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线
哎,某些人,不知道悄悄的,非要把无知当个性,行吧,来,对线。
“对于一款仅售200+元的微动圈,6kHz齿音比k3无滤网还多10dB,94dB时THD突破2%的产品,我的确是没有见过的,包括之前脑66左右接反相位,蜂鸟的薛定谔高频品控,相信很多业内同行都没见过,更不敢拿出来卖,这说明我见识的浅鄙,还得多多购入你的产品学习。”
1, 所有我的耳机,都会知道我齿音压了多少,从来没有一条耳机所谓的齿音高,相对于绝大多数HIFI耳机,我的齿音是少的。K3你不接滤网的齿音与N66AIR比一下,你会知道N66齿音有多少。
2, THD到2%高么?某家能到24%的THD还这么多人喜欢,大多数非动圈也都是超过这个数值的。经过几年的调音,现在我对THD不那么在意了,因为,适当的失真的确会让声音有所改变。所以4年前我测试会测试失真,而近两年,THD已经无关紧要。
3, 66相位反了?我咋不知道?我按照10%的比例抽检,反正没见过1条,当然,不排除流水线有漏网之鱼,有相位反的一耳朵能听出来,我这能直接换。
4, 蜂鸟薛定谔高频?难道不是你测量的锅?深浅差别0.5MM极高频都可以完全不一样。还有,蜂鸟作为世界第一款微型平板振膜耳机,10K以后我们控制在了+-2db,世界上哪一个耳机厂敢说这话?
“我做视频已经三年,才仅仅百余期,人工耳从4195QA到4195Q再到4195+43AG再到目前的dsp加载频响,从录音直出到现在必备的反二次音染补偿。而你的节目,确实和五年前的确没什么区别,大部分时间都是听到20dB+的3kHz。不做音染补偿,就会让HuFi耳机更好听,所以经常有您的粉丝说某某耳机在你那里很好听我这里hu的要死,身为“劣币”我很惭愧。”
二次音染补偿?这一点,我真的觉得你把不学无术表现得淋漓尽致。二次音染来源主要是哪?是每一个试听者带的耳机不一样,每一个耳机都有自己的曲线和音染,你知道用户用的是啥耳机?结果你给每一个耳机做了所谓的补偿?知道变量守恒测试原则么?故意调别人的耳机声音还好意思说?还不调大多数觉得HUFI好听,呵呵。所以你的意思就是,不调的HUFI好听,所以都要调一下,让HUFI的没HIFI的好听?。。果然是劣币。。。。。
“我很傻地至今也没有卖过一款品牌耳机,没有做过经销商,放弃了每个月20W的播放量和淘宝曝光量,S10也是受制于测评人无品牌利益相关的又得恰饭运营无奈选择,经常断货,测得又累。对于创业来说,是彻彻底底的失败。”
装正直了?是,你没有做经销商,但是有淘宝店,这无可厚非,但是除了S10,你敢说你拿过HB?你敢说你和其他的KOL没有过什么PY交易?你敢说没有优先或者有倾向的推广某家和你有关系的耳机店代理的产品?我可以这样说,做节目5年,我没受过任何厂家或者KOL的一分钱,没吃过厂家或者KOL组织的一顿饭。别立牌坊!
“关于他近期的视频,在我看到他对着某单单元的测试瀑布图上的高频振铃振振有词,不eq平FR就怼方波等操作,实在尴尬地头皮发麻关掉了,我根本听不懂。”
呵呵,高频振铃?你要先弄清楚高频振铃到底是什么吧?拿着一个倒懂不懂的词瞎编?我来给你科普一下,如果你说我方波测试的时候出现的高频振铃,那么你错了,那个是因为我方波测试用的只是200hz的频率,那个不是振铃,而是因为频率低,波长长,看着像高频振铃而已。而所有的电声转换设备都会出现振铃效应,原理要我给你说么?其次如果你说的是瀑布图,瀑布图上请问下你怎么能看出振铃?难道你把瀑布的高频延音也就是“脊”,认为是振铃?去好好读读振铃效应的产生吧,而且振铃是会随着时间的递增力度减弱的,而瀑布图上的“脊”是延音,是由于交叉共振所导致。然后你再想想自然界中声音的传播原理,结合录制条件中的拾音原理。你如果能想明白,就会发现有时候高频出“脊”其实有时候是一件好事。有些时候,半瓶水就别晃荡了。
“祝王先生做出更多震撼人心的产品,在tws和hufi界扬起腥风血雨,让下面的质疑者彻底闭嘴。勇敢地踩着无数小白的尸体,用最专业的态度,买下深圳湾一号。”
呵呵,赚钱嘛,不寒碜,但是,我要搞的东西,绝对和HIFI没关系,也不会给任何人透露,你们就继续搞HIFI吧,本来这个圈子就不大,再继续忽悠,忽悠一个是一个,我倒是真想看看你们还能组团忽悠多久。。。。我就不和你们掺和了。。。所以,谢谢你,我也希望今年能再前海买一套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