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笔文案】提升公文写作水平的“五多”法

古语有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提高公文写作水平非一朝一夕之功,无法一蹴而就、一步到位,也不能像蹩脚郎中治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般,就写而写、为练而练。只有兼收并蓄、稳扎稳打,多方面汲取养分,辅之以恒久的练习和强化,下一番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苦功夫”,方可渐入佳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多“读”——提升综合素养
一方面,要多浏览党报党刊、条例办法、上级讲话等,同时,认真研究领导在不同场合的讲话发言,把握公文的写作要求、行文习惯、整体布局、风格特点,并不断咀嚼揣摩、深化理解。另一方面,要多阅读古今中外的名篇著作,细细体会名家感知世界、评论说理、描述事物的本领,对于一些脍炙人口的句子、段落,还可以摘抄学习,进一步加深体会。只有日积月累,才会在驾驭文字上更精准、更到位。
二、多“学”——加强逻辑认知
正所谓:逻辑是思维的体操。掌握基本的概念关系、推理方法、性质命题等逻辑知识,了解常见的逻辑理念、逻辑错误、逻辑方法等,不但可以防止在起草过程中出现主次不分、概念混乱、条理不清、逻辑跳跃等多种问题,还可以让思维更全面、深刻和理性,对矛盾问题的处理更科学合理,起草公文也会更得心应手。
三、多“练”——提高语法水平
词汇是语言的材料,而语法是有机整合词汇材料的内在规则。作为一名合格的笔杆子,必须学习并巩固基本的语法知识,熟练掌握主、谓、宾等成分的概念及其用法,正确分析句子成分。这样,在起草公文时就会比较“敏感”,对不通顺、存在语法问题的病句就能直指要害并加以纠正。
四、多“理”——掌握发展脉络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公文写作的“纹”,就是指发展态势、发展阶段、优势特点、存在短板等情况。要想做到这一点,在平时的工作中,可通过查阅上级来文、下级呈文、本部门成文、简报信息、发展规划以及历年工作部署、方案、总结等文件资料,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只有对发展脉络有宏观性、格局性的把握,起草公文时才能更具指导性和针对性。
五、多“改”——不断推敲研究
一方面,要对自己写的公文进行“热处理”,写完后多通读几遍,看看遣词造句、行文方式、逻辑关系有无问题。另一方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冷处理”,将文稿搁置一段时间后再拿出来,以旁观者的角度寻找差距。此外,对于上级、前辈修改过的文稿要认真保存、经常翻阅,学习其写作思路和方法,对自己文稿中出现过的问题要重点注意,避免再犯,对不理解的问题也应及时查阅和请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