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关于创作了大家都喜爱的《东方智灵奇传》的作者又发布了新游戏的二三事

(本文为2023年上海东深见讲坛分享内容的文字整理,略有补充)
初次见面或者好久不见,我是星期六上线。今天跟大家一起来分享这个话题,“关于创作了大家都喜爱的《东方智灵奇传》的作者又发布了新游戏的二三事”。因为《兽王园》刚刚发售一个星期,还没有多长时间,加上我最近非常忙,确实没有来得及写PPT,就简单和大家聊聊天,这个PPT大家看看就好。

首先咱们场前互动的时候说了,这次这个翻译工作,确实比较……已经开始进展了吧,我只能这么说,大家稍安勿躁,但是角色设定文档之类的信息已经发在了THBWiki上,大家可以去看。一共五个新角色:孙美天、三头慧之子(目前wiki上使用的名字是慧之子,而不是乃或者没有字)、天火人血枪、豫母都日狭美(这个名字实在太难记了,所以我昵称她为“茄子精”)、日白残无。
这次,我知道大家有很多人来,其实是来看我如何解释我在B站发的那篇专栏的。我只能说,我之前对于东方的预测,我自己管它叫做“架构主义预测”的方式,在《兽王园》这次的预测上,遭遇了一些挑战。
比如说我的几个想法,一个是《兽王园》对标《花映塚》,我们能够看出来它们的形式类似,都是对战类,但它内容的整个逻辑是完全不同的。《花映塚》的特色是什么呢?它复现了“红妖永”三作的角色。首先五个自机,灵梦、魔理沙不用说了,咲夜、妖梦、铃仙,前三作的5面,之后三个角色,琪露诺、莉莉卡、米斯蒂娅,前三作的杂鱼,这是第一。
第二,前三作“红妖永”的BOSS,也就是阵营头目级别的角色,一个都没有登场。比如说蕾米没上,幽幽子没上,永琳辉夜没上,妹红没上。但是到这次《兽王园》,三位组长全都上了,亲自出场,然后对应的三个新角色,五位角色中的前三位,都是畜生组织的新组员,这三位组员都在相对广义的幻想乡的范围内。整个的叙事逻辑不一样了,就导致了整个预测的方向出现了失败。
还有一点就是之前说的,就是《弹幕狂黑市》。我之前预测的一个基础就是《弹幕狂黑市》里面出现过的角色,在新作里不会再出现了,因为我觉得ZUN会尽可能多地涉及到之前的角色。
而事实结果是什么呢?是《辉针城》角色压根就没出,《辉针城》十周年大失败,《辉针城》角色一个没出,然后三个阵营头目全都出场了,然后《弹幕狂黑市》的角色,《弹幕狂黑市》的第六集市一共四个角色,萃香、猯藏、早鬼、百百世,就百百世没上,四个角色上了三个。你说这怎么猜?ZUN就是不想让你猜到。
咱们说回来,《兽王园》的故事剧情,延续的是《鬼形兽》和《刚欲异闻》的故事,也就是畜生界组长们的故事。你说《虹龙洞》和《弹幕狂黑市》在这次的故事里面是作为什么样的角色,提供了什么价值?我觉得主要是两点。
第一就是能力卡牌。能力卡牌经过了《虹龙洞》和《弹幕狂黑市》这两作之后,在这次《兽王园》里面,正式地变成了跟符卡一样的基础的游戏背景设定。就像我们知道,《星莲船》那时候,大家都说,《星莲船》的圣白莲,在法界里面一直被封印着,刚刚解封和灵梦打的第一架就会用符卡。
为什么?因为这是个游戏,因为《星莲船》是游戏,这里的游戏不是说这是大家用来玩乐的平台,游戏是一个创作的载体。就像你写一部小说,所有的文字都是出现在纸面上的,你画一部漫画,人物说的话都有一个气泡,而现实世界中,我说话没有气泡,气泡是什么?气泡是漫画这个形式的载体,符卡是《星莲船》这个游戏的载体,能力卡牌是《兽王园》的载体,这是一种游戏中的一种设置。
那么在剧情中的解释方式是,能力卡牌在《虹龙洞》里归天弓千亦管,归正规的“月虹集市”来管,到《弹幕狂黑市》的时候,山童山城高岭的“黑市”接管能力卡牌的时候,能力卡牌就已经融入到幻想乡之中了。
再到兽王园这一次,你们看兽王园的能力卡牌的设定,没有什么特别额外的设定,每一张能力卡牌就是名字以及一句话的解释。在之前的设定里还有很多介绍,比如八云紫的 “画面的界线”,大家都会好奇“界线是什么东西啊?”,都不明白这是什么。到这次都没有了,删到只有一句话。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在这次的剧情中,没有能力卡牌的位置。
整个《虹龙洞》的故事,对《兽王园》是一个,你可以说叫做障眼法也好,迷幻也好。比如这次的故事背景,故事梗概里面说:“大地的所有权归于虚无,之后贪婪的动物灵来了”。那么当你看到“大地的所有权归于虚无”的时候,你能想到天弓千亦的能力是“剥夺所有权的能力”,但你想不到的是这次的最终BOSS是“操纵虚无的能力”。你怎么猜?你看到后一句你也想不到这个“虚无”是和剧情有关系。包括《虹龙洞》最终BOSS天弓千亦的最后一张符卡,在符卡前天弓千亦说,“就让一切所有权归于无吧”,这个“无”字上面有一个上标是“神”,然后这次的最终BOSS是“人鬼”。
他就是不想让你知道,他就是不想让你猜出来,你所有根据前作规律进行推理的猜测,一定会失败,完全失败,因为他整个叙事逻辑改变了。
补充:
第二点,《弹幕狂黑市》给《兽王园》准备了游戏系统程序的框架。比如道中小怪随机出现的设定,比如都没有Replay系统,比如弹幕在吸灵领域里会减速。可以说《兽王园》就是对战版的《弹幕狂黑市》。反过来说,《弹幕狂黑市》的封面是魔理沙,《兽王园》体验版的碟面是灵梦,两位主角,这二者共同组成了《兽王园》正式版的体验版。这是《弹幕狂黑市》给《兽王园》带来的另一重影响,游戏程序方面的影响。
我们回头来说,《兽王园》仍然是总结了之前一段时间的作品,那就是从《鬼形兽》开始的,包括《虹龙洞》和《兽王园》,这三作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三部曲”。虽然我们表面意义上说,从《神灵庙》和《辉针城》开始,ZUN不再以三部曲的形式来制作了,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兽王园》是回应了《鬼形兽》的故事的,而且《虹龙洞》在创作的时候,考虑到了《兽王园》的故事,然后在游戏里埋了误导信息。这是ZUN在最近几年的创作里,一个非常精妙的设计,这个设计从2019年创作《鬼形兽》开始用到了2023年的现在。

我们来看这次《兽王园》的角色,我对这次新角色的信息进行了一定的归纳,我把她们分成了四类,按照ZUN在角色选人画面的背景颜色和她们的大致的身份进行了划分。灵梦、魔理沙、早苗、八云蓝是蓝色背景,我把她们归类为“主角”,她们是来解决异变的。那么兽类角色是这次来参与和享受异变的,可以看到,就没有《辉针城》角色。
这是我很怨念的一件事情,影狼你为什么不来!影狼没有来,迷途竹林这个背景也没出现,说好的幻想乡的土地全都没有所有权了呢,迷途竹林怎么就没出现?
然后畜生界三个组织,鬼杰组、劲牙组、刚欲同盟,对应三个新角色,最后是黑幕,萃香、日狭美、残无。
这里最特殊的就是蓝和萃香,首先这两个角色不在从《风神录》到《虹龙洞》的序列里,她们是《花映塚》之前的角色,是旧角色。同时她们不仅是旧角色,还和这次的新角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八云蓝和饕餮的故事,我估计大家这两天在网上已经看到很多了,都已经传疯了。那么你们可能没注意到的是,吉吊八千慧也认识八云蓝,但蓝不认识她!你说她气不气?太怪了。
萃香和残无的关系,你们考虑过吗?残无的设定是日本战国时代的破戒僧,她在吞噬了妖兽的灵之后,只身潜入地狱,跟地狱里的鬼族,字面意义上物理上的打成一片,然后她在地狱站住脚跟了。你猜萃香是什么反应?
这两个角色是这次作品里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刚才说了,表面意义上这次是五个新角色,但是我可以认为,萃香和八云蓝也是这次的新角色,或者说这是老角色的一种新的发挥,她们的设定是完全全新的。
我们可以说,这种新老角色设定的交织,在从《凭依华》之后就没有了,《凭依华》是最后一款格斗游戏,而格斗游戏是有对战模式对话的。比如依神姐妹和灵梦、魔理沙,和八云紫,和白莲、神子都可以有互相交集和沟通,这种沟通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只有这种地方能看到。《刚欲异闻》也没有,因为《刚欲异闻》没有对战模式,也就没有对战模式对话。这个设定是2017年的《凭依华》发售之后,时隔这么多年再次出现。
我认为,从2019年创作《鬼形兽》开始,东方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认为是从《鬼形兽》开始的三部曲,当然也包括一点,就是2019年ZUN来了weplay,然后之后就“疫情”了,而作者一切的生活都会反映到作品里。ZUN在从《神灵庙》之后开始了随心所欲的创作,也就是随着自己的心性,那就是“我看到了什么我就要做什么”。从《鬼形兽》之后发生了这一切,所以就有了这样的三部曲。
那么2019年还有一件事,特别值得一说,就是2020年是东方的25周年,这个我反复的讲过,上次在B站直播的第二届东深见讲坛上我也讲了这个主题。25周年的一个特点是,这一年是一个分水岭,《三月精》和《茨歌仙》两部漫画完结了,然后开启了两部新漫画,一个是大家都爱的《智灵奇传》,一个是《醉蝶华》。

这两部漫画和之前的作品有一个特别大的区别,不知道各位注意到没有,就是这两部作品完全剥离了游戏剧情,至少迄今为止是这样的。
之前的漫画,比如从《三月精S》开始,这是《三月精》漫画的第二部,从2006年的四五月份开始连载的。《三月精S》的前四话分别是三妖精视角里的“红妖永花”,漫画在当时是服务于游戏的,先有的“红妖永花”,而作为漫画启动的内容是对游戏的回顾。之后的作品里,无论是《三月精》《茨歌仙》《铃奈庵》包括《香霖堂》,里面涉及到大量的游戏的“前后传”,也就是“前日谈”“后日谈”之类。
包括在《香霖堂》里还有一次《噩梦日记》的“另一视角”。大家都知道,《噩梦日记》是堇子在梦里见到各种噩梦弹幕,最后发现“梦境居民竟是我自己”的故事,最后和现实的堇子打了一架。那么在幻想乡里,这三个星期发生的故事,是以《香霖堂》小说的形式讲述的。
那么,就是这样的一个“传统”或者说“规矩”,到了《醉蝶华》没了。《智灵奇传》我们待会儿再说。这个规矩没了,漫画不再和游戏挂钩了,导致的一点就是,我们既不知道在幻想乡的真实时间里,《醉蝶华》到底是哪一年,我们也不知道,这几个游戏到底是哪一年。它不连续了,它断开了,而且它是相互割裂的。这是一个新的“完全以漫画为核心”的创作理念,与之前的“用漫画来讲述游戏”是不一样的。
至于《智灵奇传》,这是一个完全架空的世界观。我专门要说的是,我们怎么看《智灵奇传》。《智灵奇传》是一个比《儚月抄》的结构还要完整的独立故事,完整到它就不再那条传统的主线剧情时间线里。
(1970:其实任何一部官方漫画都可以被视为一部完全架空的独立作品。)
是可以这么认为,但它毕竟有和游戏的互动,剧情的互动。
(1970:它有互相映射的部分,但是作为读者来看,其实最开始就不该把它视为一整个系列去看待。)
从作品的角度是这样的,但是毕竟在时间上和剧情上是有连续性的。你说的是一个视角的问题,这是在同一个主线剧情的故事世界观里面,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从游戏的角度和漫画的角度确实是不一样的。但是《智灵奇传》是一个独立的时间线,它不在主线时间里,而是另外一条线。这条线是,以瑞灵的视角,回顾东方官作游戏的顺序,以及其中的角色。
这个漫画的发布时间是2019年的10月,第二年就是东方的25周年。我以一个没有任何证据的揣测和臆想来说,我认为,《智灵奇传》就是角川出的一个命题作文,角川给ZUN出了一道题说:“ZUN先生,明年是东方25周年了,你出一个漫画把所有官方游戏串起来吧。”于是就有了这个作品。
ZUN的解法是,用瑞灵来把游戏串起来。她进入《红魔乡》,然后从《红魔乡》逃走,进入《妖妖梦》,再从《妖妖梦》逃走。现在到《星莲船》了,最新的剧情是,瑞灵在命莲寺的门口,命莲寺门口被八云紫设了一个结界,瑞灵跑不出去,她只要一出门,同时就又进了门。同时,命莲寺门口上站着一个古明地觉。这是在我们读者的眼里,瑞灵第一次和觉正式见面。
然后,故事戛然而止,这个月甚至没有更新,要到8月底才有下一次更新。我们还不知道瑞灵是怎么进《神灵庙》的,但是她一定会进,因为这个故事就是要让她进,她不进这个漫画就完结了,这就是命题作文。它一切创作的核心思路就是怎么让瑞灵跑掉,无论是八云紫、永琳、神奈子做的这些事,包括“犯规侦探”觉表现的像个弱智一样,一切剧情创作的目标就是“让瑞灵跑掉”,其中就不包含“把瑞灵抓住”这件事。灵梦在这里就是一个“吃瘪者”的角色,因为灵梦在所有游戏里都是“战胜者”,在这里她就得吃瘪。
这就是《智灵奇传》,大家看这个漫画看的是什么?看的是下一次谁要遭殃了,下一次出事之后,瑞灵怎么跑掉,去了下一个场景之后又附在谁的身上。这是我感兴趣的一点,或者说是看这个漫画觉得津津有味的一点。我在知道“瑞灵一定会跑掉”的前提下,我看ZUN怎么“带着镣铐跳舞”。如果各位觉得《兽王园》的故事是一个好故事,那么ZUN同时创作了《智灵奇传》,作者是人格分裂吗?不是的,我们要换一个思路来理解这件事。
同样的,《醉蝶华》跟《智灵奇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思路。《智灵奇传》是完全结构化的异变,《醉蝶华》是什么?《醉蝶华》是喝酒。《醉蝶华》只有一个主题:喝酒,如果还有第二个主题,那就是喝酒、吹逼。喝酒吹逼是什么?是日本的居酒屋文化。
我们在座的各位,无论有没有踏入职场应该都知道,一个人上班之后,在公司里正襟危坐、玩着电脑、发着邮件、打着电话,一个一个看着像个人似的。晚上下班,不回家,先出去找居酒屋喝酒去,无论是老板,员工还是什么董事长之类的,大家都去一起喝酒。他们天天去,不是类似“团建”一个月去一次,这是人家的文化。
(1970:我们是去海底捞。)
对,魅知就是海底捞(笑)。海底捞我建议下回也来“二轩目”。
这是居酒屋文化,我们再和《醉蝶华》进行对比。《醉蝶华》三个主角是谁?猯藏、萃香、文文。这三个人,哪一个也不能以妖怪形态光明正大地在白天出入于人类村落。萃香自不必说,萃香压根就进不去,长俩角怎么进?你们看灵梦给她想的招是拿头发包上,包的像依神女苑似的。猯藏和文文,一个会变形,一个会变装,俩人都把自己保持得像个人类的样子,然后进入村子,去进行无论喝酒也好调查也好取材也好,她们不是以妖怪的形态,比如带着大尾巴、大翅膀就出来了,而是以“人类”的身份进去的。这些就是在人类村落里,这些妖怪要遵守的规则。
到了晚上的蚕食鲵吞亭,所有的规则都见鬼去吧。“我就是来喝酒的”“我就是来吹逼的”,这就是蚕食鲵吞亭存在的意义,它就是幻想乡世界观中,人类村落里坐落的一间夜间的居酒屋。日本人都说深夜食堂,你说她们在里面喝酒吃菜是不是也可以算深夜食堂。
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ZUN在每个月月底,有一个网络直播,全称叫《从第二家开始的广播》,也就是“二轩目”。这个广播的主题,就是ZUN邀请一到两个朋友,他的亲密好友,一起喝酒、吃饭、聊天、侃大山。在座的里面只有白神有幸被邀请参加过,我可以告诉大家白神今天来了,大家也不用找,以后有机会再聊。
二轩目就是这样的,ZUN在二轩目上什么都聊,谈天说地、指点江山,什么都聊,就是不聊东方。严禁谈东方,为什么?因为居酒屋不谈工作。下班了,该喝酒了,除了东方什么都聊。当然了,前两天《兽王园》体验版刚出来,二轩目找马里奥喝酒,马里奥现场要求ZUN加上网络对战模式。
(1970:只有马里奥有这个权利,春河萌这种说起来就被ZUN捂住嘴。)
对对对,只有马里奥能和他聊,其他人都不能聊的。这个是和白天的工作截然不同的一种状态。
ZUN办二轩目已经150多回了,《醉蝶华》就是ZUN结合了日本的居酒屋文化和自己的二轩目经历,在幻想乡里的艺术化的复现。《醉蝶华》就是“二轩目”,就是猯藏、文文、萃香的二轩目。当然了漫画的主角是三个人,现实的主角就一个人,就是ZUN。
所以,这两个作品,一个是完全结构化的、“带着镣铐跳舞”的命题作文,一个是自己想说什么说什么。我都喝酒了你还管我写什么?我都喝酒了你还让我在这个漫画里涉及正作游戏的剧情?不可能的,所以这两部漫画和现在的游戏是完全割裂开的。
《醉蝶华》里出现过游戏中的角色,比如山如、饭纲丸龙、天弓千亦,包括出现过饕餮的一个影子,但是它没有以“前后传”的形式,它在时间线上没有办法像一个钉子一样钉进去。确实,我们知道出现了一个神叫天弓千亦,但是什么时候来的?是在《醉蝶华》故事序列的第几话来的?我们不知道,它和游戏还是分开的。这个就是《醉蝶华》这样一个新时代的创作条件下达到的一种新的状态。
说完《醉蝶华》我们顺便说一下《香霖堂》。《香霖堂》是ZUN戴上了一个名为“森近霖之助”的面具,潜入到幻想乡里,以幻想乡角色的视角,观察幻想乡的故事,通过自己的笔写成的日记,给我们展现出来的。
在2004年刚刚开始连载的时候,当时《永夜抄》发布了,《永夜抄》之后,东方经历了很多新的状态。我们知道“红妖永”是一个序列,“红妖永”之后东方就“完结”了,《花映塚》是回馈粉丝,之后的漫画也好,《求闻史纪》也好,又何尝不是一种回馈粉丝呢?而这是在ZUN的头脑中,对东方世界观的一种再构建。构建的结果是,《风神录》开启了东方的新时代,从《风神录》开始,整个“风地星神”信仰的体系,之后《神灵庙》开始放飞自我。整个世界观的扩展,是在《求闻史纪》里完成的。而《香霖堂》是整个思考的起点,因为这是第一部连载的商业出版物。
到了《外来韦编》开始连载的时期,《香霖堂》开启了《外来韦编》系列,这个时候主角多了一个人,叫宇佐见堇子,而这个时候的ZUN已经结婚三年,刚刚有了孩子。ZUN不再是自己一个人了,霖之助的香霖堂也不再是自己一个人了,霖之助有堇子了。你不管是对标ki-san还是对标ZUN的孩子,不管怎么说,他不再是自己一个人在创作了,东方的故事里也不再是只有一个人了。
为什么说从《鬼形兽》开始,东方进入了新的阶段,因为ZUN的人生履历进入了新的阶段。就像我刚才说的,一个作者的作品会反映作者人生的信息,他所掌握的信息,他的生活,会反映在作品里,他的作品进入了一个不一样的状态。
之后他来中国了,再之后“新冠”了,再之后25周年一个新作都没有,唯一一个能称得上新作的东西是《东方弹幕神乐》,再之后《虹龙洞》发售是第一次在Steam上首发,因为没展会,再之后,到现在,如今发布了新作《兽王园》。ZUN的一切创作的过程,和他的人生、他的经历,和现实世界中的经历,都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你说怎么猜?猜不出来。猜测的结果就是,第一图一乐,第二被打脸。但是,猜测是一种乐趣。在《醉蝶华》最近的几话更新里,魔理沙想要研究萃香的葫芦。经历了四话之后,魔理沙说了一句话,说“我以为我研究的是萃香的伊吹瓢,其实不是,我研究的时候还挺带劲,结果最后发现就是个普通葫芦,我研究的一切基础就是错的”。她整个世界观就崩塌了,对魔理沙来说就变成了“我活着还有什么劲啊”。魔理沙原话,“我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我研究了这么多魔法,结果我拿的魔法道具是假的我都看不出来”。
同样对于一个搞预测和分析的人来说,我研究了半天,最后发现我的基础是崩塌的,这条思路、这段电波我就没对上,那这研究还有什么意思。道心崩溃了,魔理沙道心崩溃,当时我也很道心崩溃。
但后来我想通了,我写这些东西是我自己看的。就像我们同人创作一样,同人创作不像商业创作,商业创作你要考虑受众啊,考虑钱啊这些东西,同人创作没有,就是写给自己的。同人游戏也是写给自己的,所以ZUN所有的游戏都是写给他自己的,他自己随心所欲,他想做什么样的游戏就做什么样的游戏,他才不管你们觉得好不好玩呢!在ZUN的游戏里ZUN就是神。
同人就是这样的。我爱我所做的事业,然后我把它做好。至于结果怎么样?管他结果怎么样。
(1970:ZUN曾经说过,同人创作就是作品完成的那一刻就已经得到了所有的回报。)
对,作品的完成对于同人作者来说就是一切。之后的解读是你们的事、是我们的事,不是他的事。他的事是依据已有的世界观、故事、剧情,往下推进接下来的故事。
接下来的怎么办?

我们回顾一下《花映塚》。《花映塚》是2005年8月发布的。2005年12月发布了一个游戏叫《文花帖》,2006年一整年没有游戏,开启了《三月精S》的连载,写了《求闻史纪》。今天,我们站在现在的角度讲,《兽王园》也是一部至少总结了前三部游戏的作品,ZUN如何规划下一步的动作?
下一个是th19.5吗,再来一个小数作?如何把残无、日狭美、三组长、袿姬、萃香等等这些人放在一部小数作里?我现在不敢猜,至少我在现在还没有看完剧情的情况下我不敢猜下一步会如何,之前的猜测全打脸了。
那如果下一作不是th19.5,是th20,明年能不能出th20?我们说现在的作品都是两年一部甚至三年一部,今年刚出了th19,明年有没有th20?我只能说很难。当然我很希望我这条被打脸,如果明年真的出了th20,那真是过年了。我预测没有th20,同时我希望这句“毒奶”。
如果明年没有th20,那两种选项,一个是th19.5,一个是《求闻》。众所周知,明年是稗田阿求三十大寿。ZUN能不能出一部作品回应这个问题?当然他可以选择不回应,因为ZUN说:“医疗条件进步了。”这样阿求就不一定会死了,你们也不用想着因为这事出一部新作了,就这样了。这是一种选项。
那如果出的话,它涉及到的作品是哪些?我们说早一些,是从《心绮楼》《辉针城》开始一直到今天的。这些作品里之前最大的问题是《绀珠传》怎么办,《天空璋》怎么办。纯狐又不来人类村落,隐岐奈也不在人类面前现身,如何向村民解释这些人的存在?后来出了一部作品叫《宇佐见的魔法书》,在弹幕烟花大会上这帮人都来了,村民一看这都是啥玩意。阿求就可以说了,“我可以写呀,你们村民都见过了,你们又不知道怎么办,那我来。”
然后下一个新问题,《鬼形兽》怎么办,畜生组长怎么办,怎么在人类面前现身?然后现在《兽王园》说了,畜生界的三个组织在幻想乡里全都有代言人,这三人都能出现了。至少在孙美天嘴里,在三头慧之子嘴里,她们都可以出现在幻想乡中的人类村民的认知之中,那就可以写进《求闻》了,问题解决了。天弓千亦这些“市场”的就更不用说了,刚刚引发了这么大的异变。《求闻3》最大的一个架构上的难点,就是这帮人怎么出现,这个问题在《兽王园》解决了,这是我觉得这次《兽王园》提供的最有价值的一点。
那么,如果写了《求闻》,ZUN之前说过,“如果我要出秘封组CD,说明我今年没有时间做游戏了,我出CD是因为我写了别的东西导致我出不了游戏,我只能出个音乐CD”,然后ZUN还加了一句“所以你们最好不要期待我出CD”,言下之意就是出了CD就没有时间做游戏了。那如果明年要出《求闻》的话是不是就有时间出CD了?
补充:
2006年发布《求闻史纪》的同一年,ZUN创作了《卯酉东海道》和《大空魔术》两张CD,2012年发布《求闻口授》的同一年,ZUN创作了《鸟船遗迹》和《伊奘诺物质》,音乐CD和《求闻》的发布时间高度重合。
架构主义预测,你们想,ZUN一年就365天时间,他写十万字的《求闻》,还是写一部400多条对战模式对话的《兽王园》游戏,这时间就在这。他还得喝酒呢,还得参加各式各样的直播活动呢,明年还不一定会发生什么事呢,还得接孩子上下学呢。他的生活不是只有东方,不是只有东方创作,更何况就算只有东方创作,他一年也写不出两部。2006年出了《求闻》就没有《风神录》,《风神录》就是2007年8月的。时间上就是冲突的,这就是架构主义。
(1970:其实《求闻》是2005年写的。)
对,2005年写的,2006年出版的。
(1970:他这两年没有主要还是因为工作忙,丹泽悠一的事情和他自己的事情。)
是的。
另外,在《花映塚》的时候他思考了很多。为什么能创作出《求闻》这样一部作品?《求闻》是ZUN第一次对现代意义上的幻想乡进行的一个地理、人文、社会上的布局,而不光是各种各样的角色。《求闻史纪》是以种族为划分标准的,每个种族下面都有若干角色,种族完了是地点,地点下面是异变,这个是《求闻史纪》的架构。《求闻口授》的架构是三教对谈,先是一段对谈,下面是涉及到的角色。角色是《求闻》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那到了现在,如果要写下一本《求闻》,ZUN会以什么样的思路来写?我们现在不得而知。当然我自己头脑里想过很多种方式,但是ZUN似乎没有显露过有这些意思,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我们谁也猜不到ZUN的心。
在2005年的时候ZUN思考了很多,《花映塚》是ZUN的思考,从生到死,《花映塚》最后的落脚点是地狱,是四季映姬,地狱的阎魔。这个整个从生到死的世界观是在《花映塚》里形成的。包括“三精四季五行”这个系统也是在花映塚里形成的。
之后是“信仰”,信仰的主题是从《风神录》里开始的,因为《求闻史纪》里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种族叫“神”,前四作里没有神,神就涉及到信仰。我现在最头疼的就是你们等会儿如果有提问的话,问我东方里的神是怎么回事,我就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因为东方是一个和所有的宗教都进行了“习合”的一部作品,它是泛东亚信仰体系的大杂烩。刚才说了路西法和天香香背男命的问题,圣白莲的符卡里涉及到大日如来和天照大神的话题,这些都是佛教、神道教,包括基督教等等的信仰的杂糅。
ZUN是从《求闻史纪》开始试图解释这个问题,他在《求闻》里写了“八百万神”和“神灵”,到了《香霖堂》里又把神灵给改了。我也不知道《香霖堂》里的神灵是什么,我一直认为如果和其他地方设定有冲突的情况下那《香霖堂》的记载就不可信,因为都是霖哥的一家之言。
所以说就是这样,明年会发生什么,明年我们再来看。我们一起怀着一颗崇敬的心,看看今年年底12月30日CM会发什么,如果什么都不发,明年要发什么。东方不就是这样,出了一个新作就望着下一作吗,谁只盯着一作看啊,看见《兽王园》就想下一作,看见《虹龙洞》就想下一作,不都是这样的嘛,都觉得意犹未尽。大家看《智灵奇传》,都觉得这是个“那啥”作品,但是该追更新追更新。我们汉化组的成员一到差不多时间就问我:“有图源了吗?”
我觉得挺好,这是我们对东方的爱:我们对东方的爱、对东方角色的爱、对世界观的爱、对作品的爱,我们对自己的爱。
我就说这么多吧,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