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逐渐理解这个世界

2022-04-03 15:55 作者:一般通过小L  | 我要投稿

        悲观主义哲学家曾告诉我们人生是痛苦的——我们要么渴望自己缺少的东西,要么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感到空虚。的确,各种各样的欲望会让我们在不同时间感到不满足。但如果真的如此所言,那么意味着通过手段达成目标,手段是不重要的。这与我们“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价值观相悖。

       在去年的时候家长拽着我和同学去爬山,目标是山顶。快达到山顶前的路异常陡峭,而出发时的牛劲早已被生理上的劳累和心理上的厌倦所消耗殆尽。在休息的时候回头看去,是一幅如画卷般的美丽景色。或许是之前一直没有关注周围的景色,只顾着埋头前进,之后的路比之前的路轻松不少。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想征服一座山,努力向上攀登。如果我们登上了顶峰,不是因为这件事的结果使我们想要去攀登,而是因为途径,或是说正确的手段。

       悲观主义当然有合理之处,但事实上,一个“人生成功”的人一样会在朋友,家人的逝去,或随着年龄而自己的身体不听使唤时而痛苦。

       在一段时间里,我对某个现实存在的物品的依赖很深——例如笔,玩具甚至是某个包装盒。随着时间而出现磨损时我会感到难过。带着这样的反思,我甚至在那段时间里认为未曾出生过的人才是最快乐的人。

       那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我曾经问过很多人,他们说生命的意义是抚养自己的后代,帮助于社会等等。但在我看来,这些更多是一种借口,这是在逃避真实的意义。因为我可以继续问道:您服务于社会或是帮助穷人又有着什么样的目的呢?

       诚然,即使我如何回答,也会遇到这样的难题。我们所追求的永生并不比有限生命更有意义,因为我们不能回答有限生命的意义,更无法回答无限生命的意义。

       在经过了十几年的思考与自我怀疑,甚至是摩擦中,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某些东西有价值,但不一定有意义。这个答案其实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和郭德纲相声你愿意留哪个给后代”这个问题解析的进一步解析。我们之所以留莎士比亚戏剧给后代,是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人类艺术不可估量的价值。但并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意义。难道郭德纲相声令人更开心不比令很多学生聚在一起皱着眉头研究莎士比亚戏剧更有意义吗?

       在哲学发展的几千年间,有一个关于意义的逻辑推论从来没有被推翻过:除了意义之外,没有任何的意义。

       或许当我们在思考生命的意义,对人类现状而忧虑的时候,恰恰代表着我们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本文遵循CC BY-NC-ND 4.0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发布,博客地址:https://blog.nebulatown.com

我逐渐理解这个世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