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国预备小学的3个关键问题,伦敦宝妈无保留分享。
英国教育体系主要入学点有几个:幼儿或学前班(3+,4+),小学(又称7+,8+),小升初(11+,13+),初升高(16+)。很多家长都考虑的问题是什么时候申请更有把握?要提前准备的话,多早是早?
今天这一篇整理的问题,主要跟小学阶段有关,中学申请的关键问题异议不大。
Question One
几岁是来英读书的黄金时期?
我的孩子几岁来合适?现在来上学会不会太早/太晚?英伦云小的答案一直是:从来没有太早太晚。
所谓早晚, 就是要不要早一点进入英国教育体系,早一点熟悉考试机制,早一点习惯英国教育文化。
其实,无论是来读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及以上,都可以只是个人的选择和偏好,都有路径可寻。对于判断孩子几岁过来比较“黄金”,其实主要取决于以下两点因素:
● 个人家庭情况:你希望孩子以后走什么样的路?孩子的父母如何规划家庭未来五年、十年、十五年内的生活方式?
● 经济实力:虽是老生常谈,但毕竟任何规划都脱离不开实际情况。而所谓属于孩子的黄金入学时期,更多是这两个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考虑孩子出来读书的时机,父母首先要正视自己,想想自己是否能够应对自己跟孩子之间的“分离焦虑”。说到适应能力,孩子往往看似脆弱,却是比大人更快适应的那个。尤其是当孩子年龄越小,适应能力也相对越快。
实际上,当离开熟悉的地方到了新的地方,大人还在惆怅和紧张时,孩子却时常早已兴致勃勃的关注起好玩新奇的事物。
在做出国决定之前,全家人的需要都同等重要,为孩子规划读书留学,不仅是为孩子的前途丈量,更是整个家庭的幸福方向。多和家人一起探讨沟通,全家人共同决定,才是长远、周全、明智的决定。
Question Two
读预备小学有什么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关注到预备小学。
英国所谓的预备小学(Prep School),指的就是为公学提供生源的私立小学,大多数预备小学的学生们是在4岁入学,第一年被称为Reception Year (预备年),而正式的第一学年(Year 1)开始与5岁,以此类推。
与大多数公立学校相比,预备学校的规模不会特别大,孩子与孩子之间更容易培养出深厚的感情,能更多的被老师关注到。
预备学校通常会提前一年就开始对适龄学生进行学术选拔,还会邀请家长到学校与校长会面,这也是一次面试家长的过程。学校会全面的进行考察。
预备小学需要支付年均十几万英镑的学费,如果寄宿则更高。这钱到底都花在什么地方?
优秀的师资,紧凑的日程,以及丰富的资源分享是核心。资源包括校内资源,也包括与顶级中学之间长期往来经验。
然而有趣的是,预备小学的高昂费用中虽然包含校舍建筑的维护、人员团队运转费用等,但极少会将钱用于更迭奢侈的硬件设施上。而这正是英国传统中所尊崇的教育文化中较为质朴深远之处。
Question Three
小学阶段,培养成绩重要还是兴趣重要?
另一项预备小学阶段为孩子重要“准备工作”,指的是比起公立学校来说丰富得多的对于兴趣爱好的培养教育。
在体育运动和文艺修养的培养上,英国头部预备小学配置的课外活动也极其丰富,孩子不仅有大量的运动时间,运动种类多样性和训练的专业程度远超过我们想象,其场地设施是让许多国内大学都难以匹敌。
所以家长会纠结,大量时间都用来“玩”这些了,还有时间好好学习吗?花这么多钱读上的“名师名校”,怎么分配时间才算值得?
英伦云小能想到的建议是:先想是不是,再议值不值。
玩和学习是否真的对立?其实,让孩子大量接触兴趣科目,本身就是培养学习方法的过程:
他们在玩什么?→怎么玩?→我感兴趣吗?→怎么才能和他们一样玩起来?→我怎么才能玩的好(玩得开心)?
如此在不知不觉间,孩子就慢慢掌握了如何观察事物,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赋能(Empowerment)。通过有规划有方法的“玩”,孩子习得的正是在这世界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术水平的优秀,只是孩子获得这种技能之后的附加福利之一。
在优秀的英国预备小学,对待兴趣爱好和学术学习的策略和目标,实际上是一件事,并无本质区别,也就谈不上哪个更重要。
说在最后
由于每年都有大批的学生从英国预备小学直接升入顶尖私立中学,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开始关注预备小学,甚至有不少家长为孩子规划的路线都是:预备小学→顶尖私立学校→牛剑G5名校。
英国有500多所预备小学,在读人数约130,000人,这其中著名的预备学校约有120所,而可寄宿的预备学校仅60多所,所以学位竞争比较激烈。
寄宿学校分男校、女校及混校,各有特色,其中混校占绝大部分,有50多所,男校只有十几所,女校更是寥寥无几,部分女校和男女校只招收11岁以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