个环节中:报货、收货、出入库、粗加工、细加工、投料、退菜、保管、盘点、成本卡。通过系统数据一一排查。在过程中,还可通过成本预警 ,直接找出损益。
假设通过排查,0.5kg损益出在收货出成率不达标上,1.5kg出在多投料上。企业可追究这两个岗位负责人的责任。
问题解决后,餐厅每天可以多串(0.5kg+1.5kg)×1000÷25=80串羊肉串,假设每串羊肉串售价4元,每天也就可以多赚80×4=320元,一月多赚320×30=9600元,一年多赚9600×12=115200元。
这还只是一个sku,把每个sku管控起来,一个月多赚几十万也是有可能的。
4.数据赋能标准化
烧烤企业想要做标准化,前提是数据。
餐链提供准确、全面、可靠的数据,帮助识别和分析企业供应链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从而实现过程的优化和持续改进。
基于数据的分析,定位问题、找出根本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推动标准化的顺利实施。
餐链通过数据,摆脱经验的束缚,提高烧烤行业的标准化程度,实现人才、口味、门店的复制,扩大规模。
3
这些烧烤企业都在用餐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