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贪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

2023-08-01 19:48 作者:小泽James  | 我要投稿

    “贪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争他一脚豚,反失一肘羊。”意思是贪图他人一斗米,却失去了半年的口粮;拿了别人的一个猪蹄,反而失掉了一个羊肘子。      古时有一个故事讲的就是这种情况:常州进士蒋煜任麻城县令。一次,有个卖豆腐的人在路边捡到五两银子,他带回家拿给妻子,妻子说:“去捡银子的地方等着,就可以找到失主还给他。”他家的邻居目睹了这件事,很敬佩他们的品行。不一会儿,丢钱的书生果然回来找银子。双方对证后,卖豆腐的人把银子全部还给了失主。旁观者都称赞他,并劝书生拿出五钱银子作为酬谢。书生不肯,卖豆腐的人也生气了,双方竟然吵了起来。一气之下,书生状告到县里,谎称自己丢失了十五两银子,被卖豆腐的捡去,现在却只还了五两,剩下的私藏了,恳求官府追回。于是,蒋煜对案情进行调查,初步了解了情况,又把卖豆腐人的妻子和邻人,以及路上劝书生给酬谢费的人一起召来以再次进行核实,结果与初步调查的结论相吻合。于是,蒋县令责问书生:“你果真丢了十五两银子吗?”书生仍然一口咬定。蒋煜果断地说:“你丢失的银子的数目,与他捡到的不合,你的银子肯定被其他人捡到了,可再去寻找,这五两银子不是你的。”于是,县令把银子赐给了卖豆腐的人,书生只得目瞪口呆告退,县里的人都称赞县令断案公正。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苟贪小利则大利必亡,不遗小恡则大祸必至。”“鱼为诱饵而吞钩,人为贪婪而落网。”“俭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这些古训都告诫我们“贪”的危害,因贪致败致亡的的例子也很多,古今概莫能外。      “贪嗔痴慢疑”五毒心也以贪念为首,因其遗祸最甚。“一念贪心起,百万障门开” 释家认为,贪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讲“息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以达到解脱自在的境界。      当今社会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高息投资的风险。引用一则官方信息:“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曾经提醒过广大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事实情况是很多人为了博高收益,结果本金拿不回来了,“你图他的利息,他们想要的是你的本金”,所以,我们一要止贪,二要谨慎。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要少贪欲,本分做人做事,应该会过的自在少忧。

贪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