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翦商》50分钟解读 有声书

2023-08-19 08:13 作者:继续海阔天空  | 我要投稿

一、血腥的真相:热衷于活人祭祀的商王朝


1. 殷墟累计发现2000余座祭祀坑,每座坑的人牲少则四五个,多则数十个,保守估计超过一万。商王朝热衷于用活人祭祀和陪葬。


2. 商人有着强烈的宗教信仰,在商人看来,世间万物都有鬼神在操纵。其中最主要的神是“上帝”和历代商王的灵魂。它们主宰着一切,现任商王表现好,予以嘉奖,表现差则要惩罚。这对商王构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搞得他疑神疑鬼,经常占卜和举行祭祀,取悦上帝和先王。


3. 商王朝的特别之处在于,活人祭祀的规模伴随着疆域扩张而增长。对商王来说,献祭的人牲越多,上帝和祖先越高兴,赐予的福报就越多。这进一步刺激了征服欲。商王朝存续六百年,征服战争和活人祭祀就进行了六百年。


4. 除取悦上帝和祖先,商王使用人牲这一方面增强商人的凝聚力,有利于其维系自我认同;另一方面,商人掌握生杀大权,并且能跟鬼神沟通,也对被统治者构成了强大的威慑力,使其不敢反抗。


二、罪孽的帮凶:周人发家的黑历史


1. 周人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活动半径基本在关中北部的豳,周边还有许多部族。周人和这些部族被商人统称为“羌”。


2. 商王武乙要求周人充当附庸,赋予了周人不一样的地位。在武乙的要求下,周人搬迁到了关中西部的周原。武乙对周人的要求是:抓捕羌人为人牲,进献给商朝。周人在族长季历的带领下东征西讨抓人。久而久之,周人成了商王朝最主要的人牲供应商。


3. 持续的征伐也让周人的地盘不断扩大,到季历的儿子姬昌继位时,周已经发展成一个颇有实力的邦国了。不过,它还要受东边的崇国的领导和监视。


三、颠覆的认知:朝拜之旅与伯邑考之死


1. 纣王在位时,姬昌带着一大批人牲前往商超都城朝拜。进献人牲后,姬昌应邀参加祭祀仪式。此前他只负责抓捕,从未见过如何处置人牲。这一次亲眼见证惨烈的景象,让他大受震撼。


2. 商人认为人牲级别越高,祭祀仪式越隆重,所以纣王打算拿姬昌这样的高级人牲祭天,博取上帝和祖先欢心。周人展开营救行动,最终,姬昌长子伯邑考代替父亲,做祭祀的牺牲品。


3. 此次经历颠覆了姬昌的认知。在姬昌的眼中,商王朝不再是文明之邦,而成为血腥残暴的代名词。他进而萌生出推翻它的念头。

《翦商》50分钟解读 有声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