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名台湾老师对大学学习的反思

2023-08-29 15:03 作者:Antonyliuliu  | 我要投稿

       最近期末考到了,很多同学都在图书馆、系K熬夜念书准备考试。 回想起自己大学 的时候,修了很多课。 往往为了补 A课的进度,就放着 B课不管。 等到 B课要大考了, 就把 A课搁一阵。 每学期总是搞到挖东墙、补西墙,狼狈不堪。

        等到期末考周,所 有的课都要考了,所有的洞都得一起 补了,只好熬夜不睡觉

临时抱佛脚。 熬夜念书 真的有效吗? 其实没有,洞也没有真的被补起来。 充其量只不过是拿一堆纸把东西 墙上的洞糊起来,就上考场了。 等到考完了,过没两三周,纸糊的墙也都烂掉了 什么也没有留下 ...这是我大学时很糟糕的学习习惯。

       事实上以这种模式,我发现我不过是在应付课程, 并不是在学习。 到头来,有很多课,虽然收集到很不错的成绩,但是根本考完就忘光光了,学习效果等于零。 有不少课都是等我去念博士的时候,才真的有好好学起 来、好好思考。

       台大的同学,应该有不少人学习习惯比我好。但是应该也有不少 人是跟我大学的时候一样。 这篇文章是想写给跟我一样的同学看的。 台大同学修课的学分数普遍都很 高,事实上可 能太多了。 以美国的大学为例,美国学生都一学期修十到十二个学分 左右。 三门课好好修、好好念,其实应该就不会搞到挖东墙补西墙,最后的洞通通 留在期末考前一天补的窘境。

       三门课会不会太轻松了?不会!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一学期三门课就快哭出来了。他们大学部也是一样,一学期三四门课已经是非常沉重的负担了。 同样的教材跟教 学内容,我在台大用十八个礼拜(四个月)教,而我在美国当老师教的时候,是用 十四周(三个月)的时间。 美国大学的学期周数,整整少了我们台大一个月。

        在美国的课程都是怎么教的呢?每一门课,周周都有作业。 全学期两次期中考和一 次期末考,等于每个月都有一次大考。 另外期末的时候,还常常会要求要交一个期 末专题。 在这种的训练强度下,一学期三门课就快挂掉了。 不过累归累,美国学生 这三门课都会学的很深、很踏实,不会像我大学的时候很多课都是考前才背,考完 马上就忘。

       现在台大学生前三年每学期平均修二十几个学分,是美国学生的两倍。 修这么多学 分,其实没有很多时间可以思考。 回想起来,我在当大学生的时候,真的最近期末考到了,很多同学都在图书馆、系K熬夜念书准备考试。 回想起自己大学 的时候,修了很多课。 往往为了补 A课的进度,就放着 B课不管。 等到 B课要大考了, 就把 A课搁一阵。 每学期总是搞到挖东墙、补西墙,狼狈不堪。

       等到期末考周,所 有的课都要考了,所有的洞都得一起 补了,只好熬夜不睡觉临时抱佛脚。 熬夜念书 真的有效吗? 其实没有,洞也没有真的被补起来。 充其量只不过是拿一堆纸把东西 墙上的洞糊起来,就上考场了。 等到考完了,过没两三周,纸糊的墙也都烂掉了 什么也没有留下 ...

        这是我大学时很糟糕的学习习惯。事实上以这种模式,我发现我不过是在应付课程, 并不是在学习。 到头来,有很多课,虽然收集到很不错的成绩,但是根本考完就忘 光光了,学习效果等于零。 有不少课都是等我去念博士的时候,才真的有好好学起 来、好好思考。

       台大的同学,应该有不少人学习习惯比我好。

但是应该也有不少 人是跟我大学的时 候一样。 这篇文章是想写给跟我一样的同学看的。 台大同学修课的学分数普遍都很 高,事实上可 能太多了。 以美国的大学为例,美国学生都一学期修十到十二个学分 左右。 三门课好好修、好好念,其实应该就不会搞到挖东墙补西墙,最后的洞通通 留在期末考前一天补的窘境。三门课会不会太轻松了?不会!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一学期三门课就快哭出来了。他们大学部也是一样,一学期三四门课已经是非常沉重的负担了。 同样的教材跟教 学内容,我在台大用十八个礼拜(四个月)教,而我在美国当老师

教的时候,是用 十四周(三个月)的时间。 美国大学的学期周数,整整少了我们台大一个月。

       在美国的课程都是怎么教的呢?每一门课,周周都有作业。 全学期两次期中考和一 次期末考,等于每个月都有一次大考。 另外期末的时候,还常常会要求要交一个期 末专题。 在这种的训练强度下,一学期三门课就快挂掉了。 不过累归累,美国学生 这三门课都会学的很深、很踏实,不会像我大学的时候很多课都是考前才背,考完 马上就忘。现在台大学生前三年每学期平均修二十几个学分,是美国学生的两倍。 

       修这么多学 分,其实没有很多时间可以思考。 回想起来,我在当大学生的时候,真的

有花时间把事情去想的很深入、很透彻吗? 其实我就只是一直在东墙、西墙之间补洞而无暇 思考。 如果念大学没有训练自己多思考,那 就失去大学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意义了。 那些跟我读书习惯差不多的同学,也请你们回想一下,你平常花多少时间在你学习 的事物上做很深入的思考呢? 还是跟我以前一样都只顾着一直补洞呢?

        之前曾有同学发文,对于苑举正老师以及教务处通过修改超修学分规定,有很强烈的不满。 其实这个降低台大学生修习学分数、深化学习效果的想法 ,是教发中心里 面规划研究组花了几年时间去研究、对台大学生做问卷调查、跟国外学校制度比较 后,所得到的结论。 问卷的结果中,大多数的台大同学都表示不喜欢浅碟式的学习 而希望希望台大的学分数能减少、课程能朝深碗式的学习改进。 所以修改超修的规 定,并不是几个老师兴之所至、随意提案。在我当学生的年代,老师给成绩都不是很高。要成绩优异符合超修学分规定,其实 并不容易,超修的学生数量不多。 但过去这十几年来,台大老师给的成绩普遍都变 高了。 所谓「成绩优异」达到超修标准的人数大幅增加,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这 个人数已经逼近一半的学生人数。 所以修改超修规定,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因 应成绩膨胀所做的调整。

       不过不管学校的制度如何,我想学习还是我们自己要负责的。以往面临亚洲各国崛 起,我们总是可以安慰自己说,我们还是可以在台湾好好发展。 但是时代已经改变 了,商周的文章提到,现在大陆经理人在台湾已经日益普遍,而且不限少数特别 产业,而是遍及食衣 住行等产业。 台湾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而台大人背负的责 任、面临的竞争,也是越来越重大。 怎么样的学习才能让我们自己真的有竞争力?要追求好成绩还是要追求真正深刻的学习? 每个台大人都应该诚实面对自己,回答 这些问题

       其实人生很多问题,正确的答案是什么,往往我们自己内心深处都知道。

关键只是 我们愿不愿意去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


一名台湾老师对大学学习的反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