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图专栏版2021-7-23特辑/盘点一下文图里的相机

审核到24号凌晨5点给退回来了
这都能退?真有你的啊沈河君

首先感谢qq空间的那年今日功能,一是让我想起来了今天是文文日,二是提醒我今天是我拿起相机的正好第五年

想了想 决定来点个人向的图集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图 纪念一下
文文也是我入这个坑的原动力角色 这样想真的蛮巧

从之前搬过的图里边选出来的 图太多了
就不写太详细了 只附上pid了

fujifilm x100s
第二代x100
x100系列可以说是文文的同人图里出镜率最高的数码相机了 我也有一台

Olympus PEN F
致敬老penf的m43画幅新产品,老penf下边的图里有
最想要的m43没有之一,据说质感相当棒

90663200
KODAK Retina iic
美国货,相当经典的折叠机,而且差点拥有一台
在它和karat36里边选择了后者
现在我那台快门不准了(大悲)

Contax ii / Kiev 4
前者是二战时期德国zeissikon的东西 然后打完仗毛子把生产线给抢回去了 就有了后者

未知

佳能5D3,镜头大概是50L

SIGMA fp
最小数码全画幅相机 但是没有机械快门

这张图简介说了徕卡m6,但是画师貌似忘记画回片钮了

zorki原型机做的假徕卡
大概就是上世纪毛子拿着zorki改装的“特别纪念版徕卡iii”
当年坑了不少人,现在也是

徕卡iii系

徕卡m3
对了 虽然可能没人关心 但还是想唠唠如何区分徕卡m系机器
m3取景器外圈有装饰性压圈,m2取景器外圈是平的,m1没有黄斑对焦窗,这三台的倒片都没有摇杆
m4开始正面看右肩部回片钮变大而且斜着放了 m5和其他任何一台都不一样 m6回归m4造型,前脸有明显的电池仓
m6一直到m9型号都写在机身上了 m8开始数码化
线框窗消失的就是240 262和往后的机型了

徕卡iii系

徕卡M3+mc meter
我还有一个mc meter 还能用

缺了黄斑窗的徕卡m3

这个底片是富士provia或者velvia反转片 徕卡iii系
真是细心的画师

徕卡M4-p 简介里写了

徕卡m某胶片机型

蔡司Zeiss Super Ikonta 531/2,531或530/15
本专栏最古老机型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产物 用的还是612
当然也不排除莫斯科2/4,因为当年毛子基本上就是照着德国佬的东西全盘抄来……除开镜头和快门机这些机器都可以视为同款

徕卡M3

徕卡M2

徕卡M3

徕卡M3,你看这个倒片钮

疑似徕卡M某机型

未知

疑似徕卡M某机型

徕卡M3

徕卡M2/M3

徕卡M2

蔡司Zeiss ikon Contessa女伯爵
超级漂亮超级精致的相机
这种皮腔折叠机一直都很戳我xp

徕卡iii系

未知

Contax iii
当然也有可能是kiev(

徕卡M3

徕卡M某机型+眼镜版35

徕卡iii系

徕卡M3

徕卡M3

徕卡M Typ240/Typ262 没准是台m10

疑似徕卡M3
徕卡应该是文图里最常见的机子了 也有不少cos拿徕卡当道具的
目前我倒是并没有找到直球指明文文用徕卡的证据,但是看花映塚那个背景时间,单反还未大范围普及,战地记者的标配还真就是徕卡和contax的旁轴 所以这个设定也挺适合
再者就是旁轴的颜值真的很高
后边单反普及了大家就真香了 毕竟所见即所得

不知道是啥 看镜头上和卡口处的橙色我暂且猜一个索尼某全幅机型

尼康F2a/as
测光顶上没有看到一个小方窗,就把其他的顶给排除了
这个高低得整一台 相机发展史上的传奇 里程碑

适马DP1s/m/x
适马x3传感器不可换镜头机身的试水作
超进化之后就成了dp1q这些机子 还是很有特点的
是真滴没用过 也好奇 希望有机会能摸到

Pentax SP
超便宜超好用的纯机械胶片单反(
是我很喜欢的一台机器,用的频率还蛮高的
上世纪60年代面对奥运会的产物 在当年是妥妥的旗舰机身 做工颜值都在线
抛开一点设计缺陷是台很棒的胶片单反
设计缺陷具体是啥呢,一是反光板容易卡着下不来,二是自拍机容易卡死,都是很棘手的问题

Olympus Pen f
前无古人后来者也不多的单反 横置反光镜箱 旋转快门 米谷美久的神作
半格 所以一卷胶卷能比别的多拍一倍
这种结构后期aps胶片机上较为多见 步入数码时代之后只有松下l1和徕卡dlux3,还有奥巴自家e300
08年之后横置反光镜箱在民用市场就彻底销声匿迹了

Nikon FM3A
同时拥有机械控制和电子控制两套快门的神机 千禧年之后推出的机械胶片单反旗舰

Nikon FM2 LapitaEdition
FM2就不细嗦了 豆瓣神机
这个是存世极少的限量版

Nikon FM2
镜头我不认识 当时觉得是180 2.8ais或者是auto300 4.5 现在觉的又不像了
也许是auto口的50-300 f4.5

Nikon Df
市场上看是失败产品 旗舰机的传感器搭配上低端对焦 阉割掉视频拍摄功能
但还是很想要的机子,传感器是d4下放的,性能很猛,而且是尼康为数不多的可以往前支持到非改口auto头的数码相机

fujifilm x100
那我就再唠唠如何区分x100的代数
总体来说,x100,x100s,可以归一类
这是富士更新机身之前的一票,取景器附近有明显凸起,x100s正面标了s
x100t这代富士把取景器附近的凸起抹平了,机身的线条也更加的平直,正面标T
以上三代的对焦辅助灯都紧挨取景器模式切换拨杆
x100f 大体与x100t相同,机顶的快门拨盘里面整合了iso调节,正面的对焦辅助灯移到了闪光灯旁边,变成了方形,背面增加摇杆
我是懒狗,图就不配了,估计也没人会看(?

Sigma 200-500 f2.8
需要单独电池供电的恐怖镜头,能把这个焦段做成这个参数的也就这支镜头了
我说严谨一点儿,像场可以覆盖全幅以上的, 面对民用市场,个人用户可购买到的自动对焦镜头,能把这个焦段做成这个参数的也就这支镜头了

未知,我瞅着像奥林巴斯om某个机器

尼康D3s
将近11年前的老旗舰 但是很好用
除了像素低点 用起来还是相当得心应手的
我对这个机器唯一的不满是对焦区域边缘的那些对焦点在暗光环境下似乎不怎么可靠
很极端的环境下,比着现在的旗舰无反还是有一些差距
这种老机器偶尔拿来用用也是很有意思的,拍的时候思路和用无反都不一样了,因为两者的对焦机制和性能甚至侧重点都不大一样
但是旗舰机这种跟手的感觉,啊,太爽了

未知

画的又潦草又精细的徕卡iiif

未知 像是索尼a850/a900

疑似福伦达Voigtlander SUPERB
福伦达的双反在各种意义上来说都是独一份级别的,属于剑走偏锋,设计十分精妙,功能十分强大
可惜后来福伦达不做双反了,要不然应该还能看到更有意思的东西出现

松下g9+DG12-60mm f4-2.8
m43画幅里边算很高端的一套,松下目前m43机身旗舰
性能相当强悍,甚至我觉得这个东西拿来拍新闻啥的真是太合适了

Alpa 11si Gold+柯恩Switar 50 1.8
阿尔帕的限量镀金相机 也是存世数量极其稀少 给文文画这套简直太梦幻了
阿尔帕这个牌子属于鄙视链靠顶的位置(?
胶片时代的纯机械单反有相当多人追捧,据说是比手表还精密,这个我持保留态度
现在的话在生产技术相机
画师大家应该能看出来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