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又是一个师妹的故事53

2020-01-21 23:32 作者:逍遥冷翼  | 我要投稿

只是一个故事, 无真实人物关系, 无准确时间线,切勿当真,切勿入戏,切勿上升。 



“哎呀,讨厌吧你!”朱子言被张九龄逗乐了,本来因为练习进行的不顺利,就不太开心,这会儿笑出来也没那么憋屈了。“谁说没给?菜刀、案板、炒勺、铲子都给了,你要?分你几个?”

“不要不要,给我那不糟践了!”看朱子言缓过劲来,张九龄也松了一口气。

“甭客气,又不是外人!”

“恩?”

“是不是!师哥!”

“嗐,我以为你又……是,是师哥!”

“以为我又要说‘内人’是不是?”  朱子言眼珠一转,“你不是‘内人’,大林才是你‘内人’!”

“去你的吧!”


这边叮叮嗒嗒的板儿声停了下来,楼上传来了一声哈欠,张云雷嘴里边嘟嘟囔囔的走下楼来。

朱子言一见赶紧把板儿撂下了,“呦,你看把辫儿师哥吵醒了。”

“这都几点了,不是饿醒的?”张九龄嘴硬,不肯承认是他俩吵醒的,  现在这时间确实该吃午饭了,要说是饿醒的也有可能。

郭奇林抬眼看了看张云雷,  又转向朱子言他俩说,“当然不是你俩吵的,要你俩吵醒的,他现在能这么平静,肯定是早醒了,就是没出来!”

张云雷也不理他,走到朱子言面前,拿起她的那副竹板儿,“这板儿还不错,年头不少了吧?”

“啊,恩。”这还把朱子言给问蒙了。

“学板儿有啥难的,还非得用张九龄?”

张九龄一脸无辜🤷‍♂️。

“来,云字科的师哥教你……”说着就极其自然的打起板儿来,  “叮嗒,叮嗒,叮嗒, 青儿未说话,先把那小脸扬啊,尊了声姑娘细听一个端详啊,咱二人来至在这西湖岸呐呀呀呀儿呦,遇见了风流潇洒俏才郎啊一儿呀儿呦……”

😍😍😍

“西湖好比普救寺,桥栏杆好比粉皮的花墙啊,小书生好比那张君瑞呐呀呀呀儿呦,你比那崔小姐,我比那小红娘呀一儿呀儿呦……”


一段“打新春”唱完, 朱子言两眼都是崇拜的目光,就像当年跟着爷爷去看师父的演出一样,   “辫儿师哥你唱的真好,跟师娘……啊不对,跟师父一模一样!”

“啧,你说的啥……”

还没等张云雷发难,朱子言赶紧转移了话题,   “要说《白蛇传》可真是为戏曲和曲艺做了大贡献了,哪个剧种都有这出……”随即转身坐到郭奇林和王九龙中间,这样可以模糊张云雷的视线。

郭奇林显然看出来朱子言的意图了,顺嘴搭音就往下说,“可不是,老舅会的多,太平歌词、大鼓、京剧都会!”

“诶,也不是都会啊,就是会几句。”张云雷眉开眼笑的,倒是很吃他这套。

说是哄张云雷,其实朱子言心里对他是真的很佩服, 要不是耽误了那几年, 现在早就成了角儿了。“辫儿师哥你也不用谦虚,会就是会呗,我还听过你唱评剧的《白蛇传》呢,唱得许仙!”

“是啊?那都是皮毛☺️”

“那也不容易啊,我觉着评剧的话,你要是唱旦角没准儿更好听!”

“我唱白素贞啊?”

“ 也不仅仅局限于白素贞,  比如说谢瑶环有段唱,愁只愁江南的农民又要受苦难,愁只愁天下纷纷难免战血丹,  愁只愁袁郎在太湖万顷烟波远,愁只愁夫妻们见面难上难。  想到此,愁无限,袁郎啊,点点泪珠湿透衣衫……”(这段是念的,不是唱的。)

张云雷这还听的津津有味,郭奇林听到这却有点儿蒙,伸手拦了下来,“你这背课文呢?哪来的这套词儿?”

张云雷一扒拉他脑袋,“这是评剧《谢瑶环》,大家花淑兰的名段,你不知道吗?”

“我知……知不知道的不重要,我是纳闷儿,这么冷门的剧目,”郭奇林一指朱子言,“她怎么知道的?”

“额……”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看向朱子言,弄得她还有点儿不好意思,“额……我是唐山人……”


又是一个师妹的故事5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