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源新能源首创光伏扬水技术 走出国门绿色兴农
农业和牲畜养殖业是乌干达Kayunga区的主要经济活动,从业人员约占该区总就业人口的90%。但是由于电力供应缺乏或不稳定,当地农业灌溉和牲畜养殖存在不小的供水问题。2021年11月,深圳天源PB-G2系列3kW交流光伏扬水系统成功在该区域农场安装。该系统大大减少了农场主人为获取水源而花费的时间和劳动,同时,清洁和持续的供水也保障了农作物种植和牲畜养殖的收成。

深圳天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行业领先的光伏扬水系统专业制造商和光伏水利产业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开发了一系列基于成本和效益的新能源创新应用方案,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节水灌溉、沙漠治理、苦咸水淡化、人居环境改善等农林牧畜缺水少电场合,形成了低碳环保、高效节能的特色光伏水利产业,开启了绿色兴农的新发展模式。
光伏扬水技术深圳首创
天源新能源光伏扬水技术始于2001年,当年联合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研究室,建设了全球首家光伏扬水系统研究示范基地,开展光伏水利基础应用研究。
多年的技术积累盛开了产品之花。天源新能源的产品,2001年创新应用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防护林建设,开创了光伏节水灌溉应用的历史先河。到2008年,开始走出国门,在孟加拉国开启了东南亚光伏农业灌溉应用之旅。2009年在非洲乌干达,启动非洲第一套光伏扬水村庄生活供水系统。天源新能源的产品逐渐在国际市场打响了知名度,奠定了国际领先品牌地位。2014年,荣获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绿色技术范例奖。

截至目前,天源光伏扬水系统产品已应用于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乌干达、肯尼亚、塞内加尔、孟加拉国等国家,农民用户使用Solartech永磁光伏扬水系统,享有国际基金组织25%~30%的资金补贴,为全球生态农业的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降低用电成本减轻能耗
天源新能源技术负责人表示,基于光伏的水利产业技术,解决了边远地区架设电网所存在的距离远、工期长、投入大等问题,系统建成后零成本发电,用户乐于采纳。同时,光伏扬水系统用于取水蓄水用水,就地消纳,易于规划和建设。天源新能源的光伏水利解决方案还具有系统集成化、运行智能化和操作简单化等特点,保证了在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边远地区,系统依然能稳定、安全与高效地运行。

总的来说,光伏扬水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省”,以光伏系统25年使用年限,按单位用水成本计算,柴油机是0.82元/吨,市电0.54元/吨(按架设1公里电网计算),而光伏扬水系统仅0.08元/吨;二是“扩”,扩大光伏应用领域,可在占比98%的农业、农村、荒漠、海岛等区域广泛应用;三是“减”,将减排由城市延伸到农村、农业,运用可再生能源解决农业的耗能问题;四是“增”,通过光伏灌溉旱改水增加水田,通过荒漠治理新增耕地,解决在电网无覆盖区域的土地整治、生态修复等问题。
天源新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将通过技术和产品节省农户成本,推动绿色发展、节能减排。
来源:深圳商报
责编:张强

光伏节水,是将深圳原创的光伏扬水系统技术与国内外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创新结合并实际应用的一项绿色生态产业技术。经过10多年时间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示范应用,已被众多的农林灌溉、荒漠治理、草原畜牧等绿色生态环保产业项目所采纳使用。
光伏节水灌溉系统,无需架设电网、无需储能设备,直接将太阳能转换为动力提水,配套喷灌、滴灌、微灌等各类节水设备对农林牧业生产进行光伏节水灌溉,解决全球无电缺电地区的农业灌溉缺水难题。
光伏节水灌溉优势明显,相比传统漫灌、手浇方式的引水损失大、水利用率低,平均灌水量1000吨/亩,光伏节水灌溉可节水22.9%。使用太阳能实现无电缺电地区全自动节水灌溉,广泛应用于光伏农林灌溉、光伏草原畜牧、光伏荒漠治理等领域。以“光伏水利”产业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球“光伏节水”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长期以来,如何在能源层面上解决无电缺电山区、旱区、草原牧场、沙漠化地区的提水灌溉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农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一道技术性难题。在旱区和灌溉缺水地区建设推广光伏节水灌溉,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无疑是这些地区迫在眉睫的任务。在节省兴建大型水利设施的高额成本同时保障农业灌溉。实践证明,光伏节水灌溉系统节水节电,实现全球范围的“粮食增产”和“生态恢复”。