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坏3圣痕故事:斯科特,我给你的爱写在南极点,深埋在冰原 下篇

本文承接【崩坏3圣痕故事:斯科特,我给你的爱写在南极点,深埋在冰原 上篇】
文案常规分享,视频版已正式发布,欢迎通过个人主页或点击下方的图片链接直接观赏!

无论如何,克服各种艰难的斯科特和4位勇士们,还是在1912年1月16日到达南极点,只可惜,【探险家的礼赞】与之无关。在南纬90 °点上,是阿蒙森探险队搭建的帐篷和留给他的1封信。

仅仅就是一瞬间,所有的希望,所有的心血,所有的精力全都化为乌有。在那一瞬间,斯科特对阿蒙森是何情感,我们不得而知——也许会因为失落感将对手视为“危险人物”,将其列入通缉令名单或愤然踩在脚下。

但我想这群铁一般的汉子肯定会在绝望与无助下忍不住抱头痛哭,在这天的日记中,斯科特留下了这样的话——“回去的路使我感到毛骨悚然。”
“这原本只是斯科特对现实的失望,以及即将把这个噩耗带给其他队友们的沉重心情的真实写照,但当斯科特和四个伙伴长眠于茫茫冰原后,这被后来的人们看成是一种不祥的征兆,似乎斯科特已经预料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斯科特与探险队的勇士们带着沉重的心情走上了艰难的返途,也让自己的英魂永远留在了南极。
1912年10月,一只搜寻队发现了他们的遗体。根据斯科特留下的最后1篇日记,这几位悲情英雄一直坚持到了1912年3月29日。
在【极地日记】中,【记录者】斯科特忠实地描述着所见所感,字里行间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怜悯哀伤,甚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旧表达着对妻子的爱意、眷恋和愧疚,就像歌词里说的——“我给你的爱写在南极点,深埋在人迹罕至的冰原,我感到很疲倦,离家乡还是很远,害怕再也不能回到你身边”。

斯科特临死之际,用自己冻僵的手给他那些爱着的、活着的人写下了书信,包括了自己的妻子和朋友、即将一起罹难的同伴们的妻子和母亲,以及他的祖国。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那些未曾寄出的饱含深情的信,在原画中像枯叶般纷纷落下,生命也就此凋零。
满星背景的底图是黑白色的南极点,外型则更像是传说中的独角兽,在西方神话中,代表了高贵、高傲和纯洁,似乎与斯科特的英伦气质相仿,但这种特质与极地环境根本不匹配,神话与现实总是隔了很远的距离。

出于英国人的严谨,斯科特探险队做了详尽的规划,就像画中展现的那样,是有地图和当时顶级技术做保障,各种基于数据的研究看似缜密,但极端环境中,计划根本赶不上变化。而且,从骨子里说,他瞧不上阿蒙森和狗拉雪橇,将其视为“禁止类”——呵,贵族怎么能与草莽相提并论?
可惜,事实证明,阿蒙森所继承的“蛮族”维京人的冒险精神,即强调“目标至上”,有一定的计划但更愿意在实践中因地因时制宜,更加灵活高效。

同时,令常人难以理解的,是斯科特探险队在归途中仍然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观察,这大大减缓了行程,最后遭遇了罕见的坏天气,种种原因注定了他们的结局。

阿蒙森和斯科特的这段【征服】使南极广为人知,而南极则成就了斯科特悲壮、英勇的一生。《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出版,更是让他的传奇成为史诗,地球上最南端的科学考察站——美国阿蒙森-斯科特站,就是以这2位英雄命名的!

圣痕原画中,各个细节都有南极洲的轮廓图。中位图的南极洲上插有4面小旗,所对应的是我国在南极建立的4个科考站的位置,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不远的2022年,我国第5座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也将落成并投入使用。

在这个略显寂寥的秋夜,我终于完成了警署总长尼古拉斯的紧急任务,但并没有觉得如释重负,随着“姬子暴走案”的线索初见眉目,直觉告诉我,这位名为【长光】的匠人背后,一定藏了诸多让人瞠目结舌的秘密,那么,在接下来的圣痕故事中,我会将这些秘密与历史上真正的传奇交织,给大家带来更多惊喜!

希望本期内容能让你有所收获,欢迎通过3连、弹幕、评论与我保持互动,更多精彩,敬请期待,我们下期再见!
(全文完)

常规推广一波自己的作品:
【1】【圣痕故事】收藏夹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medialist/detail/ml337285064
【2】崩坏3圣痕故事全纪录文集: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6580
【3】崩坏3圣痕故事(有声故事)合集:https://www.bilibili.com/audio/am29265163?type=7
(づ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