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老时能体面地走,孩子还是别惯着!
妈妈前两天和我说:“你二舅妈没了!”“怎么这么快?”我很吃惊。妈说:“她最后的日子是你表姐雇人看着的,总归是照顾得不精心,舅妈虽然身子不顶用,但脑子可清楚着呢,肯定上火,一着急,就走得早呗!”我更糊涂了“不是听说表姐一直在伺候舅妈的吗?怎么又换成雇工了?”
妈说:“刚开始的确是表姐伺候的,但后来舅妈身上有好多地方因为不明的炎症导致脓包出现,到医院打消炎针也没用,很痛,不断的往出流脓水,每天都得经常要处理这些脓水,关键还不见好。表姐后来伺候的情绪有点崩溃了,就跟二舅一通发泄,说什么也不愿意再伺候舅妈了,她宁愿自己出去打工,用打工赚的钱,给舅妈雇专职的护理,也不愿意再守在舅妈身边了!远在南方的二舅因疫情的封控政策也确实脱不开身回来,只能无奈的同意。后来表姐真找到了一个据说在大医院做过护工的40多岁的中年女人,来照顾舅妈。她自己则去了一个厂子工作,给做中午和晚上两顿饭,相对的能比看护舅妈轻松些。
舅妈自始至终是知道这些事儿的,但她已经被病魔折磨的没有什么精气儿神了,就算不同意又能怎么样呢?
护工刚开始照顾的还是比较精心的,但慢慢的看舅妈的家人没有在身边,附近的亲戚也不是常过来,本身也没啥素养的她对舅妈的照顾就开始敷衍起来,说话也没有好气,还带着训斥的意思。对于护工态度的恶劣,舅妈能忍就忍了,因为她明白,自己的老公回不来,娘家早都没人了,亲生女儿又崩溃不愿伺候她,还得指着护工啊!就这样压抑着情绪,这也成了让她病情更恶劣的直接推手吧!终于在五一前一天,二舅妈特别痛苦地离开了人世,临终前想见表姐一面,终是没有见到。
表姐是在她去世的第二天回来的,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伤感,跟亲戚们说二舅妈这是享福去了,大家都省心!丧事办完表姐就走了,估计以后也不会再回来了。
了解这件事的乡邻亲人都是挺唏嘘的“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表姐这表现可不配这句话,太出人意料了!”
同样是母亲生病,村里的吴叔就做得很好,吴叔的老妈80多岁,瘫痪快20年了,吴叔在身边伺候,甚至都耽误自己成家了。这么多年愣是没有让老妈长过一次褥疮,每天老妈都开开心心的。我妈说有一次去他家借东西,发现老太太在那哈哈大笑,原来是吴叔在那儿手舞足蹈,给她跳蒙古舞。因为他妈本身就是蒙古族,一直想回老家落叶归根,但因种种原因没回去,吴叔竟然把老妈的卧室布置成了类似蒙古包的那种感觉,这又开始学着跳蒙古舞,虽然不是有多熟练,但吴叔的老妈特别开心,吴叔要的就是这效果。
老太太最终是在八十九岁的年龄寿终正寝的,走的时候吴叔一直陪伴在身边,老太太走时干干净净的,吴叔最后把丧事也办得很风光。村里人交口称赞,都说吴叔是大孝子,老太太这是前辈子积德修行来的这么个儿子。
老太太走之后不久吴叔就结婚了,已经60多岁的老人竟然找了40多岁一个瞧着特别富态善良的女子,这个女人后来和村里人说,她就冲吴叔对老妈这个孝心才选的吴叔,说吴叔这男人可靠。
同样是伺候生病的老妈,表姐最终宁可雇人,也不愿意在老妈最后的时刻在身边陪伴照顾,而吴叔坚持伺候老妈,最终把老妈有尊严地送走。同是做儿女,这差距太大了。
表姐是躲避了伺候老妈的辛苦,但终究名声还不好,被人总戳脊梁,她走之后很少再回老家了,因为一些原因和前夫离婚后就再也没有再婚,据说判给她的女儿也和她的相处是很冷淡的,也不奇怪, 女儿是看到过她如何对姥姥的,自然也有样学样。
我妈因此总结出:人老要是得了不好治的病自己若不能自理的话,真不如自己了断了,免得遭罪!毕竟碰到像表姐这样的孩子的机率是有的。
因为很多家长小时候特别溺爱孩子,家长总习惯性付出,结果时间久了,孩子就觉得父母为自己付出是理所应当的,而反过来自己为父母付出就觉得不舒服了。在父母需要自己的时候,往往会推诿逃避,不当个事儿。
现在想想我们村那个家里有五个闺女一个儿子的老李爷子去世时也挺悲惨的。那是在我7岁左右的时候发生的事儿。
在还剩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他家人就把他放在水泥地上的木板上,老爷子抽嗒抽嗒的就是不咽气,他唯一的儿子刚开始还在那看着,后来不耐烦了,就通知亲属忙着准备后事去了,也不理他老爹了。最后都不知道老爷子什么时候咽气的,最先发现老爷子走得到是我,因为我那时年龄小,特别好奇人是怎么死的,就在旁边蹲着观察,亲眼看到老爷子把最后一口气长长地呼出来,就腿直了。死时眼睛还睁着,后来跟妈说了这个细节,我妈叹了口气,说:“这就叫死不瞑目啊”!听妈说,这老爷子连生5个都是女儿,最后中年得子,把儿子惯得无法无天的,几个闺女赚的钱他每个月都要一大部分给儿子花,不给就各种作,闹,给闺女都得罪了,最后都懒得回来看他。最终儿子又对他这样,实在太惨了,这样养儿子也同样不能防老啊!
所以想想,无论孩子是儿是女,到老真的想老有所养,想借上力,家庭教育是主要的,父母别习惯性付出,日常生活中注意渗透给孩子为人处事的道理,就像吴叔的老妈一样。
据说这老太太小时候教育吴叔就挺有一套的,吴叔自小就知道体谅她的辛苦,七八岁的时候就能帮她砍柴,十几岁的时候做家常便饭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她也很少去批评否定吴叔,总是去鼓励他。而像二舅妈和老李家这个老爷子对自己的孩子是都溺爱得不行,啥都不让他们做,偶尔他们做错事了,还使劲训斥,最后他们就啥也不做了,就等现成的。
这么看来,从小对孩子的教导真的很重要,父母要是过度付出,把孩子养成一条不知感恩的狼,等到老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候,肯定会受打击的。
像表姐,念初中的时候连自己的贴身衣物放在哪里都不知道,都是舅妈给料理,因为舅妈说她不会叠衣服,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她做,最后学习也没学好,还变得越来越懒惰了。舅妈要是有先见之明就好了,这样就不会在当年自己给自己挖坑啊。
这世间的一切关系基本都遵循价值置换原则,生育儿女也是,是想着自己老年能有个依托。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如果早期的家庭教育出问题,尤其是去习惯性溺爱孩子,那么养孩子防老这事儿其实就是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