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御医妒忌杀人案件 ——死于权力游戏的局外人扁鹊之死
讲伊姆霍特普和希波克拉底这两位名医故事时,我的脑海中总是出现一个模糊的身影,多半是因为两者的行医之道和这个身影的人生经历是相似的,却又是我更为熟悉的。当我落笔写完希波克拉底的故事,我才真正清晰看清那个身影,就是咱们中国古代名医——扁鹊。

扁鹊是中国著名历史人物中“不予置评”的人,这也是合理的,因为我们对他的了解仅仅局限于那几个精彩的诊疗故事,如《扁鹊见蔡桓公》。其他方面却缺乏更多的了解,这也正说明这位确实存在的医生医术的高明。就像电视剧《神医喜来乐》中喜来乐遇到了妒忌心极强的太医王天和那样,扁鹊遇到了李醯。只可惜扁鹊更为不幸,因为李醯的妒忌心真的转变为了杀死人的一把刀。

扁鹊是渤海郡鄚人,相当于今天河北省雄县,距离北京也不算远。由于生卒年不详,通过他的传奇故事大致可以判断出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我们的故事也是建立在扁鹊是战国时期确有其人的名医基础上讲述的。
扁鹊并不是他的名字,原来为姬姓,秦氏,名越人。小姬在一个普通百姓之家慢慢成长,后来在一家客馆里帮人家做事。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个饭店服务员的命运。

这天,一个叫长桑君的人住店,他相貌平平,穿着也并不富贵。小姬并不在意这些,十分职业地为长桑君服务,对他谦恭有礼。两个人一来二去,彼此熟悉了起来。长桑君经常要在小姬的单位住宿、用餐,一来二去两个人相互越发熟悉,彼此都认为对方非凡人也。小姬为穿着朴素、貌不惊人的长桑君热情而职业的服务,让长桑君尤其感到小姬是心中有他人、热爱本职工作的好青年,恨不得给个一键三连支持一下。

这一下十年就过去了,小姬已经成为了这家客馆的经理,而长桑君因年老已经有些仙风道骨的感觉了。有一次,长桑君对小姬悄悄说:“我有秘藏的医方,我年老了,想传留给你,你不要泄露出去。”小姬答应了他,从此以后他便以长桑君为师,虚心学习医术。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乱世出名医”的时代。小姬用他对医生工作的热忱成为了传世的名医。河北雄县那时属于晋国的领土,在权力游戏中,晋国有两个土特产:一是极度惨烈的国君之位争夺战;二是国君再怎么菜这个国家也永不缺乏名臣。到了周天子拿威仪扫地的战国初期,晋国还能保住中原霸主之位实属奇迹。扶持晋国的名臣中,名气最大的就是赵鞅——他的儿子联合另外两个实力强大的士大夫势力分掉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赵鞅也是《赵氏孤儿》中的孤儿赵武之孙。

由于晋国权力的游戏过于惨烈,赵鞅整日都要为个人、宗族、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身心出现疾病是常事。有一次,赵鞅晕倒五日不醒,这让身边人非常着急。这是小姬算是学医毕业,第一次拿所学知识瞧病,就治好了国家的赵总理。赵鞅非常高兴,盘算着怎么赏赐小姬,这宗族地盘里的良田千顷都分得差不多了,于是给了小姬蓬鹊山田四万亩,小姬成了有封地的金凤凰了。在蓬鹊山最高峰,有翩翩欲飞的天然石鹊和静观天下神奇石人形象,于是赵地百姓视小姬为吉祥喜鹊,从此尊称他为“扁鹊”。
扁鹊的心始终在医术上,在史料和传说故事中,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出他精进医术的方式和希波克拉底非常像:游历各国。陪伴他的弟子中,有普通百姓之子,也有被他医好的虢国太子。这支梦幻行医团队急百姓之所及,所到之处人民需要治疗什么,他们就专心医治怎样的病:在赵国,扁鹊团队专治妇科疾病;到魏国,就专治耳聋眼花、四肢麻痹;到秦国,就果断成为了儿科医生。这样,扁鹊逐渐成为了战国时期全科医生的天花板。但在民间治病的扁鹊没有意识到,随着他名声的增长,他也无法逃离那战国时期残酷的权力游戏,最终也因此丢掉了性命。

公元前307年,正是扁鹊行医到达秦国之时。这时的秦国,是当时最为风云诡谲的国家。21年前,秦武王的父亲秦惠文王下令车裂了商鞅。14年前,在商鞅变法带来的红利下,秦惠文王终于有了底气像中原各国那样称王了。8年前,秦惠文王攻灭了蜀国,更于3年后算计了著名的楚怀王,得到了汉中,让秦国与巴蜀领地连成一片。这一年,就是秦武王登基的前一年;这一年,在张仪的连横之策下,秦国采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打退了六国的进攻。历史学家称这将会是日后秦王嬴政扫灭六国的基础。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病逝,他的儿子嬴荡继位。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位父亲寄予了儿子怎样的期望。嬴荡也并没有让父亲失望,从小就是武德爆棚,尤其喜好比武角力,从小跟他一起长大的很多大力士小伙伴在他登基后都成为了国家的顶梁柱。这样成长起来的嬴荡解决事情的方法可能就和比武一样简单、直接,最痛恨的就是下黑脚、使绊子的行为,所以在登基称王后,满朝文武他看的最不顺眼的,正是连横的张仪。此时的张仪在满朝文武眼里也是孤立的,先王眼中都是这个外来者,给予他极度的信任,等同于对文武百官的冷落。这些对于张仪来说早已预料到:秦国现在就是最危险之地。

走为上计,张仪最后算计了刚登基的秦武王,让他用三十辆兵车送自己到了魏国,明面上挑起了齐国和魏国之间的矛盾,暗地里也保证了张仪的人身安全。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爆棚的武德让六大强国三跌眼镜:
这第一跌,是这个武夫登基后果然把重臣们都换成了同样武德充沛的,居然没有走上穷兵黩武这条亡国之路,就连跟他一起长大的大力士小伙伴个个都是治理一方的好手。
这第二跌,是这个武夫就用他爆棚的武德给予邻国韩国、魏国极大压力,让这两个小伙伴的友谊“走到了尽头”,在出兵攻韩的时候果断抗住了他国压力,拿下了韩国的宜阳郡,韩国被迫求和。

这第三跌,是这个武夫打得天下一团乱套,在国内居然绣起了花,鼓励兴建水利工程和农业生产,更把老祖宗的制度规矩改了:秦国成为了战国时期第一个有“丞相”官职的国家。十二岁拜相的甘罗的祖父甘茂成了第一个身兼丞相和大将军的官员。
有了这三件事,中原六强国毫无疑问会重视起这个刚刚过了20岁的年轻君主,甚至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一点点恐惧感。像我就在感慨,秦国就在这风云变幻关键时刻,也算是较频繁地更替国君了,居然没有一个的怂的,这只能说是生活在那个时代,怂人是很容易丢掉性命的,更何况是君主,必须得强大起来。秦国比其他国家更有这个危机感。

公元前307年8月,22岁的秦武王决心在各国面前再次展示力量。这次十分特殊,因为他决心通过展现自己的力量,震慑所有国家。他选择在所有国家名义上的宗主国周王朝的首都洛邑举办这次盛会。主要的内容就是与秦国大力士孟说比赛举鼎。比赛内容就能看出来这位青年的宏伟的小心思。结果秦武王举出了意外,两眼出血,胫骨折断,当天晚上就气绝身亡了。意外出现后,孟说被右丞相一怒一下要求承担责任,赐予了跟商鞅同样的死法。最武德充沛的国家君主死在了异国他乡,吓得当时周赧王向秦朝廷不断认错,毕竟,他们这个“宗主国”再过不久连王宫都没有了。秦武王的继任者秦昭襄王在意外发生的5年后就下令灭掉了周朝。

就在秦武王弥留的那个晚上,他应该无比想念一个人:就是当时正在秦国行医的扁鹊,此时的他确是不知所踪。举鼎是秦武王非常喜爱的娱乐活动,就在这次盛大的举鼎比赛前,秦武王在王宫中热身,不慎伤到了腰部,疼痛难忍,找来了太医李醯诊疗并不见好。这时,有官员推荐了扁鹊。扁鹊进宫后望闻问切,用推拿的方法在腰部按了几下,又让武王自己动一动,果然感觉好多了。接着扁鹊让武王服了一剂汤药,腰部的不适感就消失了。秦武王非常高兴,有扁鹊在我就可以肆意举鼎了。但李醯不这么想,他坚决阻止了秦武王欲任命扁鹊为太医令的想法,武王也只好表示“not today”,明天再封。
从史料中看,太医李醯的诊疗方式只是缺少了推拿步骤,我们也无法查到他究竟让秦武王喝了什么药。战国时期各国在治病这件事上,仍然少不了巫术迷信的部分。但理性地想想,像跌打损伤这方面的病痛,是个大夫应该都不会用巫术治疗,也多少会有一些推拿正骨的方法。李醯亏就亏在患者身份特殊,不敢对国君动手动脚,而扁鹊正是在方面得到了君王的允许,加上在行医中历练出来的优秀手法,这才让秦武王的伤痛迅速恢复。也许就像喜来乐之于王天和一样,医术上差距并没有那么大,真正的差距在性格与品质上,李醯真正害怕的是扁鹊取他而代之,让他与富贵生活渐行渐远。

李醯决定对扁鹊下手,他首先派了两个刺客,但被扁鹊的团队弟子发现,躲过一劫。扁鹊虽已经意识到危险来临,并决定离开秦国,但还是在骊山的山路上死于杀手偷袭。李醯的这个决定,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却在整个战国掀起了巨大波澜。
继任的秦昭襄王,并不是秦武王的儿子,是他的弟弟,他是秦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国君,他继续了哥哥对外的爆棚武德,在任期间发动了著名的长平之战,灭掉了周朝,最终在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下,将日后秦统一六国战争的胜利基础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可以说六国乐于看到秦武王的意外身亡,却也发出了六国即灭的亡国之嚎。

至于李醯应该是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富贵生活,因为秦昭襄王是个长寿的君主,但长寿并不是李醯的功劳。扁鹊虽死,但他给中医留下的宝贵诊疗方法、用药方剂都长时间成为了中医药学的瑰宝,他的诊疗方法对中国人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有着巨大的贡献。
秦武王去世那一年,萦绕在他的心头还有一件国家大事。在外交上,他立主建立起了两个重要的同盟:秦魏同盟针对韩国、秦越同盟针对楚国。而在当时的秦国朝廷,大丞相甘茂文武双全,也是土生土长的秦国人,将军们多为秦国人,但文官这边有很多外国志士,尤其是魏国籍的官僚特别多。两国虽为同盟,但是因为利益才走在一起的。秦武王担心他们与秦国不能完全同心协力,便阴谋策划清除朝中的魏国官僚集团,防止权力过大。这件事,也随着秦武王 的死成为了未竟事业,直到嬴政即位后,才真正完全完成,那是因为魏国被灭掉了。
可以说扁鹊的死在当时确实少有人知凶手是谁,而真正的凶手李醯并不一定是一位庸医,他行凶的目的出于妒忌和对富贵生活的欲望。在战国时期,就连扁鹊的死也可以造成巨大的蝴蝶效应,但像李醯这样的人一定要记住,后人评说、铭记的,是对百姓和医学做出真正巨大贡献的工匠人——扁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