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女人是最敏感的杀手

书刚翻了几页,就发现自己其实原来就看过这本《放学后》了,当时并没有太深的印象,可能从作案手法来说,不算是非常出色,但是,东野对于女性作案动机的描写却非常细腻,也因此让人想要探讨一下推理小说中女性的杀人动机。
女人是感性动物几乎已经成为共识了,所以,在大部分推理小说中,女性犯罪的动机都是因为感情。而《放学后》则抓住了女性的另一方面,就是内心的敏感,学生想要谋杀老师是因为不小心被老师撞见,妻子想要谋杀丈夫是因为丈夫执意让自己放弃孩子。
女性的内心是纤细而又敏感的,一件创伤性的事件,随着事件的沉淀反而会酝酿成无法遏制的杀意。其实,简单的来说,就是女性很“记仇”,当然没有嘲讽的意思,而是女性比男性内心更容易受到伤害,也更在意所受到的伤害。所以,书中的“我”想不到为什么有学生想要谋杀自己,也想不到朝夕相处的妻子早已出轨,并且也时刻想要谋杀自己。
仔细想想,东野圭吾被公认的四大神作《嫌疑犯X的献身》《白夜行》《恶意》《放学后》,都算是着重作案动机和情感的作品,毕竟社会派一家独大也确实是因为能够打动人的内心从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但是,我仍然沉迷于本格推理的魅力,侦探本身就是因为高智商犯罪而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