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布袋戏:钜锋里论剑之天人之剑和剑子仙迹

铸剑师铁十三受祖父的好友练邪师之托,去钜锋里寻人传讯,在钜锋里得一孩童指引,行至一条巷子,巷子尽头不闻人声,却闻铛铛铸剑声,伴随一朗朗诗号:
“问剑说剑听剑声,一生酬知己,谈武论武踏武路,万里步归途”

铁十三闻声寻至,只见一气度恢弘的老者,站立于剑炉前专心铸剑,手法绝妙,一捶一打间节奏精妙,自成乾坤,只需一眼铁十三便看出,此老者铸剑之技己臻化境,是世间难遇的铸者。
老者见她前来,停下手中铁捶,拿起刚铸好的剑问:“你看这口剑如何?”
铁十三凝神一看,心中讶异,不禁移步上前再次细看,道:“这是非常劣质的作品。”
老者傲然道:“喔,劣质的作品。”提剑随手一挥,剑气所过之处,坚硬的剑炉如豆腐遇刀,瞬间断裂崩离,老者再道:“分金断玉不过如此,为何还说它是劣质的作品。”
铁十三道“论剑的材质,是好铁,是宝剑,甚至可算是神器,但铸剑的功夫属三流的。”
老者问:“怎么说?”

铁十三道:看这口剑,剑纹流畅,却在剑身一尺三寸之处,有繁乱之像,剑脊虽平,剑尖却歪半分,刃开两面,左右两边各有三寸无锋,分别在手柄以上一尺与尺半之处,重心落于护手,而非护手与剑身交接之处。巧,巧夺天工,拙,拙劣至极。
老者不语,把剑挂于墙上,才道:“你对剑的领悟又更上一层楼了。”
铁十三心中疑惑,听他的语气好像认识我。(这是另一个故事了,感兴趣的道友可以去看老剧《霹雳布袋戏之皇城圣影》咱这次主要是讲这一场惊艳到我的论剑)
老者道:“继续说讲下去吧。”
知音相遇,高手相接,铁十三暂时把心中的疑惑压下,继续道:“剑纹繁乱,将是剑身的弱点,剑尖歪斜半分,出手准头必失,须知高手过招,胜负只在倾刻,半公之差便可能取不到要害,三寸无锋更是可惜,此剑分金断玉,凡兵一旦遇之,必被摧折无疑,留下三寸无锋,是让对手有可趁之机,重心落于护手之处,将减慢出手的速度,虽易于回剑自保,难以前进杀敌。

老者道:照你这么说,此剑岂非一无是处。”
铁十三道:“怪也怪在此处,此剑所暴露的弱点,就连最粗浅的铸剑师也明白其中道理,但我观察先生铸剑,手艺超卓不凡,当世难寻,为何却在这么简单的道理之上疏忽。”
老者道:“你所讲的确实是铸剑的至理,但这样的铸剑方式,却铸不出天人之剑。”
铁十三道:“天人之剑?请问先生,什么是天人之剑?”
老者道:“剑随天,剑随人,合于天道之常,合于人情之常,是谓天人之剑,剑者与剑的本身,天人合一,动静进退皆不逾矩,这就是天人之剑。”
铁十三问道:“要如何铸造天人之剑?”
老者道:“说穿了,其实只有很简单的两个字。”
铁十三道:“请先生踢教。”
老者道:“余地”。
铁十三道:“先生此话何解?”
老者道:“你方才论剑,话语之中充满杀气,能留余地却不留余地,持之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这个道理你明白吗?”
铁十三道:“持之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嗯.......晚辈愚钝,请先生更进一步说明。”
老者道:“剑纹紊乱,是剑身留下缺陷,剑尖歪斜半分,是为不取要害,三寸无锋,保住对手兵器,重心落后,轻功重守,此剑之铸,不为杀人,是为救人。”
铁十三疑道:“不为杀人,为救人?”
老者道:“用剑的人,武德,武术的修为己达上乘,又能本着慈悲之心而动武方能达到天人之剑,到那个时候,出手处处留有余地,剑本身的缺陷又算得了什么?”
铁十三:“如此说来,需要用剑者与剑的配合,方能达到天人之剑。”
老者道:“无人使用的剑,不过是锐利的铁片。”

看过老剧《皇城圣影》的道友们,应该对这段钜锋里论剑的戏有点印象,这是剑子仙迹的古尘剑的亲爹令狐神逸第一次登场,而这一段天人之剑的论剑确实非常非常精彩。
这一场论的不只是铸剑技术,更是为人处事的智慧。
“持之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出自道德经第九章(《道经·第九章全屏》)。
大概意思是: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
用道友我文话素养浅薄的大白话来说就是:自骄自满不如谦卑,要知道把锋芒太露,锐气难以保持长久,更容易被折,不如圆融更自在。
所以,为人处事留三分余地,即能让与自己相处的人舒服,也能让自己更自在,就算有争执,留有余地,他日冤家路窄,凡事也有转寰之机。
要知道,有时候把事情做绝了,绝的不只是别人的路,也是自己的路呀。

就像令狐神逸说的:“用剑的人,武德,武术的修为己达上乘,又能本着慈悲之心而动武方能达到天人之剑,到那个时候,出手处处留有余地,剑本身的缺陷又算得了什么?”
一个人,如果本着慈悲的心行走人世,为人处事处处留有余地,就算那个人不是那么的出类拔萃,没有可以炫耀的地位和财富,没有特别高超的生存技能和美丽光鲜的外表,他也是一个值得尊重的谦谦君子。
这一段论剑,论的是剑,也是人呀,而这其中,把人剑合一诠释得最完美的就是剑子仙迹,也就是古尘剑的主人。

还有就是霹雳江湖里闻名暇尔的“平手帝”们。
所谓“平手帝”就是那些定位很高,事实上实力也很高的先天们,即能把一线大角打败,也能和一个妖道角打成平手,看着武力值很迷,常常被道友们喊破格无底线。
其实,他们只是经过世事变迁,经过江湖情仇的淬洗,历尽人世的悲欢离合,渐渐的懂得生命的珍贵,懂得尊重生命,懂得理解和包容世间万物的姿态,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他的剑和他的人,己臻至天人合一之境而己。
所以,事情不到绝境,敌人不坏到人神共喷,他们出剑都下意识的留给彼此三分余地,轻易不会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