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5.33 《四书评》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33、《四书评》
明末著名法家李贽批判孔孟之道的重要著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评》摘录《四书》的主要章节加以评论。历来反动统治阶级及儒生对《四书》只用注、疏、诂、解、训和释,而李贽却一反传统,把《四书》贬为“稗官小说”、“野史国乘”,大胆地对“圣人”、“圣经”进行抨击、讽刺、嘲弄。
在《四书评》里,李贽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儒家祖师爷孔丘。他嘲笑孔丘这个所谓“大圣人”,所不同的是“唯酒无量,不及乱”,“其余都和大众一般”,又揭露和斥责孔丘的卑劣手段足与山鬼较量,“山鬼之伎俩无限,而老僧之伎俩无穷也”。他认为孔丘完全是个没有学问的大草包。他对自称是孔丘的继承者的孟轲也给以尖锐批判,说孟轲与人辩论时,根本不讲道理,不是“相骂一场”,就是设“圈套”诱骗人。
在《四书评》里,李贽深刻地批判了孔丘“克已复礼”的反动政治纲领。他抓住孔丘宣扬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1]的话,用“都是实话”几个字点明孔丘是个地地道道的复古者。针对反动理学家朱熹无耻吹捧孔丘这话是“其辞之谦也”,他用“何日谦词”进行反驳,并且还揭露孔丘到处兜售“克已复礼”,到处碰壁,“不得其所极矣”。
在《四书评》里,李费还批判了孔丘的唯心史观。针对孔丘的“惟上智与下愚不移”[2]的谬论,他驳斥说:“正要他移,不移是病,移便是药”。并指出:“从来君子不如野人”,赞扬“百工”“成其事者比比”,讽刺“君子”学以致其道者几人哉?他还揭露了“仁”的虚伪性,说孔丘的“慈悲”就是“一头骂,一头打”。总之,在李贽看来,孔孟之道、四书、六经,本无深意,决不应把它看成是万古不变的教条。
在《四书评》里,李贽还揭露了当时做官的都是一些不学无术的人。伪道学家是一伙只会说大话,为了发财什么事都肯干的“无耻”之徒。讽刺儒者中偷鸡摸狗的“无所不有”。
由于地主阶级的局限性,李贽没有也不可能对《四书》进行彻底的批判。甚至在有些评语中还把孔孟的言论称为“万古经纶”、“千古至言”。但在当时面对恶浪滚滚的尊孔逆流,李贽敢于以“头可断身不可辱”的大无畏精神,挺身而出进行“非圣非经”,其历史功绩是值得肯定和称赞的。
注:
[1] 《论语·述而》。
[2] 《论语·阳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